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连线 »

让血染的风采更绚烂 纪念抗战胜利之际“晋绥儿女”老区行

发布日期:2015-09-02 09:13    来源:新华网    作者:晋绥基金会
让血染的风采更绚烂——纪念抗战胜利之际“晋绥儿女”老区行
“晋绥子女”们在遗骸收集地
       新华网太原9月1日电(王劲玉)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一二〇师后代以及晋绥边区领导人后代组成的“晋绥儿女”来到了他们父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晋绥边区首府山西兴县,重温战斗岁月,缅怀先辈激情。
让红色文化代代传承
  兴县是著名的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八路军一二〇师的主战场之一,是革命圣地延安的天然屏障、重要门户和外联通道,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座只有9万人口的小县有过万人参军,牺牲千余。在纪念抗战胜利前夕,64位晋绥儿女又一次踏上他们父辈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看看当时的老乡,感受战斗的艰苦。
  “宁可不要高楼大厦,也要让人民记住红色传承,因为红色记忆是我们的根,是国家的立足之本”,红色文化是血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如何让革命记忆传承下去成为了晋绥儿女们又一个工作重心。
  青山处处埋忠骨,兴县遍地是战场。为了让逝去的烈士安息,让活着的人记住战斗的岁月,晋绥儿女们提议修建陵园和纪念碑纪念逝去的英雄,在8月29日“二十里铺战斗纪念碑”顺利建成揭幕,之后还会陆续建成8个主战场纪念碑,在烈士陵园中收迁安葬556位烈士遗骸,同时还将继续寻找失落的2000多具遗骨,做到八路军的骨头一块都不能丢,“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人们看到碑和陵园就能想起先烈们曾经用鲜血捍卫这片土地”段晓飞说。
  寻访抗日老战士是晋绥儿女们努力的另一个方向,到目前为止,“晋绥儿女”们已经寻访了50多位抗战时期的晋绥老前辈,并且将继续寻访看望,听他们讲那段艰苦的岁月,感受激荡的革命气息,让红色文化的传承更加饱满。
  父辈大都已经逝去,晋绥儿女们也已慢慢老去,但红色记忆需要代代相传,记者在晋绥儿女的队伍中看到了多位三代烈士后辈,120师作战参谋贺文玳外孙代贺告诉记者,自己成长在红色家庭,耳濡目染都是先辈的光荣过去,来到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一次机会鞭策他们不忘历史、守卫忠诚,也是在实践中传承红色文化,学习他们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精神的方式,让先辈用鲜血换来的传承代代相传。
让血染的风采更绚烂——纪念抗战胜利之际“晋绥儿女”老区行
84岁的老人来参观无名烈士骸骨收集仪式,老人曾亲历120师3支队与敌战斗
反哺这块战斗的土地
  感恩是“晋绥儿女”们对兴县这个革命老区最直观的感情。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说“我出生在这里,是兴县人民的奶和黑豆把我养大的,我怎么能忘得了他们。”中央晋绥分局研究室主任段云之子段晓飞也直言“我们兄妹7人,5个人出生在兴县,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必须为老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文化教育是晋绥儿女为老区做的最多的事,“晋绥儿女支持老区教育协会”是由这些晋绥革命前辈后代成立的专门支持老区教育的组织,近二十年来,他们自掏腰包,筹款近200万,帮助奖励1800多名老区优秀教师。于2014年成立的“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同样以传承红色文化,帮扶老区为宗旨,在基金会的帮助下,一二〇师学校在兴县建成,这座首个由部队番号命名的学校承载着所有晋绥儿女的希望与革命传统。
  “让晋绥人民富起来,因为他们是党的根基”,段晓飞说这句话的时候眼圈是红的,记者了解到,仅2015年,段晓飞来兴县已经不下十次,“在最困难的抗战时期,老乡们拼着自己不吃不喝,拼着性命不要也要帮助我们的父辈抵抗日寇,现在我们不可能无视他们的贫困”,在大量的晋绥儿女的帮助下,兴县建成的“晋绥边去革命纪念馆”、“‘四八’纪念馆”、红区农家乐等红色旅游成为了当地发展经济的特色。
  本次来晋的“晋绥儿女”平均年龄将近70岁,晋西北参议会副议长刘少白之子刘易成今年更是已经85岁高龄,“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少,但我们想让老区人民知道,我们没有忘记他们,我们想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来关注老区。”中央晋绥分局研究室研究员方正之子马小鸣说。
让血染的风采更绚烂——纪念抗战胜利之际“晋绥儿女”老区行
顿云润在其父战斗负伤之地——“二十里铺”纪念碑旁含泪讲话
用革命精神指引中国梦
  中央晋绥分局书记林枫之子林炎志表示,现在虽然是和平时代,但是革命精神不能忘,我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战斗,革命精神无坚不摧,是民族的魂,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社会形态下,我们需要用不怕艰苦、敢于克服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来引领我们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
  晋绥行署主任续范亭之子续大田也对记者说,“父亲当年因痛恨国民党腐败成风,所以剖腹明志,这是一种为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当下的我们如果用这种精神指引,何愁中国梦不实现。”
  兴县干部直言,过去的兴县在传承抗战遗产上做的不够好,让烈士遗骸遗弃荒野,很多村民在耕地时才刨出无名骸骨,但是在“晋绥儿女”的帮助下,如今的兴县开始重视保护与传承工作。兴县一位负责人表示,“这将使我们再次唤醒深埋在骨血中的革命精神,提振精神面貌,转变干部作风,建设发展老区。”
让血染的风采更绚烂——纪念抗战胜利之际“晋绥儿女”老区行
120师学校一角
让血染的风采更绚烂——纪念抗战胜利之际“晋绥儿女”老区行
摆放整齐即将入墓的20位无名烈士遗骸
让血染的风采更绚烂——纪念抗战胜利之际“晋绥儿女”老区行
凤凰岭晋绥烈士陵园内的无名烈士墓群
让血染的风采更绚烂——纪念抗战胜利之际“晋绥儿女”老区行
贺龙之女贺晓明为90岁的120师老兵带上120师袖标,老人专程从外地赶来看望老师长的后人
让血染的风采更绚烂——纪念抗战胜利之际“晋绥儿女”老区行
贺晓明、林炎志等参加“120师学校”开学典礼
让血染的风采更绚烂——纪念抗战胜利之际“晋绥儿女”老区行
贺晓明代表”晋绥子女“授权120师学校
让血染的风采更绚烂——纪念抗战胜利之际“晋绥儿女”老区行
刻在凤凰岭晋绥烈士陵园中的晋绥烈士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