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公益捐赠 » 公益新闻 »

五大救助项目助力 近7万贫困残疾人享安康

发布日期:2016-06-15 10:35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王斌
    6月13日,记者从省残联获悉,2016年我省将继续组织实施国家和省重点康复救助项目,对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以如期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目标。此次共实施五个救助项目,惠及残疾人近7万人。
    两个国家项目关爱贫困残疾人
    今年,国家“七彩梦行动计划”贫困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共对我省211名聋儿免费植入电子人工耳蜗,并提供手术费和康复训练费救助,全部实行《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网上申请。
   国家彩票公益金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共对1775名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其中:对260名贫困成年听力残疾人每人适配1台助听器,助听器产品由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统一招标采购,由各市所属定点验配机构进行验配,尚无定点验配机构的朔州市救助对象由大同市聋儿康复教育中心进行验配。对1515名0—7岁(2009年1月以后出生)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给予救助,其中:以机构委托方式救助1065名,由省康复研究中心、省脑瘫康复医院和各市确定的定点康复机构组织实施。
    三个省项目帮扶6万余人
    今年,省彩票公益金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共对62450名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具体包括:第一,对850名0—6岁(2010年1月以后出生)残疾儿童实施康复训练救助,救助标准为平均1.2万元/名,由省直康复机构和各市考核评估确定的定点康复机构组织实施,救助对象类别限定为:聋儿、脑瘫儿童、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具体类别和救助指标数量由各市和省直定点机构根据当地实际需求确定。
   第二,对100名成年肢体残疾人实施康复训练给予救助,救助标准为10000元/名,由省康复研究中心制定方案组织实施。
   第三,对200名肢体残疾人实施小腿假肢装配救助,救助标准为2000元/名。
   第四,对100名肢体残疾人实施大腿假肢装配救助,救助标准5000元/人。
   第五,为58030名贫困残疾人配发基本型辅助器具,救助标准200元/名。配发产品由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和各市残联自行组织招标采购。
   第六,为3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救助,由太原爱尔眼科医院和各市残联和卫生计生委共同确定的项目监管残联和定点手术医院组织实施。
   第七,为17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实施救助,由各市残联和卫生计生委共同确定的项目监管残联和定点医院组织实施。
   省财政专项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采取“医疗救助卡”的方式,对20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基本治疗及药品补贴,平均每人补贴1000元。省财政专项“复明六号”流动眼科手术车项目,对2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救助,由山西省康复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省残联明确,各市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根据当地残疾人康复需求,积极筹集资金对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增加救助人数不少于国家和省康复救助总数的50%。
    国家与省救助项目原则上不得在同一周期内重复救助
    省残联有关负责人特别强调,接受国家和省康复训练、精神病患者服药、住院救助项目的救助对象,应当在规定年度项目救助期满后才能列入下一年度项目救助范围;国家与省救助项目原则上不得在同一周期内重复救助;2013年以来接受过国家贫困聋儿(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和省贫困聋儿助听器救助项目的救助对象,不得再接受2016年国家0—6岁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和省彩票公益金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的救助;各类助视器、盲人用品及各类辅助器具在产品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同一救助对象不得接受同品种辅助器具的救助。
   各市将以残疾人专项调查数据库和“精准扶贫”登记在册的贫困持证残疾人和沿黄贫困地区、太行山革命老区的持证残疾人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残疾人康复需求的摸底调查力度,指导各县(市、区)残联组织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和0—6岁残疾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进行项目申请,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以持证残疾人为重点”的原则,审批确定救助对象。本报记者 王斌
    ○相关
    1 全省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将获得近百万元资助
    本报讯(记者 陈力方)6月14日,山西省暖心关爱行动——全省特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资助项目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晋中市和顺县举行。此次关爱行动由山西省老龄办与山西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将对全省11个县(市、区)的46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每人提供1000—3000元的救助,总救助金额近100万元。
   据统计,全省老龄人口已达530万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有101.1万人,占全省老年人口总数的19.1%。为了提高这些老人的生活质量,在中央财政和省民政厅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山西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筹集了100万元资金,用于对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进行资助。救助以全省11个地市为单位,每个地市选取一个县(市、区),一个县(市、区)选取40多户特困老人。
   举办此次行动的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15年11月,属于公募基金会。基金会秘书长李光烈在启动仪式上详细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资助对象、资助办法及申报程序,表示将努力把“暖心关爱行动”做成一项长期工作,也呼吁各届关心老年公益事业。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专职副主任吴建强在启动仪式上指出:此次救助特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是实施精准扶贫、帮扶特困老年人的一次有益探索,希望将社会公益救助与政府救助有机结合,构建起“政府部门主导,社会组织运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老年人公益救助体系。“暖心关爱行动”已列入2016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截至目前,“暖心关爱行动”工作组已经完成了和顺县、娄烦县等几个县市的入户走访工作,部分地区的特困老人已收到救助金。
    2  110余万元爱心物资帮扶困境儿童
    本报6月14日讯(记者 路丽虹 通讯员 姜莉芳)13日,由省妇联、省妇儿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保护我们的孩子·绿丝带行动”关爱困境儿童捐赠活动在并举行。活动现场,省妇儿发展基金会募集到110余万元爱心物资,用于帮扶我省困境儿童。同时,还有不少爱心人士、志愿者与困境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和关爱。“这是一对来自临县的小兄妹。”活动现场,省妇联相关工作人员指着大屏幕,介绍着一对兄妹的情况。男孩叫凯旋,今年7岁,旁边的女孩是他的妹妹,年仅5岁,是此次“关爱困境儿童”项目的救助对象。因二人的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又要外出打工,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凯旋和妹妹常年被锁在家里。今年5月,妇联工作人员到小凯旋家摸底时,被家中的惨况震惊了,家里唯一能吃的东西就是灶台上的一袋盐,由于没人教导,小凯旋和妹妹话都说不利索。
   了解到凯旋兄妹的困境后,妇联工作人员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救助金,还想法把他们送进了当地的寄宿学校,志愿者们也定期到学校探望小凯旋他们,孩子们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除了妇联组织,不少爱心市民也加入到帮扶困境儿童的队伍中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来自北京京师附小的三年级学生王雨菲捐出自己的3000元压岁钱,与我省的贫困少年小晶云结成了帮扶对子。“像凯旋兄妹这样的‘困境儿童’还有很多,他们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及救助。”省妇儿发展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关爱困境儿童”项目已募集爱心款物价值110余万元,并已资助了首批30名困境儿童,现在正在组织募捐和招募爱心志愿者,以保障孩子日常生活、上学、就医等,这项活动将一直持续下去。据了解,省妇儿发展基金会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开展“关爱困境儿童”系列项目18个,受益人数超过30万人。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