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人物 »

李束为:从战士到人民作家

发布日期:2015-04-21 14:55    来源:《吕梁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李束为

  离石凤山李束为纪念碑

  李束为原名束学礼,笔名束为,1918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东平县朱管村一个农民家中。由于家境贫寒,生活拮据,勉强读完小学后,辍学到一家酱油作坊当学徒,饱尝了人间的苦难。偷闲的时候,寻找古典文学作品阅读,开始迷恋文学。1935年,李束为为生活所迫,适逢阎锡山部队在山东招兵,即入伍,离开老家到山西。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束为满怀救国热情,从阎锡山队伍投奔到山西抗日少年先锋队,后转到抗日绝死二纵队,转战在太行山、吕梁山一带,做过战士、班长、排长。 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他被任命为“吕梁剧社”的分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领导剧社的宣传工作,并从此开始了他的文艺生涯。1940年秋,李束为随剧社到了延安集中学习。他考入鲁迅文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深造,用比较充裕的时间集中阅读了大量中外文艺名著,接受了较为系统的文艺理论和戏剧创作知识,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阅读的书籍中,李束为尤其喜欢契诃夫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的风格与特色,深深地影响了李束为一生的创作,他的小说都是中篇和短篇,与此都有很大关系。1942年夏,李束为被分配到八路军120师战斗剧社编辑股工作。1943年1月,李束为调回到晋绥边区文联,参加了文艺工作团,被派往河曲县第三区农会搞减租减息工作。火热的农村斗争生活,激发了李束为的创作欲望,写出了第一篇小说《租佃之间》。他投寄到延安《解放日报》编辑部,很快在1943年 8月3日和4日的文艺副刊上连载发表。这篇近万字的小说,反映了解放区减租减息斗争中,农民与债主之间的激烈斗争,结构严谨,情节紧凑,语言朴实,初步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1956年,前苏联翻译出版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中,就把《租佃之间》作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之一而选入。1944年,李束为被调到《晋绥大众报》社当编辑。这份报纸是一张四开五日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农民。为了办好报纸,身为山东人的李束为下功夫学当地语言,学当地民歌。他搞减租减息工作的河曲是山西有名的民歌之乡,当编辑后也经常去河曲下乡采访。他惊喜地发现,河曲民歌经过凝练的语言,既保持了形象生动和地方韵味,又精练明快和带有节奏感。他的笔记本上记了许多民歌,许多方言土语,并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尝试使用,这就大大缩短了他在语言上与农民的距离。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民间艺术的熏陶,极大地焕发了束为的创作热情,他写作特别顺手,在完成报纸的编辑、采访工作以及许多社会活动之余,四、五年的时间里,写出了一批中短篇小说及秧歌剧,主要有《土地和它的主人》、《拦羊娃》、《苦海余生》、《老婆嘴退租》、《财主请客》、《红契》、《第一次收获》、《卖鸡》、《十年前后》等等。这些作品标志着李束为创作逐渐趋于成熟,是他的第一个丰收期,有些则成为他的代表作,如《红契》和《卖鸡》等。1949年,解放战争迅速扩大战果,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干部们大批南下,接管政权。同李束为在一起的马烽、西戎、孙谦、胡正等人,先后去了北京、东北、四川等地,只留下他在山西做文艺领导工作。参加完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后,他返回山西,担任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的负责人;不久,山西省文联成立,他被选为主席,并兼任党组书记,主持工作达十多年。

  1992年5月,中共山西省委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李束为“人民作家”称号。1994年3月4日,李束为走完了他75年的人生旅途,与世长辞了。遵其生前遗嘱,骨灰撒在了他革命战斗过的地方——吕梁离石的凤山上。为此,山西省文联、吕梁地委、吕梁行署立碑纪念。

  李束为是从一名抗日游击队战士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他生前曾说:“过去我以战士的感受写下了一些东西,今后我还要以战士的感受继续写……。”综观他的人生与创作,他有战士的性格、战士的胸怀、战士的意志,同时,他也有作家的品德、作家的抱负、作家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