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专栏 » 抗战春秋 » 抗战烽火 »

我的抗战我的情

发布日期:2016-02-04 16:45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抗战胜利已经70个春秋。但有一种记忆,如同人类文明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
  回首是为了正确的认知,缅怀是为了更好的传承。
  今天,我们将记忆的镜头拉回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讲述英勇御敌的抗战故事,是因为时间的河流里沉淀着人类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理;是要让这段不屈抗争的历史,成为山西人民永远不曾忘却的集体记忆,成为当今山西加快富民强省建设步伐的力量源泉。
  那一页历史不容忘却,那一页历史必须铭记,那一页历史将成为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启迪。
 
我的第一场战斗
讲述人 贵州省军区原政委、少将 康虎振
    洪洞县明姜镇土桥沟村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参加革命的起步地。1945年3月的一个晚上,我跑到八路军游击大队驻地报名参军。我第一天穿上军装,第二天就参加了一场战斗。
  那是一个夜晚,连长带着我们赶到洪洞县董南沟村,准备参加次日夜袭日本鬼子运送物资列车的战斗。我们住在老乡家,房东端出了办喜事时才会做的饭——枣儿米、蒸饭面,对我们说:“吃了这些,打鬼子有劲。”
  在这场战斗中,分配给我们的任务是歼灭铁路线上的日伪军。我们连利用夜的黑暗向敌炮楼匍匐前进,接近炮楼后,一听到进攻的信号,数十枚手榴弹立即像雨点般投掷了过去。此时,埋伏在铁路沿线两侧的其他八路军指战员也向敌人发起了猛烈进攻。战斗结束时,光我们就炸毁一个炮楼、歼灭日伪军一个小队、活捉俘虏5名,大部队则缴获了日军运送物资的列车。
  记忆中,仅洪洞县就有3000多名青年参加八路军,其中壮烈殉国者2000余人。这些烈士为了人民今天的美好生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永远都不应忘记他们。
 
毁家纾难 为国为民
讲述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离休干部 牛荫西
    我的父亲牛友兰,1885年出生于兴县蔡家崖村一书香之家。辛亥革命前夕,父亲最早在吕梁山区创办新式国民小学和现代中学,首任兴县中学校长达11年。
  抗日战争开始后,父亲带头捐出全部家产支援八路军敌后抗战。他曾数次捐出大宗粮食为八路军解决给养,所捐布匹、棉花曾为山西新军一个团解决过冬装。一次性捐出2.3万块银元,为创办“兴县农民银行”解决了大部分资金。利用自家商号“复庆永”创办了晋西北纺织工厂,最后无偿交给抗日政府接管。父亲还将蔡家崖5个宅院和一处花园庭院主动提供给晋绥领导机关使用。
  在抗战处于最困难的1942年,我父亲还倡议组成“晋西北士绅参观团”访问延安。参观团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的亲切接见与宴请,走访了延安38个单位。这是整个敌后根据地仅有的一次以党外人士组团的访问延安活动,树立了统一战线的成功范例。
  
一把笛子 薪火相传
讲述人 万荣县庙前村村民 贾智业
    我们村是庙前古渡口的所在地,当年八路军就是从这里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分赴各地展开敌后抗战的。我的爷爷贾存宝当时是一名艄公。
  八路军东渡黄河,急需大批船只。村民们知道八路军是要去前线打鬼子,纷纷主动献出船只。几天功夫,就有1000多名船工、400多只船加入到运送八路军渡河的船队中。爷爷说,为了能多运、快运八路军过河打鬼子,船工们在摆渡的40多天里,起早贪黑,换班吃饭,人停船不停。
  看到船工这么辛苦,一名八路军战士把随身携带的一把笛子送给了我爷爷,留作纪念。爷爷临终时叮嘱我们,一定要好好保存这把笛子。等我们这里建八路军东渡黄河纪念馆的时候,我要把这支笛子捐出,让世世代代都不忘这段历史。
 
