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号角声声李家梁

发布日期:2016-12-07 19:47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贾喜平

“兴县抗战纪念碑亭”连载(二)

号角声声李家梁

贾喜平
    1936年3月31日晚,从陕西天台山下吹起的号角,至今萦绕在晋陕沿黄两岸。一群头戴八角帽的陕北汉子在一位面容清瘦、双目深陷的汉子带领下。从天台山下乘舟强渡,先攻克李家梁,又拿下文章庙。击毙敌连长丁炳青占领罗峪口,又控制黑峪口延黄三十里防线。向南进入临县白文镇与右路红十五军会合,拉开晋西作战的序幕。
李家梁村外的“红二十八军东征渡河纪念碑亭”
刚竣工的碑亭全景
    这位深目高鼻,梳着背头,英俊洒脱,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陕北红军创始人刘志丹。“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是清官,打土豪来分田地,他带上队伍上呀横山,一心为共产……”
    这首流传于晋陕的民歌至今被人们传唱。
    为了纪念红军东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在黄河东岸的李家梁立碑勒石,垂范后世。
石碑“碑记”
    李家梁“红二十八军东征渡河纪念碑”矗立在李家梁村沿黄公路的大路边,枣林掩映,黄河襟带。屏障天台山,遥望晋西北。六角高挑,扬我中华气魄,石碑矗立,彪炳盖世功勋。基金会反哺老区恩惠,大兴县又添壮丽景观。美哉李家梁,壮哉我神州大地。
秋季施工场景一 
秋季施工场景二
    关于一河之隔的天台山,我早七八年时去过。有刘志丹纪念馆,站在碑亭这里可看见刘志丹纪念馆又修起了十几层高的塔楼,不难想象全民免医的神木县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寒风中似乎又回到当年的岁月,陕西自古为秦地,文化积淀深厚,秦人尚武善斗。远的不说,发生在米脂一带的明末李自成起义,泥腿子振臂一呼,成为大明王朝的终结者。刘志丹陕北红军东征入晋,所向披靡,血洒三交。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秦地多勇武激昂之人。谁曾想李家梁的强渡让刘志丹这位民族英雄走上了不归路。打下罗峪口后有好多伤员,但红军缺医少药,河畔牛大业是有名的医生,刘志丹想请来给红军看病,又怕红军走后连累牛先生,只得让人捆来。说明原委,牛先生深表感动。这样一位足智多谋的红军将领。不幸英年早逝,让人扼腕叹息。李家梁碑亭对面的山上至今仍保留白军雕堡。李家梁人聚会在碑亭的周围,背后的枣树零零星星挂着枣子,地里也是。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兴县枣区枣浅伤农,有好多地方不打枣。还有碑亭后黄河滩里走过一拨拨拣玉石的临县人。现在好多年轻人出外打工,为什么不能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集采摘、农家乐、休闲避暑、黄河石加工为一体的农家园。当然软环境己经具备,硬件路、资金及政府的引导也是不可缺少的。
秋季施工场景三
    李家梁红军东征渡河的号角仿佛还在回响,那是推翻旧势力的号角,那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翻身作主的号角。
    今天您来李家梁站在碑亭的大碑下,还隐隐地听到那激昂的、如万马奔腾的、振奋人心的号角......
    是呵,新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样的号角,因为我们仍然在路上。
 
本站编辑: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