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弘扬红色文化创新旅游发展

发布日期:2016-01-05 14:47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当下,离石区处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保护和开发好红色资源既是尊重革命历史、传承红色传统的需要,也是重要历史关头坚定实施“双先双区”战略,扎实推进“六大攻坚”,奋力开创弊革风清、促进富民强区的需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已经成为老百姓的日常消费选项,包括红色旅游在内的旅游活动已经进入了老百姓的常态化生活空间。尽管红色旅游发展迅速,但是仍面临诸如多元文化冲击下如何弘扬主流价值观、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如何取得更广泛社会共识等挑战。“传统上所采用的铜像广场、博物馆、故居‘老三样’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特别是难以适应年轻人的需求;一些过于简单的宣传方式,也常常引起游客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
  面对多元文化冲击的现状,红色旅游如何创新发展?用行政、市场以及社会多方力量推动红色旅游新发展。红色旅游产品体验性和参与性较差,这也带来了极佳的发展机遇期。
  为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址,教育后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区决定投资450余万元,开工建设“高家沟会议”革命遗址,免费向群众开放。“高家沟会议”革命遗址按照修旧如旧、简易修缮、快速开馆、逐步完善的原则,以修缮、恢复、陈展为主要内容,将新建晋西民俗博物馆,形成以会议旧址为主体的革命纪念馆,逐步实现以会议旧址为核心,建设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市民山地公园。充分挖掘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力争把“高家沟会议”革命遗址打造成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高家沟会议”的开工修复建设,标志着我区以此为起点,拉开了挖掘离东县委、六六学校、历史楼等一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序幕,并与弘扬廉政文化为核心的安国寺廉政旅游区相融合,全面加快红色文化和廉政文化旅游发展进程。
  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唯有改革与创新。这包括红色旅游产品创新、旅游方式创新、旅游业态创新、解说系统创新、市场营销创新、管理与服务创新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通过观念变革来引领创新。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向社会开放之后,因为有政府的财政拨款,博物馆、纪念馆的运行经费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收入有了保障,但同时也助长了等、要、靠思想的滋生。因此,发展红色旅游,首先要把观念从“靠政府”向“靠市场”转变。
  二是通过制度设计来激发创新。制度创新也是生产力。因此,要将新时期的红色旅游推进到一个新高度,必须进行制度层面的创新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来激发创新者的积极性。
  三是通过视野拓展来推动创新。因此,我们要创新发展红色旅游,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主动学习先进经验;要积极合作,共创产品、共建线路;要开拓市场,针对游客的特点,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创新红色旅游解说系统。
  四是通过产业融合来落实创新。首先是产业内融合。红色资源与蓝、绿等其他资源融合,形成以红色为主导的多彩旅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其次是产业间融合。即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形成新产品,催生新业态,形成复合型产业链;再次是与现代技术融合。如与信息技术、新光电技术等的融合,创新旅游产品,丰富展陈方式,深化体验效果。最后是景区间融合。与其他景区融合发展,形成主题性和复合性线路,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
  创新发展红色旅游,还必须要营造更加开放的红色旅游发展环境。要发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红色旅游发展,除了财政加大投入外,也要鼓励企业和个人公益捐款方式加入到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中来。要注重对地方红色旅游发展的分类指导,从规划制定、媒体营销费用减免、产业融合方向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区域联合合作是发展方向。因为红色旅游主要以革命纪念地、纪念馆、展群馆、遗址遗迹、领袖故居等组成。如果仅限一些地区,组织游客瞻仰、参观是不够的。只有联合好、融合好,红色旅游才有持续生命力,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在“双先双区”的发展战略引领下,坚持生态立区、农业安区、旅游兴区的发展规划,依托特有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打造廉政文化游、黄土风情游、生态休闲度假游品牌,把离石建成太原以西的旅游集散地、华北乃至全国的原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使离石成为吕梁和太原的“后花园”。
  (作者单位:离石区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