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区人民的厚爱(03月05日)
- 一条蔚汾河 半部晋绥史(02月25日)
- 携手公益 造福老区(02月20日)
- 一个老区学子献身国防、兑现承诺(11月06日)
- 为公益之路添砖加瓦(09月09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吕梁(08月30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在临汾举行(08月30日)
- 你把真情给农民,他们把你装心底。(08月16日)
- 一所中学抗战举校从军……(08月09日)
- 清华园里的红色传承(07月22日)
精准发力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发布日期:2016-02-01 11:06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长治市将坚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坚持“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确保21.6万贫困人口2020年之前全部脱贫。
近年来,长治市通过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企业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科教扶贫、干部驻村蹲点扶贫,累计脱贫18.7万人。但截至2015年底,全市13个县(市区)中,仍有贫困人口21.6万。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实现整体脱贫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贫困县的党委、政府,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脱贫攻坚的使命和责任,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实行扶贫对象识别、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围绕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了“五个一批”。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着重从产业扶持、资本扶持、技能扶持这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企业产业扶贫、发展光伏和乡村旅游产业、金融扶贫支持和抓好培训就业等途径,帮助全市8万名左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生产和就业创业,实现增收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扎实做好全市大约3万多名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加大后续产业发展,千方百计为搬迁人口创造就业机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积极增加区域内贫困人口生态建设和管护收入,加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支持力度,探索有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支持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实现增收脱贫。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通过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提高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素质、加大教育扶贫支持力度和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全市大约3.5万名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并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五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采取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实行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医疗救助等制度向贫困人口倾斜、资产收益项目向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重点倾斜等社会保障办法,确保全市大约7万名完全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兜底脱贫。(本站编辑:刘畅)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