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方山县:让贫困户“摘”掉穷“帽子”

发布日期:2016-02-03 11:04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过去挣钱,靠开荒开到天边边,种地种到山尖尖。现在,扶贫产业项目进村,搞规模养殖、培育食用菌,还修建了光伏发电站……不用上山砍树,照样能致富。”方山县马坊镇赤坚岭村村民白贵平说出了村民们的心里话。这话印证了山区村民尽享扶贫惠民政策,转变传统生产方式朝现代农业耕作迈进的缩影。
  去年以来,方山县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落地的最终目标,坚持把摘贫困之帽、奔小康之道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采取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等措施,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项目,力推精准扶贫,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在全面铺开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该县建立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责任,顺利启动该项工作,并出台了《方山县扶贫建挡立卡工作实施意见》,把工作的压力层层传导在基层和党员干部身上,同时向全县169个行政村派驻省、市、县包扶工作队122个,选派127名党政机关的优秀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贫困村包扶工作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为搞好这项工作,包村工作队与镇、村干部一起,逐村逐户开展入户调查活动,详细了解每一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人口、人员构成、家庭收入、身体状况、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疾病、残疾、智力低下、意外事故、子女上学等),填写《入户调查表》,并逐户进行建档立卡。然后依据每户不同情况,实施一户一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确定帮扶联系人,帮助困难群众找准致富途径,实施精准扶贫策略,以便加快困难群众脱贫步伐。按照“两公示一公开”的规范程序,严把“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工作环节,切实保障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标准的一户不选,全县共摸排出贫困村112个,贫困对象58895人,并划出贫困户因病因学支出型、技能劳力欠缺型、生存环境制约性、发展资金瓶颈型、收入低下温饱型等五种致贫类型。
  该县提出“一年起步,两年打基础,三年稳定脱贫”的目标,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全面实行县级领导联镇包村扶户,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和“532”精准帮扶措施,县级领导每人至少帮扶5户贫困户,科级干部每人至少帮扶3户贫困户,一般干部每人至少帮扶2户贫困户,同时对112个贫困村选派机关优秀干部127名到村任“第一书记”,省市县三级部门3000多名干部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在产业扶持上,重点在技术、资金、信息、物资等方面给予帮扶,切实达到保农时、保投入,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
  “十二五”期间,方山县减少贫困村57个行政村,80912贫困人口减贫脱贫32017人;投入扶贫移民补助资金3030万元,共搬迁13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948户3778人;整村推进项目完成62个村的项目建设;资助贫困高中生264人、大学生324人、高职中职生3150人。仅2015年资助大学生177名,中职、高职生816名,发放资助金210.9万元,开展金融扶贫共扶持小额贷款544户3316.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523户3312.4万元。(李乃全)(本站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