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绿水青山 靠治理更靠创新

发布日期:2015-12-18 14:37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作为全面小康的关键一环,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以生态治理和节能减排为抓手,使三晋大地山更秀水更清天更蓝。今天,当我们解读山西“十三五”规划时,不难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要义。
  其实,在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重要内容。从“十二五”到“十三五”,表面看,这是一种延续,但在这一延续背后,其含义已经有所不同。新常态背景下,在发展与调整这一矛盾体中,生态建设与科技创新注定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面对环保这个老话题,实践证明,单一事后治理的老路已经行不通,我们必须从创新视角对环境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相对薄弱的领域,更是困扰山西的突出问题。由于长期高强度、不合理的资源开采,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早在“十一五”初期,山西就提出环保一票否决制,同样提法,国务院在2011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才首次提及,但时至今日,山西省依然未能走出环境困局,原因何在?
  多年来,山西在环境保护方面频频出击,成绩有目共睹,但在一煤独大产业格局下,仅仅建立在惩戒、处罚层面上的环保执法行为只能是治标之策,法律的藩篱挡不住雾霾的侵袭,也未能罚出一个碧水蓝天。现实中,由于GDP增速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在这一组矛盾博弈中,最终往往是铁腕执法变成铁腕难执,利剑斩污化为抽刀断水。
  可见,绿色发展从来就不是简单的环境问题,在生态建设推进过程中,创新比治理更重要,回望来路,这是省情所定,展望未来,更是国策所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关系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告中,创新、绿色同为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理念,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可见,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既是同列并存关系,也是因果转换关系,这对山西而言,更是如此。
  一年多来,山西省围绕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加快实施“革命兴煤”“六型”转变等重大战略,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的因果关联已初步显现。    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山西省万元GDP能耗降幅达5.16%,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6.4%,全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氨氮、氮氧化物、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减排幅度均达序时进度。
  当然,创新不能取代治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同样是生态建设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必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山西之少在于树,要大力实施“两山”造林、“两林”富民、“两网”绿化、“两区”增绿等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抓好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和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山西之短在于水,突出表现为水少、水脏、水远、水漏、水失,对此,要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型产业。
  治理是环境所迫,创新才是大势所趋,求果先寻因,治病需治本,今天,面对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我们必须清楚知道在未来五年自己该做什么。在省委十届七次会议上,省委书记王儒林就山西省生态建设问题在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加快推进省级低碳市县试点和园区试点建设。坚持把节约资源作为治本之策,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重点节能项目改造,大力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实施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提速工程。
  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都是发展所需、民心所盼,在创新理念引领之下,二者绝不是非此即彼、不可兼得的关系,只要横下一条心,坚持创新路,相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三晋大地一定会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