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区人民的厚爱(03月05日)
- 一条蔚汾河 半部晋绥史(02月25日)
- 携手公益 造福老区(02月20日)
- 一个老区学子献身国防、兑现承诺(11月06日)
- 为公益之路添砖加瓦(09月09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吕梁(08月30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在临汾举行(08月30日)
- 你把真情给农民,他们把你装心底。(08月16日)
- 一所中学抗战举校从军……(08月09日)
- 清华园里的红色传承(07月22日)
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发布日期:2016-01-07 14:21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市委三届七次全会传达出一个强烈信号:要实现吕梁的“三新”发展目标,要破解创新转型发展难题,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力推进。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吕梁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动力源泉。
经济新常态下选择科技创新,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关口,面对不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吕梁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来实现转型,实现跨越,这既是吕梁摆脱资源依赖的迫切需要,也是吕梁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更是吕梁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作为典型的资源大市,吕梁从来就没有放松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支持和努力,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发展的技术含量显著提升。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建成,无人机产业基地、李家湾光电子产业园、江川国威新材料基地“三大基地”的顺利推进,云计算、能源互联网、无人机自主升降系统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中心的投入运行,“吕梁1号”微纳卫星的成功发射,一批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成功实施……都是我市推动科技创新战略的巨大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吕梁还不是创新型地区。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还远远没有成为吕梁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严重制约吕梁发展的主要短板,必须强化措施,全力推进。
推进科技创新,前提是要破除种种思想障碍。要坚决摒弃“吕梁是个穷地方,哪能搞成什么高科技”的固有思维定式,把思想从资源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封闭保守中解放出来,从消极畏难中解放出来,坚决破除各种思想障碍。要充分认识到,在科技创新方面,吕梁有基础,有实力,也有潜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科技创新发展的重任,增强科技意识,转变履行创新职能的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推动吕梁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进步。
推进科技创新,关键是要加快体制机制建设。要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省市级企业研发中心,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产学研深度协同机制,提升产业的可信竞争力。要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基础和引导作用,出台优惠政策,创新投入方式,积极向上争取,以此确保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逐年增加。要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努力开发现有人才资源,挖掘现有人才潜力,大力营造更加良好的用人体制和机制,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局面。
推进科技创新,落脚点是要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完善“一把手抓科技”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定任务、定责任、定时间、抓落实,推动政策落地,增加科技投入,致力招财引智,激发活力动力。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科技、懂科技、抓科技,要履职尽责,为官有为,切实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落到实处。
科技创新是吕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潜力所在、优势所在、希望所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只有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能为吕梁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