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专栏 » 抗战春秋 » 抗战烽火 »

革命巨子续西峰

发布日期:2016-05-24 17:33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今年5月10日,是续西峰逝世90周年纪念日。他1880年12月24日出生于崞县西社村(今属定襄县宏道镇)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与同村续氏家族投身革命的续范亭、续式甫、续宝峰一起号称“续氏四贤”。
  续西峰一生革命,一生坎坷,虽当时获誉“华北的革命巨子”,但文革中革命功绩被否定,甚至遭受挖坟抄家,连家人都受到迫害。直到改革开放后,历史迷雾廓清,续西峰才逐渐被提起,人们也得以重新认识这位一度被淹没的革命先烈。
 
攻打守卫大同建奇功
  1905年,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正在山西大学堂读书的续西峰随即申请加入,并立即停学回村组建革命队伍。除创办宏道川路学堂外,他还以演社火为名训练青壮年。
    辛亥革命爆发,太原起义成功后,续西峰迅速组织和率领忻代宁公团进军大同,里应外合将清军赶出城外。面对清军反扑,他在敌强我弱、内缺武器、外无援兵的极端困难条件下,率领公团将士和大同民众浴血奋战,创造了守城40天的奇迹。
    这次攻打和守卫大同,公团以3000之众牵制了清军6万之师不得南下,保住了山西起义的整个局势,为山西的辛亥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被孙中山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广济渠利在当时益后世
  1912年春节后,续西峰利用在乡休整时间,组织忻县、定襄、崞县群众,在滹沱河北岸修建了一条上自寺家庄、下至大营、全长66里、受益村庄27个、可浇地6万多亩的广济渠,亩产粮食由原来的不足百斤增加到四五百斤。至今100多年,这条渠依然清水长流,灌溉着两岸的良田,滋润着百姓的生活。同时,续西峰还发动本村群众,拆除了村外的“功德寺”,用其木料、砖石修建了远近闻名的西社村初等小学校。
 
主持北方英豪华山聚义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很快暴露出狰狞面目,阎锡山也紧步其后尘。面对袁、阎的倒行逆施,次年10月,续西峰愤然弃官回乡,以兴办实业为名,谋划“反袁倒阎”。
    1914年春,袁世凯发出逮捕令,幸亏有人通风送信,续西峰才躲过此劫,从保德县渡过黄河进入陕西,先后与革命党人胡景翼、井勿幕、刘守中、郭希仁、杨虎城、岳维峻、孙岳、邓宝珊、董振武、刘霭如、曹俊夫、胡德夫、樊钟秀、刘冠三、高自清等会合。之后,原公团骨干续范亭、弓富魁、张淑琳、续式甫、续延梅、续宝峰、姜如虎、李元亨等也来到华山,史称“华山聚义”。不仅集成一个新的北方政治军事集团,而且成为后来国民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
 
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1916年1月,续西峰统帅“西北护国讨袁军”,十数日内连克荣河、猗氏、临晋、万泉四城。不幸的是,经过虞乡地区时突遭伏敌夜袭,虽奋起迎战,但终因敌众我寡败北。部队被冲散,续范亭误坠农田水井,后又冒险从潼关渡河回到陕西,由此留下肺病和腿疼的病根。
    这以后,续西峰还担任过胡景翼、于右任、邓宝珊等人领导的靖国军总参议,血战过陈树藩。特别是他说服胡景翼改编靖国军主力为陕西陆军第一师,不仅为以后胡部出关,联合冯玉祥、孙岳发动“北京政变”奠定了基础,而且他自己也直接参与策划了“北京政变”。
 
贫病交加英年抱恨而终
  1925年,孙中山不幸逝世,老战友胡景翼在河南患疽暴死,使续西峰悲痛欲绝,肝病复发。他强忍病痛,谋划国民军的进退,因建议未被冯玉祥采纳,不得已只好率旧部续范亭、弓富魁、胡德夫会师石家庄,出冀入晋攻打山西。
    战斗打响后,胡德夫因被阎锡山收买拒不出兵,弓富魁也因骑兵一师隶属二军去打天津,只有续范亭执行了续西峰的进军计划,取广灵下应县,孤军奋战一月余。战事失利,续西峰捶胸顿足,失声痛哭,旧病复发,不得不回到天津养病。
    1926年5月10日,续西峰病情恶化,抱恨而终。他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恨各系军阀连年混战误国害民,也恨自己势单力薄,未能实现革命理想。续西峰去世,没有给家人留下一分钱。两个月后,大儿子震生也忧愤而死,连同上年逝世的母亲和四弟,四具灵柩停放在“寒庐”,幸亏老朋友郭宗道四处活动募捐了一千五百块银元,才由家人与朋友张淑琳、郭宗道扶柩,于当年冬天返回故里。
    1929年初,续西峰在宏道镇西门外的陵墓建成。在4月7日发丧下葬时,国民党元老张继送来如下挽联:

热血洒神州,频年万里奔驰,哀我故人,慷慨激昂刘越石;
丹心存古道,此际一棺归去,哭君身世,凄凉悲壮贾长沙。
(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