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吕梁、忻州(08月30日)
- 2023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临汾(08月30日)
- 黑茶山下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墓(07月26日)
- 在黄河碛口感受革命老区文化振兴(07月22日)
- 第八届中国食品餐饮旅游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山西杂粮面食文化节开幕(07月21日)
- 石楼—那是一片红色热土(07月13日)
- 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06月16日)
- 共同的关爱 共同的情怀(06月02日)
- 校园关爱 晋绥情怀(05月26日)
- 不辜负老区人民的厚爱(05月17日)
易地扶贫搬迁 搬出幸福生活
发布日期:2015-12-21 14:30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
东沟旧村里的房屋。(资料图片)
-
东沟移民新村一角。段伟华摄
-
12月3日,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顶着呼啸的西北风,记者来到位于左权县城西的辽阳镇东沟移民新村。走进村里,只见一栋栋二层的小楼整齐排列,一条条硬化的道路干净整洁,一辆辆小汽车停放在门前,卫生所、警务室、幼儿园、小学、便民超市等一应俱全……如果没人介绍,你会以为这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社区。在这个移民新村,最显眼的是坐落在社区广场中央的集幼学校。校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让冬日的社区充满活力。就在广场前,村党支部书记郝云伟讲述起东沟的前世今生。回忆东沟的过去,他一脸无奈,“旧村是典型的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和住房难的‘五难村’,因为这‘五难’,那时村里的小伙子都找不下对象!”而说起新村,他言语间立马自豪满满,“现在好了,村子里全部实现了高标准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基础设施配套齐全,592户2500口山里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左权城东30里处有一条深山沟,“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短缺、土地贫瘠,不要说脱贫致富,就连基本的安全都难以保障。”当时,沟里散居着车上铺、上小节、下小节、铺交、李家垴5个行政村及24个自然村,共322户、1145人。东沟移民新村大部分居民便是由这里迁来。“2005年开始,左权县将东沟各村纳入了全县扶贫移民整体规划,县委、县政府在距县城西2公里处,规划建设了可容纳5000余人居住生活的移民新村,主要接纳原东沟旧村和全县300口人以下的贫困村移民户。”左权扶贫办副主任原树伟向记者介绍。几年来,东沟移民新村累计投资8725万元,不仅建成了326套小二楼和6栋单元楼,还建成了商铺、车库、学校文化中心综合楼、文化广场和高标准的环村道路等配套设施,昔日深山沟里的农民不仅进了城,而且脱了贫。记者来到村民周新芳的家中,虽然室外寒风刺骨,室内却温暖如春。这套100平方米的小二楼,不仅起居功能齐全,而且还有前后两个小院。前院种着一片菜地,后院摆着休闲桌椅,田园气息与都市生活,在小院里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现在真是太方便了,自来水、天然气、集中供暖都有,孩子上学就在家门口,头疼脑热村里的卫生所就能解决,和旧村相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郝云伟介绍,像周新芳家这样的小院有3种户型,分别是80平方米、10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周新芳家2007年从车上铺村搬来新村,100平方米的房子仅花了7万多元。她说:“搬迁时,政府给每个人补了2500元,我家有四口人享受补贴。政府补一点,自己攒一点,再借一点。外债早已还清。”周新芳当初做梦也没想到,“我家房子现在市价已经达到40万元。”新村提供了诸多生活便利,但离开故土、耕地,如何解决村民的生计?郝云伟对记者说:“村民目前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打工,就业并不是大问题。目前,我们东沟村正在筹划二期工程建设,拓展‘新村+旧村’的双向发展模式,通过增加就业渠道,着力解决移民搬迁后的民生问题。”在郝云伟描绘的蓝图里,旧村搬迁后的闲置土地已经得到有效合理利用,如今在东沟旧村已经新发展了核桃园1000亩,通过大户股份带动、农民合作社参与、个户示范3种模式进行。而移民新村的扩建正在规划之中,二期工程将新建具有停车场、超市、购物、住宅、会议中心等功能的商住大楼,在东沟新村北面新建单元楼5栋,还有幼儿园、敬老院、儿童游乐园等。“今后,我们要力争将东沟移民新村打造成以农民增收为目的,集工商农贸、治安防范、文教卫生、养生娱乐为一体的和谐文明村,东沟旧村实现以核桃产业带动种养加工为产业链的集采摘、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度假村。”东沟移民新村是左权县实施移民搬迁工程的一个缩影。左权县地处太行山干石山区,境内山大沟深,石多土少,农业立地条件差,人口居住分散。为了解决偏远山庄窝铺的百姓贫困问题,左权县实施了大规模搬迁的开发式扶贫移民,将居住在穷山僻壤300人以下的贫困村向县城、城郊村、中心村集聚。5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255万元,共搬迁979户、3320口人,走出了一条“人口聚集—集镇建设—发展经济”的扶贫开发之路。脱贫攻坚十大举措之易地扶贫搬迁面对山庄窝铺多、生存条件恶劣、贫困程度深、常规措施脱贫难的实际,从1996年开始试点以来,我省连续加大力度持续推进。特别是近年来,省级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补助资金,以10万人口的规模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在实践中,各地按照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开发、城镇化建设、旧村开发利用和完善社会保障“四个结合”的原则,统筹整合各类搬迁资源,创新项目建设用地机制,加大产业开发支持力度,多措并举减轻搬迁群众负担,探索并卓有成效地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山西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之路,这项工作也成为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显著亮点和重要民生工程。截至目前,累计搬迁山庄窝铺1万多个,有26.6万户、95.5万贫困人口受益。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