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记得住乡愁”山西文化发展再添光彩

发布日期:2016-03-18 12:37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作者:晋绥基金会
  自然的绿色是人类生存的条件,而文化的绿色是民族精神延续的基因。自然环境生态破坏了可以弥补,而历史文化生态一旦破坏即无从恢复。根据山西省乡村传统文化现状,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已经成为目前文化建设中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记得住乡愁,留得住绿水青山。
  2015年,山西在全省11个市、112个乡镇正式启动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首批试点工作,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对乡村历史脉络、文化烙印、传统街区和乡风民俗等进行调查整理和科学保护展示,拓展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的新领域。
  “山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类型众多、文化形态各异、文化资源丰富,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对于维护地域文化的传统性、多样性、持久性,对于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对于留住乡愁乡韵,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山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瑞鹏如是说。
  据悉,“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得到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已连续两年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有的乡镇因势利导,结合市场需求,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当地文化旅游产业,这些各具特色的工作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提升了“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山西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中夏说,“襄垣县做得就很好。”
  据了解,襄垣县在政府主导下,一方面充分发挥县非遗保护协会领军专业人才作用,请业内学者作为顾问进行业务指导,组织摄影爱好者、文化志愿者参与此项工作;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据不完全统计,自工程实施以来,参与其中的各类文化志愿者及团体达1000余人次,农民群众更是整村整户参与,真正起到了人人是乡村文化保护者、传承者的作用,营造出全民建设“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的氛围。
  在普查、收集、整理、建档的基础上,按照县城举龙头、乡镇强龙身、村子舞龙尾工作思路,在县、乡、村建设了活态化的文化记忆展览馆。襄垣县非遗体验馆不仅是山西省第一家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同时也作为“乡村文化记忆工程”龙头,链接带动了各乡镇、村文化记忆展(厅)室的建设。体验馆无假日全天侯对外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不同年龄段的参观者达5万人次。该县已有虒亭、下良、王村、善福、西营等乡镇建起了相当规模的乡村文化记忆展览馆。在有条件的村设立了“乡村文化展示室”,如西营南漳村有铸造传统,以铸造技艺为主要内容建起了特色文化展示室。
  据郑中夏介绍,“很多乡镇还能结合本地历史资源,因地制宜收集反映当地特色文化的资料、实物。”以平遥县为例,该县顺应文化遗产密集区域城乡建设的迫切需要,把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遗产融入城乡建设过程中,打造乡村、社区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平台,延续乡村历史文脉、丰富城乡建设内涵。该县东泉镇根据民俗资源丰厚、历史古迹众多的实际,在彭坡头村建起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在南岭底村设立“让历史告诉未来”的乡村文化记忆展厅,启动打造民俗体验、林区休闲、红色乡村旅游带计划;朱坑乡发动有人文素养和家乡情结的离退休干部,村村到、户户进,逐村寻访、整理历史传说和文化遗迹,拍摄有价值的资料图片3000多幅。
  根据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特别是省长李小鹏《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山西省在11市推荐的基础上,遴选出318个乡镇作为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的第二批试点。至此,试点总数占到全省乡镇总数的三分之一,到2020年实现“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乡镇全覆盖,旨在走出保护利用山西省乡村文化资源的新路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载体,为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和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增添内容。
  这些试点,寄托着三晋父老乡亲“记得住乡愁”的殷切期望,肩负着“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在全省先行先试的重任,他们是故土留根、文脉传承的守望者;是激活文化记忆,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路者;是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培育社会公众真善美道德情操的实践者。
  “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是山西省一项创新性工作。郑中夏介绍说,“文化部对这项工作非常关注和支持,希望我们先行先试,大胆创新,为兄弟省市在乡村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走出一条好路子。”
  大胆实践,不断创新
  推进特色创建。以乡镇文化站为依托,深挖独特的本土文化资源,建立集实物、图文相映衬的展示室,让群众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切忌搞成“百镇一脸”、“千村一面”。
  实施“互联网+”文化。依托当地公共文化网站设立“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专区,建立 “乡村文化记忆” 微信平台以及借用其他互联网资源全面推介当地文化。
  结合文化产业和精准扶贫。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引导、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和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生态,探索“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与文化产业、生态农业、特色旅游有效对接、有机融合。  2016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提出:“振兴传统工艺上升为国家战略……要将振兴传统工艺与扶贫帮困、增加就业结合起来。”因此,要按照会议精神,将振兴传统工艺与正在实施的精准扶贫工作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融合,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注入活力。
  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加强上下联动和左右互动。需要省市县乡四级真正“联”起来、“动”起来,市、县两级负起主体责任,乡镇文化站抓好具体实施,村要积极行动,真正形成工作合力。在同一个行政区域或跨行政区域同类文化形态地域内,要围绕地方文化特色加强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据介绍,“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已纳入公共文化建设等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各地将强化政府和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提高认识,强化“保护乡村文化资源”的意识,把此项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通过加强督查,严格考核,促进“乡村文化记忆工程”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本站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