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红色访谈 »

发扬抗日精神魂--访抗日老战士李莉

发布日期:2015-06-16 10:53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基金会
92岁的抗日老战士李莉,2014年7月16日摄于家中。
李莉(李琪夫人)简历
     1923年生,山西交城县人。1936年冬天参加牺盟会,1939年任阳曲县牺盟分会妇救会组织部长。1940年入党,任永田中学女生队队长。1942年调兴县党校教导队学习,任组织干事,1943年3月任兴县五区抗联妇救会主任、抗联副主任。
     1945年10月起先后任八分区任干训队组织干事,吕梁区党委干训班支部委员,汾阳七区宣传委员、副书记,隰县一区副书记,太谷县妇委会书记、县委委员。
     1949年7月调北京市郊区委员会(1953年更名为北京市农林水利局),先后任人事科长、林业处长、党组成员,北京市林业局副局长、党组书记、局长,北京市政协第七届常委,党的十二大代表。
访谈录
     我于1923年出生,山西交城县人。我的祖上虽然是地主,但是一个书香人家。我父亲和哥哥都是北京大学毕业的,伯父也是有文化有知识的。因此把我们子女送到县里的女子两级学校读书。
    1936年山西成立牺盟会,这年冬天,我在学校也加入了牺盟会。红军东渡前,阎锡山写了几首诗蛊惑人心,进行反共宣传。我记得其中有“共产党,共产又共妻,杀人如割草”等,因此老百姓都很害怕共产党。当时交城县牺盟会的负责人是郭旭、常芝青。常芝青是我父亲的同学,也是交城人。他在家乡组织宣传抗日,如演现代戏、话剧等,大约有2个多月,我也参加了。同时针对阎锡山的宣传进行辟谣,郭旭对我们说,这是阎锡山的反动宣传,真正抗日的是共产党。使我们对抗日对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
  李莉阿姨深情回忆晋绥战斗岁月。基金会寻访抗日老战士项目组成员段晓飞(右)认真记录。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没几天,日本人占领了交城县县城。我们就回家了。随即县里成立了妇救会,任命我和我姐为区妇救会负责人,开完会后,让我们回去进行宣传,发动群众。我们那时认为,离开家乡才算是真正的参加抗日,参加革命。
     1938年春,我堂哥(伯父的儿子)是交城县的一个学校校长,最先出来参加抗日。我要求跟着堂哥参加抗日,可堂哥说,等我安排好了就来接你。那时,交城县很多人都离开家躲日本人,在东躲西藏的动荡中,我们全家人都大病了一场。伯母生病于1939年去世,我伤心极了,因为我是伯母养大的。这样我就彻底离开家参加抗日了。我堂姐就留下来照顾伯父。
    我们所在的村庄是抗日村,我们家也是是抗日家庭。我的伯父还是八分区和县里的民主人士,把家里所有的铜钱一箱一箱的捐出来支持抗日,说钱拿去制造子弹、武器,打日本人去。伯父的儿子李建春、女儿李友莲都参加了抗日。
我离开家后就去找我哥,到了太原中心区牺盟会,负责人金少英、米建书、李伯林给了我们很多教育。冬天把我分配到阳曲县任妇救会秘书(主任),我姐(李友莲)回到交城工作。当时决死四纵队也在八分区,雷任民是政委。晋西事变后,   华国锋同志也调回交城工作,先后任县牺盟会秘书、抗联主任兼分区农民部部长、交城县委宣传部长兼等职务。
 