感天动地奶娘情
讲述人 晋中市作协副主席、纪实文学《太行奶娘》作者刘有根
  1942年1月,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的妻子郝治平,在辽县(今左权县)桐峪村生下了女儿罗峪田。天上敌机轰炸,地下日军扫荡,他们只好把襁褓中的小峪田寄养给左权上麻田村妇女王巧鱼。
  当时,王巧鱼刚生下来的孩子不幸夭折,奶水充足。她以博大的母爱承诺:“请首长放心,只要我们活着,孩子就能活着;只要我们有一口吃的,孩子就有吃的。”为了全身心地奶好小峪田,王巧鱼请八路军军医给自己注射绝育针。
  小峪田被王巧鱼夫妻视为己出。每次日寇进村扫荡,王巧鱼就背着小峪田上山躲藏。有一次,她背着孩子趁夜躲进深山,手脚并用地爬上了一个山头。等到天明,四处一看,不禁吓出一身冷汗,那山峰陡峭得让她两腿打颤不敢下来。
  八路军总部迁至太行山后,像王巧鱼一样的许许多多妇女,打心底儿觉得把八路军的儿女哺育好就是为抗日做贡献。有的把乳头从亲生骨肉嘴里拔出来,送到八路军后代嘴里;有的在鬼子威逼下忍痛交出自己的孩子,而把八路军的骨肉紧紧抱在怀里……这些淳朴、善良的农家妇女,被人们美誉为伟大的“太行奶娘”。
大型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剧照。
 
青春热血洒沙场 
讲述人太原成成中学校友、北京市公安局离休干部秦杰
    七七事变爆发后,我校400余名师生投笔从戎,主动请缨,组建起一支抗日义勇军,在刘墉如校长的率领下奔赴抗日战场。
  从握“笔杆子”陡然变成握“枪杆子”,但我们从不畏惧艰险,奋力完成使命。1938年8月的一个夜晚,我们奉命从大青山向偏关方向转移。夜黑如墨,大雨滂沱。有些同学跑掉了鞋和遮雨布单,仍奋力疾行。行至一处沟底时,河水已涨至齐腰深,大家不顾危险,争先强渡,一夜间竟行军近70公里。
  都说书生柔弱,但我们在战场上打鬼子一点不比正规八路军差。在转战绥南中,我的哥哥秦赞忠和樊景鸿、赵宏才等几位连排干部,负伤之后仍坚守阵地,率部杀敌,直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在八年抗战中,我校师生将热血洒在了晋西北、大青山,共有200余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山西人民抗战史上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太原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部分战士合影。
 
顶着炮火救战士
讲述人晋中市红军荣军休养院原党总支部书记 高晋文
    1942年,日本鬼子攻占了武乡,我家里被烧了个精光,鬼子还杀死了我的二爷爷。那真是国仇家恨呀!后来我就报名参加了青年抗日救国会,领着乡亲们跟敌人打游击。
  日军占了武乡,把城墙炮台和各种防御工事都弄好后,邀请榆社那边的日军前来参观,咱八路军决定在榆社、武乡交界处打一次伏击战。战斗打响后,部队指战员冒着敌人的机枪扫射冲锋陷阵。我那时候是地方青年抗日救国会主席,领到的任务是带领群众救护伤员。我们抬着担架,豁出命地在战场上搜救伤员,迅速抬着伤员撤下阵地,争分夺秒地做急救处理。这场伏击战打得很漂亮,我们击毙和俘虏了不少鬼子。想到自己为这场战斗取得胜利做出了贡献,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在武乡县王家峪八路军总部,八路军老战士正在给学生讲述抗战故事。

浴血疆场笔为枪
讲述人中国对外翻译公司退休干部万慧芬
  我的丈夫金沙是我党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他1933年在上海参加革命年在上海参加革命,1938年奔赴年奔赴延安,1942年奉调太岳革命根据地任新华社年奉调太岳革命根据地任新华社太岳分社社长、太岳日报总编辑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人民日报社、西藏日报社、机电部等单位工作,1998年病逝,享年82岁。
  日军在百团大战惨败后,疯狂地对太岳根据地进行了多次大扫荡。当时新华社太岳分社仅有一部收发报机用来联系延安新华总社,在转移时由电务人员轮流背着走。到达目的地后,要在15分钟内把天线架设好分钟内把天线架设好,及时与总社取得联系。电务人员夜以继日,轮流值班,把抄收的重要新闻立即送到社领导和编辑手里。有时领导和编辑都守在收发报机旁,倾听党中央声音和新华总社的重要新闻,以尽快印发号外,传播胜利消息。金沙等记者经常在油灯下,在老乡的炕头上,挑灯夜战。
  金沙对我说,在几次反扫荡转移中,记者在采访途中与敌人遭遇的情况屡有发生,太岳日报社的魏奉璋社长和王佩琳同志先后牺牲。即使这样,大家都把生死置之度外。
  1943年冬季反扫荡后年冬季反扫荡后,日军把报社的门窗桌椅都烧光了。报社同志们为了尽快恢复出报,自己动手用高粱秆做窗棂,用谷草打帘子,用河中卵石和石板砌成桌凳办公写稿。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他们把党的声音及时传递给根据地军民,把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情况见诸报端,为抗战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1月,时任新华社太岳分社社长的金沙(中)在太岳区群英会上进行采编工作。
(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