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吕梁、忻州(08月30日)
- 2023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临汾(08月30日)
- 黑茶山下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墓(07月26日)
- 在黄河碛口感受革命老区文化振兴(07月22日)
- 第八届中国食品餐饮旅游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山西杂粮面食文化节开幕(07月21日)
- 石楼—那是一片红色热土(07月13日)
- 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06月16日)
- 共同的关爱 共同的情怀(06月02日)
- 校园关爱 晋绥情怀(05月26日)
- 不辜负老区人民的厚爱(05月17日)
“十三五”旅游目标及实施路径确定
发布日期:2016-02-29 10:25 来源:山西新闻网 作者:晋绥基金会
2月27日上午,2016年山西省旅游工作会议召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提出,要做好非煤产业这篇大文章,把文化旅游产业列为山西七大非煤产业之首。
新一年开启,“十三五”开局,山西省旅游产业蓄势待发。
1.旅游业成全省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2015年,山西省旅游总收入344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1%。旅游业已成为山西省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2015年全省实现旅游业增加值1310.1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0.2%,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2%,因旅游业所带动的餐饮、住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5.5亿元。特别是全省景区景点门票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太行山大峡谷等同比增长20%左右。五台山、壶口瀑布、通天峡同比增长50%左右。
省旅游局负责人表示,在全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剧、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山西省的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逆势上扬,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门票收入、综合收入、职工工资收入都有比较理想的增长,这应该说是山西旅游业对全省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最大贡献。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如何推进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实现产业转型,一直是山西省资源型企业的不懈追求。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215家资源型企业投资开发旅游景区、星级饭店、休闲度假区和娱乐设施,总投资高达400亿元,带动社会资本1700亿元。阳城县皇城村是一个典型的靠煤炭致富的小康村。1998年,村党支部果断投入巨资开发皇城相府,去年门票收入1.73亿元,旅游综合收入7.04亿元。
到2015年,全省旅游企业9000余家,旅游景区景点543家,星级饭店328家,旅行社866家,其中营业额过亿元有8家,宝华国旅、红马国旅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行列,分别列2014年全国第28名和57名。全省持证导游2万余名。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1.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210.8万人。
山西省旅游产品以人文景观为主,在过去5年中,传统产品逐步提升,新产品不断出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步,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不断完善,旅游业发展外部条件明显改善;旅游业促进政策措施显效,旅游消费旺势持续不减;大力度的市场整治产生明显效果,省内旅游市场秩序总体平稳有序;旅游资源整合和体制机制改革向前推进,探索出一些难得的经验,为全面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了样板。
2.如何实现旅游目标5方面为您解读
工作会议确定了2016年全省旅游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入境旅游接待88.22万人次,同比增长4%;国内旅游接待4.03亿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旅游总收入3895.68亿元,同比增长13%。
目标已确立,如何实现?本报从5方面为您解读。
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模式是国家旅游局今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今后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突破点。
全域旅游模式的核心是从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构建全域旅游模式,旅游目的地建设要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旅游经济要从门票经济向全产业经济转变;游客服务要从单一的旅游服务向社会化综合服务转变。
国家旅游局将出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南》,规范创建工作。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时间原则上为2—3年,从明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将组织验收并进行公布。按照比例,山西省至少应该有1个市、24个县区创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改革
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143家A级景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景区74家,其中由事业单位经营的53家,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经营的,而且控制着核心资源。行政事业管理有着保护的优势,但缺乏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省委、省政府对A级景区体制机制改革非常重视,决定以重点国有A级景区“两权分离”为突破口,开展景区体制机制攻坚战。
对政企不分、事企混合的国有A级景区,改革的重点是进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对已经完成企业化改革、成立了国有控股经营主体的景区,改革的重点是经营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民营和集体经营的景区要进一步优化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专业化管理团队。
改革的目的是最后实现专业化运营。景区的管理和经营要走专业化道路,通过品牌化管理提升景区综合竞争力。
乡村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使游客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有了新的认识,现代化、城市化程度越高,农村资源就越显得宝贵。可以说,旅游扶贫是全省扶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要突破口。
发动全省有资质的旅游规划单位,进行公益性质的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规划。尽快做到先规划后发展,边规划边发展。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乡村旅游的接待标准;组织更多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服务
2015年全省已完成新建、改建旅游厕所731座,今年将全部完成新建、改建1000座旅游厕所的任务。
以旅游城市、高铁站、机场等游客流量大的重要交通节点为基础,规划建设一级旅游集散中心,着力完善游客救助、散客自助游集散、旅游咨询、旅游投诉处理、旅游购物、游客休憩、餐饮娱乐、车辆服务、旅行社组织、住宿等服务功能。
智慧
开展重点旅游景区游客流量动态监测系统细化、完善工作,通过甄别、核对、现场调研等手段,进一步提升景区游客流量统计数据的即时性、准确性。继续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开发移动终端显示系统,实现景区远程实时动态监控,为旅游管理、安全预警和旅游决策提供支撑。
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旅游公共信息和咨询平台,无偿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景区、线路、交通、气象、住宿、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力争尽快实现全省重点景区、旅游大巴、星级饭店免费WiFi全覆盖。
指导、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在线服务,鼓励旅游景区推广应用电子门票、电子讲解等系统;鼓励发展旅游移动电子商务O2O服务,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网上自助游服务。
3.“十三五”旅游目标及实施路径
当前,山西“一煤独大”的畸形产业结构遇到重大困难,这将倒逼全省上下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抓住旅游这个第三产业的龙头,就打开了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国务院连续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的颁布实施,为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综合现状,制定山西省“十三五”旅游目标及实施路径。
总目标
到2020年,力争全省旅游经济总收入、旅游接待、人均出游率、旅游就业四项主要指标比2015年翻一番。
分目标
●优化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
●优化旅游供给体系,完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努力实现由旅游供给不足向供需基本平衡转变。
●优化旅游市场体系,完善提升国内旅游市场,大力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合理引导出境旅游市场,实现三大市场协调发展。
●优化旅游服务体系,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优化旅游创新体系,改变旅游业对资源开发和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依靠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实现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跨越。
●优化旅游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跨越。
战略路径
●资源大整合
加强旅游资源和设施的整合,着力推动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集群式发展,打造有核心竞争力和重大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以此带动旅游业跨越发展,真正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新亮点和新兴支柱产业。
●产业大融合
加强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资源性融合、生产性融合和服务性融合,建立以旅游业为引擎的产业联动机制,使旅游新业态成为促进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最直接体现。
●全域大联动
开展村、镇、县、市等不同区域层次的旅游行政区创建,丰富旅游元素,做大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业在一个区域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式的覆盖和多个领域、多个层次的联动,以此助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区域大合作
立足旅游业的综合优势,发挥其在区域合作中的先行作用,带动跨区域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京津冀乃至全国各省份的全方位合作,在扩大开放中加快开发,使山西旅游业在更广阔的舞台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扶贫大攻坚
发挥旅游业“产业链条式”扶贫的优势,以旅游景区为支撑,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旅游产业链条各个要素的开发经营上来,实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旅游脱贫致富,加快山西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进程。(本站编辑:刘畅)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