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专栏 » 抗战春秋 » 抗战烽火 »

少数民族谱写的抗战壮歌(1)

发布日期:2017-07-17 12:12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李涛
       80年前,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真正实现了全民族抗战!7月6日出版的《解放军报》详细报道了少数民族的抗战壮歌!
  80年前,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真正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改写了中国近代以来因列强入侵而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重新找回了民族自尊与自信,成为中华民族由孱弱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在中国革命史和民族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一、“鬼子遭了殃,出门遇见陈翰章”
  2013年,陈翰章将军的头颅被迎回故乡安葬。资料照片
   自“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武装侵略由东北进而华北,扩至华中、华南,一度波及西南诸省,先后扶植“满洲国”“蒙古军政府”“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等伪政权,竭其所能离间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图实现分裂中国、灭亡中国的阴谋。东北地区各族民众率先组织了诸多抗日团体和形式多样的抗日义勇军,英勇抗击侵略者。1936年2月正式成立的东北抗日联军,除汉族外还有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充分体现了多民族团结抗战的特点。至1937年10月,抗联先后编组了11个军,兵力达两万余人,被日本侵略者视为“满洲国”的“治安之癌”。
  东北地区的满族群众在抗日斗争中奋勇当先。抗联第3至第9军和第11军转战于满族聚居的松花江中下游与牡丹江一带,大批满族群众踊跃参加。其中,师以上领导就有赵尚志、陈翰章、王光宇、张兰生、关化新、伊俊山等。
  陈翰章,1913年生于吉林敦化。“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开展爱国反帝宣传。1932年秋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吉林抗日救国军。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陈翰章率部以镜泊湖为中心,转战于宁安、额穆、延吉、安图、汪清等地区。他足智多谋,屡立战功,威震敌胆,被誉为“镜泊英雄”。
  1938年7月,陈翰章率部袭击宁安北湖头水力发电站,焚毁日军守备队的营房和工程事务所,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解救了大批中国劳工,致使日本侵略者苦心经营的水电站工程陷于瘫痪,被迫停工。
   1939年7月,抗联第2军第4、第5师改编为第1路军第3方面军,陈翰章任方面军指挥。8月下旬,第3方面军准备攻打安图县城。因叛徒告密,守敌加强了防卫。陈翰章决定转攻大沙河镇,以“围城打援”之计,消灭安图和明月沟出援之敌。24日,第3方面军突袭大沙河,歼敌百余人,并将镇内日本洋行货物全部没收。由安图县城开来的日伪军在距大沙河1公里处的南岗遭第2方面军一部阻击,伤亡惨重。午夜,日军宫本“讨伐队”由明月沟开进安图县城。陈翰章判断敌人必将返回,遂在柳树屯东南道路两侧设伏。25日13时许,宫本“讨伐队”百余人乘5辆汽车驶入伏击区域,遭猛烈袭击。除6名敌兵乘1辆汽车逃跑外,余者包括宫本队长在内皆被击毙。9月,陈翰章率部在敦化寒葱岭截击日军“讨伐队”,毙俘日军少将部队长松岛以下百余人。当地群众传颂着:“鬼子遭了殃,出门遇见陈翰章。”
  从1939年秋冬季起,日伪军对抗联第1路军实施更为频繁和残酷的“讨伐”。抗联战士缺衣少食,在摄氏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与敌人搏斗,包括杨靖宇在内的许多官兵在异常惨烈的战斗和饥寒交迫的困境中牺牲了。到1940年底,陈翰章身边只剩下十余人。12月8日,陈翰章转战至镜泊湖南湖头附近小湾沟密营,被日伪军重兵包围,壮烈牺牲,年仅27岁。
  丧心病狂的日军残忍地割下陈翰章的头颅,送往伪满洲国邀功,后被存放于关东军司令部医务课,作为医学标本保存。陈翰章的尸身则被日军运回敦化县游街。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陈翰章的尸身葬在半截河屯的山坡上。解放后,陈翰章的头颅安葬在哈尔滨市烈士陵园。直到2013年,陈翰章诞辰百年之际,他那颗高昂的头颅终于回归故里,身首得以合葬。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