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八节的思念(01月24日)
- 新年新风新气象(01月12日)
- 晋绥抗日老前辈牛文夫人晓民为烈士陵园捐树(01月05日)
- 新年贺词(12月29日)
- 贺晓明大姐向一二〇师学校赠送3D《中国地图》(12月28日)
- 岁末迎来晋南的客人(12月26日)
- 120师老战士后代来访(12月15日)
- 共商大计——保护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12月12日)
- 沉痛悼念晋绥抗日老前辈支桂兰阿姨(12月12日)
- 百岁导演严寄洲与120师学校小剧社(11月27日)
开办公益曲艺班 让传统艺术进校园
发布日期:2016-05-26 15:52 来源: 天津日报 中国青年网 作者:曲畅
孙国付(左二)等人表演京东大鼓
62岁的孙国付是西青区辛口镇大沙窝村人,他从小喜爱京东大鼓,退休后更是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其中,不遗余力地为传承和发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年3月,在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他入选了中国好人榜名单,被评为助人为乐好人。
孙国付师承京东大鼓演员、著名曲艺家董湘昆先生,在董先生的指导下,孙国付编排了许多贴近生活的优秀节目,更对京东大鼓的演唱形式进行了创新,他与人共同创作表演的京东大鼓《老来乐》,曾经获得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这也是文化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设立的全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奖。
除了义务表演和参加比赛,孙国付还义务在西青区辛口镇中心小学开设了曲艺班,请来多位知名艺术家为孩子们授课。他表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从娃娃抓起,只要能让孩子们接触到并喜欢上传统艺术,我愿意一直义务做下去。”
师父董湘昆
传我艺术 教我做人
2007年,经朋友介绍,孙国付结识了京东大鼓演员、著名曲艺家董湘昆。后拜董湘昆为师,成为董先生的第39个弟子。谈起拜师经历,孙国付回忆起来至今都激动不已:“董湘昆先生的京东大鼓感染了我们这一代人,我是打小听着他的京东大鼓长起来的,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我的偶像,我怎么也没想到这辈子能有幸拜在董先生的门下,成为他的弟子。”
第一次来到董湘昆的住所,孙国付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董先生老两口住在一套不到30平方米的独单里,居住条件十分简陋。一位老艺术家竟住在如此老旧、狭小的房子里,孙国付实在没有想到。后来通过与董湘昆相处,他慢慢了解了师父,并被师父做人、做事的原则深深折服。
“我师父外出演出从来不要劳务费,在他看来,能为老百姓演出,能让老百姓听到京东大鼓,就是他最大的收获。现在的人也许不能理解,但在我师父心里,他一直以自己这辈子是名工人,能唱京东大鼓而感到自豪。即使在生活上过得十分艰苦,但仍然坚持着对艺术的那份执著,坚持着自己的原则。这对我们这些弟子来讲,影响非常大。我们现在外出演出也都是义务的,我们的愿望就是把京东大鼓这门艺术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京东大鼓,喜欢京东大鼓。这是师父对我们的嘱托,也是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
拜师后,孙国付更是一门心思扑在京东大鼓这门艺术上。在师父的指导和师兄的点拨下,他在京东大鼓的唱法、技艺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孙国付开始尝试创作作品,在曲艺作家刘德印先生的协助下,孙国付和他的创作团队创作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老来乐》《怎不叫咱笑起来》《美丽辛口我的家》等曲目都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孙国付说:“京东大鼓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唱的都是咱老百姓身边的事。师父一直教导我们要学会创新、与时俱进,所以一定要创作新作品,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不仅在内容上创新,孙国付还在演唱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以往,京东大鼓都是一个人独自表演,孙国付想,也许几个人一起唱会更有意思。在参加“群星奖”比赛时,他与曲艺作家刘德印、曲艺名家冯占奎将《老来乐》以多人打鼓、群口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得到了观众和评委的一致认可。这一创新为传统艺术表演形式注入了新鲜血液。
随着孙国付的不断进步,演出的机会和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天津电视台《鱼龙百戏》多次邀请孙国付参加,并点名他们的群口京东大鼓表演曲目《老来乐》《怎不叫咱笑起来》;天津市“千人百团”社区艺术团文艺骨干培训工程培训成果展演上,孙国付为主唱之一的京东大鼓《怎不叫咱笑起来》作为开场节目,赢得了观众们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2010年6月,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暨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颁奖典礼在广州举行,由刘德印创作、孙国付等人表演的京东大鼓《老来乐》获得了曲艺类“群星奖”;2013年10月,孙国付等人表演的京东大鼓《怎不叫咱笑起来》经市文广局报送,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荣获优秀演出奖;2013年年底,孙国付又被西青区文广局评为“十佳群文之星”。
开办公益曲艺班
传承传统曲艺文化
艺术重在传承,有了传承才有发展。为了更好地将京东大鼓推广出去,孙国付开始到全国各地演出。京东大鼓虽然起源于北方,但由于其语言上使用的是普通话,唱的内容更是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因此南方人也可以听得懂,所以他们的演出在南方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如今许多优秀的传统艺术曲种已经失传,令人惋惜。如何让现存的传统艺术流传下去,是从事或热爱传统文艺的人首要考虑的问题。孙国付认为,京东大鼓就是要靠他们这一代人传承下去,这是他们所要肩负的使命。他记得恩师董湘昆先生曾对他说:“你们将来要吸收新鲜血液,不要再找白头发的了,应该多给孩子们普及传统艺术,最好能把京东大鼓引进校园,让孩子们多了解,这样才能显示出京东大鼓真正的魅力。”2014年,在区、镇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孙国付和多位喜爱艺术的朋友在西青区辛口镇中心小学开设了曲艺班,开创了天津市“多曲种传统艺术进校园”的先河,并且全部免费,义务奉献。
