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红色访谈 »

大青山筹资工作回忆--访抗日老战士岳子宜

发布日期:2016-06-08 15:04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基金会
  92岁的晋绥抗日老战士岳子宜,2016年5月21日摄于内蒙呼市家中。
岳子宜简历
   1924年生,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人。
   1938年3月起历任:、朔县战总会游击队文书,朔县三区青救会干事、晋绥分局晋绥分局七月剧社宣传员。1939年10月入党。
   1940年10月起历任大青山骑兵支队第一团游击队文书兼文化教员、丰镇县二区民政助理员兼大青山骑兵支队第一团筹资队筹资员,塞北军分区整风队队员。
   1946年起历任汾西县区长、区委书记,晋绥党校学员。内蒙和林市市长,和林县区委书记、民政科长、县游击大队副政委,绥南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绥远军区萨县军分区政工科长、内蒙军区组织部直属工作科长、昭乌达盟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第二政委,呼和浩特军分区第二政委,乌兰察布军分区政委。
    1982年离休。
大青山故事多
口述:
    我于1924年出生,是山西朔州市平鲁区鲁西沟村人(原隶属朔县),在家乡曾上过4年小学。1938年3月参加县战总会游击队任文书,游击队队长由武委会主任兼任。不久调武装部工作一个多月,因武装部撤销分配到朔县三区青救会任干事,后调雁北宣传队任宣传员,被派往兴县学习。1939年10月入党。
   学习期间时逢1940年精兵简政,被精简到七月剧社,参与收编改造俘虏的晋军的晋剧团(派去改造的干部有10男5女,5个党员)。在七月剧社时,到蔡家崖看打篮球,就坐在贺龙司令员身边,还有他的孩子。在兴县谁都可以见到他,接触他。我还很好奇的去了贺龙家,家里没人。我趴在窗户上往里看,床就是一个木板搭的,床单、被子都是白色的,窑洞里有2个茶几,很简朴。后来在绥远和林县解放时,我还见过贺龙司令员。他坐在缴获的敞篷车里,我们从那里经过,他还问我,小鬼,你是哪里人?很平易近人。
   接受采访。左起:晋绥抗日老前辈岳子宜,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晋绥抗日老前辈段云之子段晓飞、晋绥抗日老前辈马亚夫之子马庆生。
    在七月剧社收编改造晋军的晋剧团时,组织上就动员我学晋剧,可我不愿唱戏。随七月剧社到延安学习途中,正好遇见中共绥远省委书记白如冰带队去大青山开展地方工作,我提出我也想去,组织上批准了。于是在1940年8月,我就跟随白如冰去了大青山。当时白如冰带了102人,其中60人是延安过来的干部,30名晋绥区党委派的干部,还有10名战士,加上我和白如冰共102人,如今就只有我一人还活着。    
   岳子宜老前辈说:“1940年,白如冰带了102人去大青山开展地方工作,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我们10个人编为一个班,赵肖明(音)是班长,我是副班长。我们这个班有8个同志都是晋西事变撤退出来,大部分是地下党员、教师。我们这个班分配到了凉城骑兵支队第一团,主要在蛮汉山一带以小分队(游击队)活动,大家都没有打仗的经验。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吃的,连穿的都没有。我开始任游击队文书、文化教员,1941年任丰镇县二区民政助理员,同时也是我们团筹资队的筹资员。1941年,调团部(绥南骑兵一团)任文化教育兼文书。为了工作方便,我们都兼任了地方的区长、副区长、支部书记等职务。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筹资,想办法为部队买各种军需用品。有一年和林县4个区共筹资1000两大洋,我一个人筹到了600两。曾经一次筹资30万大洋,受到到财政厅长的表扬。到1942年我们这个班就只剩下我和班长赵肖明了,其他8位战友都牺牲了。
采访结束后,岳子宜老前辈为基金会留言。
    其实,我在大青山的主要工作就是为部队筹资,很少与敌人面对面打仗。但我亲手打死过一个逃跑的叛徒,我们的小分队还把敌人的草场烧毁了。
    我所在的小分队在蛮汉山建了一个基地(库房),把筹集到物资送到那里贮藏。最多的时候有13台缝纫机,13个裁缝在那里给部队做军装。有次我刚送了物资过去,由于二支队的一个连长叛变,第二天日军就去了,把我们的人和老百姓全部杀死了,抢走了所有的东西。这个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基地就这样被破坏了。
    不仅日寇是我们的敌人,地方还乡团也是我们武工队的主要对手,我曾经遭到四次暗杀。一次是一个冒烟手榴弹扔在我的脚旁,被通讯员一脚踢开;一次是我生病住在杀虎口,区长的通讯员叛变了,晚上来暗杀我,被我的通讯员发现一枪击毙;还有一次与2个地下党员以及情报员谈完工作,刚打开门就感到凉飕飕的,往门后一躲,4发子弹擦身而过,另一次是一发子弹打过了,擦着头部飞过去。
   采访中。左起:基金会理事、晋绥抗日老前辈卢梦之子田小明,段晓飞、岳子宜老前辈。
   采访中。左起:段晓飞,岳子宜老前辈,基金会理事、晋绥抗日老前辈杜心源之女杜秀文、马庆生。
   1942年我在塞北军分区整风队时,我舅舅是朔县抗日政府的一个科长,看见我了,才知道我还活着。我出来后6年了,不与家里联系,是想家里老人不要牵挂我,我以为家里会把我忘记了。谁知逢年过节时,母亲、姐姐弟弟都因为想念我而哭的死去活来。为了找我,家里被骗了两次钱财。
   抗战胜利后,我转业到了地方,回到晋绥,任汾西县区长、区委书记。1946年--1948年在兴县晋绥党校学学习,住在石岭则村,党校教务长是龚子荣。
   后来高克林4次电话给解学恭,要调我和侯如桂两人回绥远。后来在第二次绥包战役时又回到部队,两次绥包战役我都参加了(1945年和1948年)。我回到部队后在军分区任参谋。
    1948年,在和林市(实际上是区的架子,现在是城关镇)当市长,当时主要是负责收容伤员、埋葬烈士。从包头抬下来1000多伤员。11月了大家还穿着单衣,条件很差,伤员死了200多。大部分是杨成武从河北带来的,也有晋绥的。我参与了掩埋烈士。15元一副棺材,由于气候寒冷,土冻了挖不开,就在山上挖了两个大洞把棺材放进去了。有个库房里还放了40位牺牲的烈士遗体,当时已经买不到棺材了。我军5次进城,4次撤退,国民党占领时,把我们掩埋的烈士遗体挖出来,棺材了放进国民党士兵尸体。后来解放后,我们又把国民党士兵的尸体挖出来,把我们烈士的遗体放进去埋葬了。
    我一生干过18个岗位,遇险15次,其中抗战时期9次,解放战争时期6次。我们武工队与国民党部队打仗,被围在地洞里,扔了一个手榴弹从地洞里跑出来了,2发子弹打来把我的帽子打穿了。
    我之所以能活到现在,与组织上的关心分不开。
 
采访时间:2016年5月21日

采访地点:内蒙呼和浩特市

采 访 人:段晓飞  杜秀文  田小明  马庆生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