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当好农村脱贫发展“引路人”

发布日期:2016-01-11 10:04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第一书记”担负着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农村党建的第一使命,他们抓党建、促扶贫、谋发展,立足三农“第一线”,谋好发展“第一篇”,服务群众充“氧气”,针对“短板”补缺,面对“软肋”固本,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开展农村工作,展现自己的出彩人生。
  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是党中央站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吕梁市委于2015年7月3日召开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会议,决定从省、市、县三级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1594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帮助派驻村着力建强基
  层组织,着力推动精准扶贫,着力维护和谐稳定,着力为民办事服务,着力提升治理水平,为所在农村建好一个班子、找准一个路子、教会一个法子。目前,全市选派的农村“第一书记”全部到村,他们不辱使命,各显神通,在不到半年时间里谱写了一曲曲人生赞歌,书写了一篇篇盛世华章,已然呈现出一派“抢抓机遇重实干,精准扶贫奔小康”的景象。
  农村班子建设的“引路员”驻村帮扶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更重要的是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促其早日致富,这是每一位“第一书记”的共识。选派到各村(社区)党组织的“第一书记”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职责,指导任职村(社区)党组织提升工作水平,发挥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
  汾阳市选派的36名“第一书记”在5个多月的农村生涯中,经历了被村民怀疑观望到衷心拥护,从机关干部逐步成长为农村科学发展的“主心骨”、生态文明建设的“领路人”的蜕变过程。“俺们的雷书记是穿着雨靴上任的。”冀村镇李家庄村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的“第一书记”雷孝斌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雨靴书记”。去年7月份,雷孝斌刚刚进村不久,听群众说全村1116亩土地全部遭受冰雹袭击,他立即穿着雨靴走进田地了解灾情。“大家不要慌,我们现在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灾情。”在他的指挥下,村民情绪稳定,大家很快收到上级部门调拨的肥料、种子等紧急救灾物资,开始了抗灾自救,使这场冰雹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离石区下派农村的“第一书记”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第一时间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传达到全体党员和群众中去,在广大农村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热潮。他们通过自己带头学、组织带领村干部学、带动群众学,使“全面二孩”、“绿色发展”、“全面脱贫”、“深化医改”等五中全会精神以秧歌、快板、弹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艺表演形式,在干部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实际工作。
  来自省教育厅的方山县积翠乡孔家庄村“第一书记”张薇薇坚持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利用可能的时间开展支部组织生活、学习与培训活动,加强村“两委”成员的党性修养,在党支部内部形成了把党建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特色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相互融合的共识,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孔家庄村党支部连续八年获得全市“五星级农村党支部”荣誉称号,孔家庄去年被列为省级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
  市委宣传部派往方山县马坊镇开府村的“第一书记”曹文光组织现有党员定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定期传达省、市最新会议精神,还组织村里的高学历人员、复员军人、致富能手等非党人员进行学习培训、集中座谈、专人帮扶,发展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强化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组织支部党员对村内困难户、五保户进行帮扶。  
  农村脱贫的“总导演”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农村稳定脱贫无疑是建成全面小康最艰巨的任务之一,“第一书记”们勇于担当,以人定胜天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魄力,围绕推动精准扶贫和稳定脱贫,各显神通,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呈现出离石和汾阳的核桃、交口的食用菌、岚县和方山的土豆以及沿黄河红枣等特色产业争奇斗艳的景象。
  方山县农村的“第一书记”发展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引领农民发家致富。以马坊镇、积翠乡、麻地会乡为主基地,突出抓好马铃薯产业的种薯繁育、物流集散、品牌认证、精深加工,使马铃薯逐步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积翠乡孔家庄村“第一书记”张薇薇告诉记者,她为孔家庄村制定了做强做大常青树苗培育、绿色马铃薯种植两个特色产业的规划,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建设常青树培育基地200余亩,绿色马铃薯基地300亩,投资800余万元建成年产500万斤土豆粉条的加工厂,有效地解决了村内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全县去年新发展绿色马铃薯1.5万亩,马铃薯商品薯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推广以青薯9号、冀张薯8号、晋薯16号为主的一级种薯繁育2000亩,建设原原种繁育基地100亩,原种繁育基地1000亩。马坊镇开府村培育的3个马铃薯品种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严格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马坊镇赤坚岭村种植户雷海红说:“去年种了15亩马铃薯,产收75000斤,按照现在每斤0.5元计算共可收入37500元,比前年多收1万多元。”
