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吕梁山区,脱贫有三盼

发布日期:2015-12-21 15:10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作者:晋绥基金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记者日前在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吕梁山区调研采访时发现,农村空心化的加剧使得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面临新挑战:乡村发展缺人才,扶贫项目有待更精准,面对最后的硬骨头,扶智挑战增加。
  盼扶贫人才“补血”——
  乡村空心化严重,内生造血原动力缺失
  车行岢岚县大涧乡寺沟会村,走进村子才发现,有的房屋已经残破不堪,有的柴门上虽贴着春联,但一把铁锁已然生锈。村主任刘永林今年50岁,却是记者在村里见到的最年轻的人。他说:“村里一共110多人,60岁以上的就有70人,40岁以下的一个也没有。”但在10年前,村里仍有450人,后来不是进城打工,就是为了孩子上学,人们相继离开。
  同属吕梁山区的蔡家崖村,是乡镇所在地,距离兴县县城不到5公里。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加上近些年这里有各种重点工程,当地人就近打工,所以全村户籍人口有800多人,但常住人口也只有户籍人口的一半。
  伴随农村空心化,乡镇一级的人才短缺在加剧。一位乡里的干部跟记者掏心窝子说,乡里有些干部感觉提拔无望,也就用不动了。虽然乡里干部编制是满的,但干活的却没几个。那些真正想留下来的年轻人,受编制满员所限又很难考进来。此外,村支书一年3000元工资,副职根据村里的情况领一些补助,而村集体财力又不强。“乡镇不给村里干部发工资,也不好管,有时催得急管得厉害些,人家就不理你。”
  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最基本的问题是“钱”。一位基层干部建议说,以前煤炭大县配副县长专管煤炭,很有效果,现在脱贫攻坚这么大的事,单靠仅有几个人的县扶贫办去协调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城建等部门,是小牛拉大车跑不快,能否在革命老区贫困县区设置专门的扶贫副县长,加强扶贫队伍建设?
  盼项目更接“地气”——
  有些扶贫项目与贫困户“脱节”
  在蔡家崖采访,听说一件奇怪的事。为了发展林下经济,帮老百姓增收,当地政府雇专门的队伍在地里种上了板蓝根,但到收获时节,老百姓竟没人去收,最后政府不得不以高于市场价回收,才有人去地里挖板蓝根。乍一听,这地方的老百姓可真够懒的!不过,“懒”的深层次问题,是扶贫项目有失精准造成的。
  乡里干部说,2008年以前,村里有煤场,老百姓靠打工、租地收入一年能挣好几万。现在大家是小钱看不上,大钱挣不了。老百姓对农业产业扶贫没有积极性,深层次不是懒的问题,是算不过账来。
  蔡家崖去年栽种400亩经济林,包括核桃、杏树、桃树等,因为自然条件艰苦,提水上山等成本太过高昂,花费了700万元,尽管种的是有树龄的树苗,也得6—7年才能进入盛果期,理想的话每年才有120万元收入。这种扶贫方式投入过大,产出太小,见效也慢,与山西严峻的脱贫攻坚形势并不符合。
  扶贫形势严峻,特别要避免不务实、好大喜功。有的地方脱离实际,完全寄希望于行政力量协调大企业扶贫,把宝押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的大项目大工程上,结果一无所获,又耽误了脱贫攻坚的宝贵时间。
  目前,蔡家崖调整思路,发展起了食用菌大棚。村干部说,食用菌4—5月一个周期,投入3万元,5个月就能返本,一年能实现翻番。截至目前,仅食用菌一项,蔡家崖人均增收1000多元。可见,项目实施必须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双向互动才能双赢,单方面拍板就会吃闭门羹。
  一名老扶贫干部对记者说,随着扶贫决策机制改革,县里在扶贫项目规划实施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省级扶贫部门资金全部切块下拨到市县,看似效率是高了,但如果不制定严格的考核规范办法,却是一种不负责任。“钱拨下去,花到哪了,有用没用,谁说了算?”
  在基层采访,记者也发现,伴随新机制,县里多年滞留的项目资金重新被激活了,但政府单方面拍板,特别是县领导拍脑袋决策的问题仍然存在。扶贫项目的筛选确定,乡村两级与贫困户更多时候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致使自己想发展的项目常常得不到支持,而省里县里要推的扶贫项目又无人问津。
  贫困户的话语权如何更畅通,有赖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加强,以及优秀人才回流农村。据介绍,兴县选派年轻有为的同志任村第一书记之后,不仅扶贫上有了起色,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显著增强。
  盼加大力量“扶智”——
  “扶贫款我要,借款我不要”的惰性观念需破解
  娄烦县白家滩村原是个“扶不起”的穷村,15年里,3个政府部门轮流定点帮扶,穷帽子始终没摘下来,全村158户人家,贫困户有95户之多。
  山西证监局负责定点帮扶时,计划通过众筹募资,投资做大养鸡、养羊两个合作社,同时由众筹基金借钱给贫困户,让他们入股合作社做股东实现脱贫,但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扶贫队工作人员说,一开始说借钱给贫困户的时候,很多人想不明白,“以前人家扶贫,都是发面发油的,你们倒好,竟然叫我们打欠条!扶贫款我要,借款我不要!”
  “扶贫就是给钱给物,任何东西一旦和扶贫沾上,就觉得是免费的。”在贫困村采访,常能遇到持这种想法的群众。兴县蔡家崖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经过多年发展还是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的境况,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
  老百姓的扶贫观念偏差恰恰暴露出扶智工作的欠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事关脱贫攻坚的“长治久安”。但长期来,扶贫部门偏重于项目扶贫,习惯于单向度地拨付资金,在扶智上主要依赖乡村两级。问题关键在于,乡村两级在这一方面也常自顾不暇。
  此外,一直以来,省市扶贫部门重审批、偏管理的处室多,接地气的扶贫队少,随着项目决策实施逐渐下放到县里,省市扶贫部门应着力改变“老爷多,苦力少”的局面,强化各单位扶贫工作队的组织协调培训,特别在扶智上要组织专门力量,指导驻村第一书记等扶贫生力军在乡村高效开展工作。
  在白家滩,扶贫队和村委会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终于让贫困户全部签字按了手印。“打借条,意在培育贫困户市场经济的观念,也提醒大伙儿,要发挥股东的作用,发展好合作社。”山西证监局局长孙才仁说,扶贫要注重平台建设,特别是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将贫困户信息上网,晒困难、晒希望、晒梦想,寻求公众支持,激发起社会扶贫的热情和力量,让社会扶贫人人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