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腊八节的思念(01月24日)
- 新年新风新气象(01月12日)
- 晋绥抗日老前辈牛文夫人晓民为烈士陵园捐树(01月05日)
- 新年贺词(12月29日)
- 贺晓明大姐向一二〇师学校赠送3D《中国地图》(12月28日)
- 岁末迎来晋南的客人(12月26日)
- 120师老战士后代来访(12月15日)
- 共商大计——保护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12月12日)
- 沉痛悼念晋绥抗日老前辈支桂兰阿姨(12月12日)
- 百岁导演严寄洲与120师学校小剧社(11月27日)
公益人士1个月挖出百余中国远征军遗骸
发布日期:2015-05-18 20:49 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作者:晋绥基金会

二战期间,为了保卫西南大后方和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中国派出最精锐的部队组成中国远征军协同英、美等盟国到缅甸对日作战,超过10万将士长眠在缅甸的土地上。当时,远征军为其中一些阵亡官兵修建了墓地,然而随着抗战结束国内形势发生变化,这些公墓成为无主之地遭到破坏。如今70年过去,原先的远征军墓地或成为居民区、或成为学校,牺牲在异国的烈士亡魂得不到安息。2015年4月9日,经过多方努力,龙越基金会联合民间公益人士正式启动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烈士遗骸挖掘工作。遗骸归葬项目组顾问包括近代史专家杨天石、企业家任志强,钱晓华、将领后代戴复东(戴安澜之子)、考古学家陈靓、上海复恩社会组织法律服务中心高明月等,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员薛健为项目总负责人。在云南出境前,项目组成员和志愿者一道前往腾冲国殇墓园,祭奠远征军将士,向他们许愿,一定要把埋在缅甸的战友们带回来。在接下来一个多月时间里,项目组在密支那第六中学附近陆续挖掘出100多具远征军烈士遗骸。在其中一个墓穴里,还发现了远征军士兵佩戴的英式钢盔。当年牺牲的远征军官兵都是简单收殓埋葬,烈士的遗骨因为年代久远大部分化为泥土,只有少量的骨骼碎片。骨骼专家陈靓对现场挖掘出的碎片进行取样,牙齿部分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逝者的DNA信息,经过牙齿磨损程度判断,这名牺牲的远征军士兵年龄在20~25岁,刚好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摄影:王旭)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