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区人民的厚爱(03月05日)
- 一条蔚汾河 半部晋绥史(02月25日)
- 携手公益 造福老区(02月20日)
- 一个老区学子献身国防、兑现承诺(11月06日)
- 为公益之路添砖加瓦(09月09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吕梁(08月30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在临汾举行(08月30日)
- 你把真情给农民,他们把你装心底。(08月16日)
- 一所中学抗战举校从军……(08月09日)
- 清华园里的红色传承(07月22日)
孝义巧手艺人上百件面塑迎新春
发布日期:2016-02-15 22:18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安奋伟 李竹华
“麒麟送子不倒翁,鹿鹤二仙老寿星。孙猴老虎双狮斗,鸡狗面羊蛇盘兔。一对双石榴,莲花夹圪扭。寿桃红嘴嘴,枣糕层层垒。”流传在孝义坊间的这段顺口溜,描述的是传统手工艺品面塑。有“职业面塑家”之称的刘凤英,是孝义有名的巧媳妇。猴年春节到来之际,她制作了上百件五花八门的面塑,有祝寿用的、有敬祖祭祀的、有新婚贺喜的,更多的是为人们阖家团圆增添欢乐气氛的。
今年56岁的刘凤英,是孝义市兑镇镇后庄村专门做面塑的一名农家妇女。刘凤英自幼受其母亲影响喜欢上了面塑,久而久之学得一手好手艺。那时候面粉紧缺,她就用泥巴捏出各种各样的花鸟形象。结婚后,谁家有喜事都找她去帮忙做面塑。5年前,她开始专门定做面塑。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方圆十里八村的人家一有喜庆事都慕名前来定做,她一年四季忙个不停。
到刘凤英家时,她正在聚精会神地为邻村一家过3岁生日的人家捏制面羊。只见她一扎、一挑,面羊鼻子的轮廓就出来了;一切一翻,嘴巴的形态便具备了;再揪一小团黑色的小面团羊腿下面一按,便成了羊蹄。之后,粘上眼睛,短短五六分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一只面羊便在她手中“捏”成,让在场的人们赞叹不已。
刘凤英乐呵呵地给我们介绍了面塑制作全过程,她说,做面塑没有模子,全靠自己用手揉捏,塑出基本模样形态,再用各种色面装饰出来,入锅蒸熟后,形态各异的面塑就做成了。农村讲究多,青年人结婚要做“龙凤呈祥”“鸳鸯”,老年人过寿要做“寿桃”等。她说:“我喜欢做这些玩意,每做完一个,心里就会自己琢磨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怎么改进。有时候躺在床上,这些面塑也会出现在脑海里。”
痴迷面塑出了名的刘凤英,5年来做面塑不仅赚了钱补贴家用,更主要的是,她传承了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在她的引导下,目前后庄村已有3位巧媳妇也成了面塑师,专门以为人们制作各种面塑为生,并走上了生财致富路。 (本站编辑 林子)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