    永记日帝侵略史,发扬抗日精神魂--李莉阿姨题于2014年7月16日。左起:李莉阿姨,基金会寻访抗日老战士项目组段晓飞、田小明。
    山西抗战最艰苦、最困难的年代是1941年。日本鬼子疯狂实行三光政策和蚕食政策,占领和烧毁了很多村庄。据康世恩讲,交城县只剩下30多个行政村了。那时晋绥根据地也开始缩小,牺牲了很多同志。我的一些战友,如武清华、张文山(农救会负责人)、还有一位武汉人(忘记名字了),是个知识分子,以及我的入党介绍人,都是女同志,全部牺牲了。烈士的血流成河啊!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进北京后要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不能忘记历史啊!(哽咽….)八分区有敌占区,在晋绥是最艰苦的地区之一,吃不饱饭。但大家都非常团结,没有牢骚。只想着工作,想着恢复生产,救助老乡,支援前线。
    由于形势严峻,环境恶劣,1942年春上级作出决定,敌占区的伤病员和妇女同志全部撤回到兴县。八分区是康世恩亲自带队送我们走。他非常甘心干部,把自己马让给一位身体不好的女同志骑,自己步行。
我当时刚生了孩子几天,就把孩子寄养在老乡家里,回到县里就接到转移到兴县的通知。我和饶兵的夫人张茅一起转移的,全部是山路,杂草丛生,稍不留神就会掉到山崖下去。有一天实实在走不动了,坐在地上休息时我们俩都睡着了。
   康世恩安排了一个营的兵力护送我们,一个连打头阵,一个连殿后,另一个连居中。殿后的战士手中拿这棍子,在草丛中翻动,找睡着的同志。木棍一下打在了张茅的腿上,就这样才把我们找到,否则我们就掉队了。那时我患夜盲症,眼睛看不见,脚也走破了,就这样走了7、8天,到了临县休息了几天后就到了兴县。那时我第一次看见黄河。
   到兴县后,我想去干部训练班学习,因为我有小学文化,就把我安排到教导队学习了半年。在教导队我认识很多老红军,给我们讲长征的故事。教导队结束后,到河曲县去搞土地税收试点半年,民教处长杜心源还专门陪我们去了河曲。
   我们在党校学习时,张稼夫、王达成等领导专程来看望大家,鼓励我们好好学习,领导们见了我们都能叫出我们的名字。那时领导干部的作风很好,很关心基层干部特别是对妇女干部尤其关心爱护。同志之间的友谊很纯洁,永远值得怀念、发扬。
    1943年,从河曲回到兴县,被分配到兴县五区,先后任妇救会、抗联负责人。那时,为了工作,生了孩子背着孩子下乡。报纸还登载了。    抗战胜利那天,我在兴县的魏家滩,群众上街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大家都很激动,外村的老乡也来了。不容易啊,八分区30多位女同志,现在只剩下6、7个了。
    1945年10月回到八分区,任干训队组织干事。干训队有1000多人,分为7个队。1948年李琪调吕梁区党委工作,我调太谷县任妇委会书记。我们住在孔祥熙的家,家里的东西我们都没有动。1949年从太谷进了北京。
  采访结束后,基金会寻访抗日老战士项目组部分成员与李莉阿姨合影留念。左起:杜秀文、李莉阿姨、段晓飞、田小明。
    我和李琪是在1940年夏天认识的。当时八专署专员顾永田同志在于日本鬼子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后,八分区建立了一所学校命名为永田中学(1941年更名为晋绥二中)。八分区把李琪从敌占区(平川地区)调回分区任八分区宣传科长,同时分管学校。康世恩讲,李琪同志在平川斗争是很英勇的,担任副县长兼一个区的区长,又是从延安来晋西北,而且很有学识,调回来一是为办好学校,二是为保护干部。李琪曾经被捕过,他说服了关押他的伪军放他走,半夜从城墙上翻出来,双手的手掌皮肤都被绳子磨破出血。后来鬼子来追,他在野地了躲了两天才回到根据地。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时,我在家乡立了个碑并题写了碑文:“永记日帝侵略史,发扬抗日精神魂”,我和我堂姐(李友莲)还捐种了6000棵树。
采访结束后,李莉阿姨应我们要求,书写了采访留言。
                                                                                                                                                                                                                                                                     
                                                                                                                                                                                                                                                                                 2014年7月16日下午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