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条蔚汾河 半部晋绥史(02月25日)
- 携手公益 造福老区(02月20日)
- 一个老区学子献身国防、兑现承诺(11月06日)
- 为公益之路添砖加瓦(09月09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吕梁(08月30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在临汾举行(08月30日)
- 你把真情给农民,他们把你装心底。(08月16日)
- 一所中学抗战举校从军……(08月09日)
- 清华园里的红色传承(07月22日)
- 做红色文物的守护者、传承人(07月17日)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揭牌成立
发布日期:2015-02-10 23:06 来源: 新华网 作者:王俊玲 马志伟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现场 王俊玲 摄

贺晓明讲话 马志伟 摄

林炎志、贺晓明为基金会揭牌 马志伟 摄
新华网太原2014年10月23日电(王俊玲) 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晋绥精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21日在山西兴县挂牌成立,并举行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此次活动由林炎志、贺晓明等“晋绥儿女”参与的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筹备组与兴县县委、县政府共同组织发起,兴县县政府筹资2000万元作为原始资金。
“晋绥儿女”代表林炎志、贺晓明等回顾重温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晋绥边区根据地11年的战斗和生活。在长达10年多的时间里,晋绥党政军民并肩奋战,发挥了阻敌西进、屏障陕甘、拱卫延安、保卫中央的战略作用,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兴县作为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全县9万人口,有14397名青壮年参军,牺牲千余人,牺牲在兴县境内的革命烈士达2200余人。
“这些年我们总在想,作为晋绥儿女如何反哺老区人民。”林炎志和贺晓明说,近年来兴县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迅速,晋绥儿女也想为老区的发展尽一份力量,基金会的成立为晋绥儿女支持老区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建立了一个更有力、更广阔的平台。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设立,旨在促进山西省以兴县为中心的晋绥老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传承革命先辈为国为民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资金将主要用于晋绥红色文化传承和教育事业发展,包括贺龙元帅夫人薛明亲笔题写校名的“120师学校”、为散葬在兴县两千多名晋绥烈士“安魂”的晋绥烈士陵园项目、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和“四·八”烈士纪念馆布展项目,及“晋绥革命根据地口述史”征集等多个项目。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半年的紧急走访,“晋绥革命根据地口述史”这一抢救性的修史工作,已寻访到原晋绥分局和行署的48位抗战时期的老同志,记录下了他们讲述历史的珍贵影像资料。
会议选举林炎志为理事长,贺晓明为名誉理事长,段晓飞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小鸣为副理事长。
本站编辑 林子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