  岚县“第一书记”协调下乡干部扎实做好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实现了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取得20万亩无公害产地、30万吨无公害产品、1.5万吨绿色马铃薯产品、200吨有机马铃薯产品和“岚县马铃薯”地理标志“四品一标”认证,推动马铃薯产业走上了研发团队+龙头企业+基地建设 +中 介服务 +品 牌营销 +产 业升级的大发展格局,仅此一项今年创收就达到3亿元。
  方山和岚县是土豆的“花海”,交口县则是食用菌产业的园区。康城镇中村“第一书记”王静将食用菌列为中村产业扶贫工程和增收富民工程,带领村“两委”成员积极与河南西峡种植基地联系并引进相关技术人才和资金,先后投资260万元,建成了占地100多亩的食用菌产业基地,年生产能力达到了25——26万棒,形成集加工——种植——销售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配备了大型冷库和烘干房,在全镇乃至全县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现带动本村2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桃红坡镇大麦郊村村民陈志明告诉记者,他去年种植的2.5万棒香菇为他带来了近20万元的收入。交口全县食用菌规模达到700万棒、600余亩,吸纳剩余劳动力2100人,平均日产3——5万斤,产销两旺,供不应求。去年食用菌总量可达到1000万棒,产量突破1000万斤,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成为交口县农业新兴产业和农民稳定增收的富民产业。
  核桃是汾阳的传统产业,但对于杏花村镇杜村的村民来说,由于习惯于靠天吃饭的小农意识,收入不高,成为全镇的“倒数村”。村民老王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开春我就打算搞养殖,要不是张书记,我这脑瓜还是不开窍,就知道守着那两亩薄田过穷日子。”村民口中的张书记就是他们村的“第一书记”张明,去年七月份刚从汾阳市教科局派驻杜村任“第一书记”,他走进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听民意,集民智,惠民生,与村领导班子促膝谈心。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后,张明利用网络组织村民学习新的养殖种植课程,多次带领村委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去周边先进村考察先进经验。短短几个月,主动改变小农经济、发展规模化养殖农户逐渐增多。离石的核桃产业则是异军突起。离石信义镇任家沟村被列为精品核桃示范园区建设基地,全村共计1200亩,人均拥有核桃林6亩。去年,在旱灾严重粮食歉收的情况下,共收获20余万斤青皮核桃,按照1.35元/斤出售,人均收入达到1300元;红眼川乡殷家山村核桃种植面积超过1000余亩,核桃林总数达到2.6万余株,2015年核桃产量5.2万斤(干果),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第一书记”导演了农民依靠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的“大戏”。
  农民群众的“服务员”“衙间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此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帮助村民群众排忧解难是“第一书记”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家这个养殖场能建成多亏了李年全书记的帮忙,去年他帮我从县信用社申请了50万元的贷款,现在已经还了30万,家里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滋润’。自从李书记来到我们村,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说起村里新来的“第一书记”李年全,岚县上明乡前河村村民李年旺赞不绝口。李年全积极帮助村民贷款创业,申请拨款7万元改建村小学校园,使学校彻底告别了昔日院落破旧,杂草丛生,雨天泥泞遍地行走艰难的旧貌,换上了平整干净的水泥地“新装”,孩子们尽情欢快地奔跑,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
  兴县高村镇黑峪口村“第一书记”张少华是村民口中的“好干部”。他协调县委扶贫办帮助村里修建了黑峪口村古渡口遗址亭;协调水利厅驻高家村镇工作队帮助黑峪口村修建了一个20立方米的蓄水池,解决了全村的安全饮水问题;修建了两个公共厕所,有效缓解了村民如厕难的问题;主动与地方企业联系,为黑峪口村枣农推销薰枣8000余斤,帮助村民解决卖枣的难题。
  “现在这科技真是发达,咱自家的屋顶还能建电站呢,不仅可以免费用电,还赚钱。”离石信义镇马寨村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村的“第一书记”穆利平为村里引进了汉能薄膜发电公司惠民项目,利用村民闲置的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站,即使天气条件不好,每天也能有一两度的发电量。自家用不完的剩余电力可上传给电网收购并获得政府补贴每度0.42元,既能免费用电还可以靠出售电量获取收益,村民坐在家里就能赚钱,让节能减排和绿色收入走进了千家万户,实现了农民家居温暖清洁化、农民生活现代化目标。穆利平第一时间在“第一书记”工作交流群里分享了这个好消息,还邀请了几位“第一书记”前来探讨学习,共同为各自所驻村研讨发展方向。
  离石枣林乡彩家庄村村民李根荣想利用“雨露计划”资助在幼师上学的大女儿,不会在网上注册成了他申请的“拦路虎”,但他一点不急,拿出“第一书记”白鹏飞发给他的民情联系卡,拨通电话后,白鹏飞立即连夜赶到家里帮助他顺利进行了注册,感激的泪水从这个有泪从不轻弹的46岁汉子眼里夺眶而出。
  无独有偶,在记者走访记录的日记薄上,记载着:中阳县下枣林乡上寺头村的“第一书记”刘志宏利用社交新媒体——微信朋友圈帮助村民销售羊肉400公斤;汾阳市栗家庄乡牧庄村“第一书记”闫宏为牧庄村完善农家书屋建设,为村民购置广场舞服装,开展了“送戏下乡”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石楼义牒镇张家塔村“第一书记”张海明挨家挨户为村民安装、输台、调试“户户通”数字电视接收机……村民们觉得这些城里来的“第一书记”是靠得住的好干部,街头巷尾再也听不到“市里下派的干部是来镀金的”之类说法。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记者采访收集的信息资料仅仅是吕梁农村“第一书记”形象的一个缩影。“第一书记”受命于国家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勇敢地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扎根农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走出养尊处优的机关大院,放下高不可攀的“官员”身份,“俯首甘为孺子牛”,深入农村访贫,走近群众问计,把错位的干群关系从“油水关系”复位到“鱼水关系”,担当起农村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总参谋、总导演和主心骨,紧紧依靠、带动、服务群众,体现和发展了干部反对“四风”的成果,为重塑吕梁干部形象,实现弊革风清、富民强市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成为农民群众心目中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