开班初期,只开设了京东大鼓一个曲种的培训班,有三十多名孩子报名参加,孙国付每周四、周六两天都会到学校义务为孩子教学。为了增加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给孩子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他努力争取各种演出机会,2015年,辛口镇中心小学京东大鼓班的学员们首次登上了西青区“春晚”的舞台,演唱了京东大鼓表演唱《长征》。
为了让更多的传统曲艺艺术走进校园,孙国付多方奔走,邀请了快板名家刘德印、曲艺十大名票张树兰、曲艺名家冯占奎等专家演员来学校为孩子们义务讲课教学。辛口镇中心小学以此为基础成立了“辛小少儿艺术团”,开设京东大鼓、京韵大鼓、快板、相声、天津时调五个曲艺班。两年时间,先后有百余名学生参加了艺术团的培训,心中撒下传统文化的种子。孙国付和几位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感染了身边的人,西青区文化馆曲艺干部张富萍主动提出,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接送老师们来学校。
谈起开办曲艺班的感受,孙国付用“苦辣酸甜”四个字来形容:“困难肯定有,但更多的是看到孩子们取得成绩后的欣慰,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让我感动。我们讲课都是义务的,辛口镇又位于西青区边缘地段,交通不便,有的老师年龄大了,身体多多少少有不舒服的地方,可他们从没抱怨过,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刘德印老师家住北京,为了给孩子们上课,他每周有四天要离开北京的家人,住在天津。张树兰老师今年68岁,有一次不小心摔了一跤,手臂骨折,打着夹板还坚持来给孩子们上课。类似这种情况还有很多,但老师们为了传统艺术的传承,一直无怨无悔地在坚持。”
让孩子们爱上曲艺
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孙国付今年62岁,患有心脏病,不久前还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家里人起初很反对他做这项公益事业,认为以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都不应该再这么奔波劳累。可是孙国付一直没有放弃,他说当初拜了师,就是把头磕给了京东大鼓,2013年师父去世后,他要替师父完成遗愿,为京东大鼓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在,“辛小少儿艺术团”的演出机会越来越多,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为了让孩子们能展示出更好的水平,除了在学校里由老师们进行辅导,孙国付还主动把孩子们带回家里进行排练。有一次因过度劳累,孙国付感到心脏不适,可还是坚持继续排练,一直用药物缓解疼痛。问他是怎么想的,他说,“孩子们需要我,我不能倒下。”
最让孙国付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喜欢传统曲艺。
以前“辛小少儿艺术团”招生时,孙国付发现不仅是孩子们,很多年轻的老师和家长也不了解传统艺术,对有些曲种连听都没听过。到了今年再招生的时候,很多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仅能区分京东大鼓和京韵大鼓,甚至能简单地唱上几句,这让孙国付感到十分惊喜,“一开始招收学员的时候,都是由我们几个老师分配谁去学什么,但今年这次招生,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选择,这说明孩子们是真的喜欢传统曲艺,我们几位老师也感到十分欣慰。”
为了让孩子们通过传统曲艺的学习,掌握一门技艺,进而学一些做人的道理,孙国付和几位老师还专门为孩子们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内容包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尊重老师、如何和同学搞好关系,等等。孩子们在学习演唱的同时,一些做人道理已潜移默化植入他们心中,对孩子们的素质教育起到了很大作用。
到目前为止,“辛小少儿艺术团”已累计招收了150名学员,孩子们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也获得了不少荣誉。他们排演的《争做文明好少年》代表西青区参加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另一个节目《毛主席诗词》在天津市读书节文艺竞演中获得了优胜奖。孩子们在学习京东大鼓的过程中,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也都得到了提升。孙国付说:“看到孩子们取得好成绩,是我们几个老师最高兴的事。有时候我们也会开玩笑说,其实是孩子们在陪着我们几个老头儿老太太玩儿,他们让我们的晚年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更快乐。”
看着艺术团逐渐壮大,孙国付心里十分开心,但同时也有些担忧:“既然我已经做了这项公益项目,我就想把它一直做下去。但是现在我们的老师们岁数大了,他们的身体状况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哪位老师教不了了,我们怎么办?”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希望在西青区文广局的协调帮助下,与天津市曲艺团等文艺团体联合起来,由这些专业机构指派一些年轻老师来给孩子们上课。这不仅响应了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更是一个能让“辛小少儿艺术团”长久坚持下去的办法。孙国付的提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纷纷表示愿意为他这个想法提供帮助。
“辛小少儿艺术团”的成立在天津市甚至全国都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被评为“天津市百家群众社团”,许多文化部门、机构专门派人来学校观摩、学习。这对孙国付来讲是莫大的鼓励:“我希望可以把这个项目做大、做强,推广出去,在更多的学校开设这种曲艺班,在更大范围内普及传统曲艺,为传承传统曲艺艺术再多尽一份力,多使一点劲儿。”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