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八节的思念(01月24日)
- 新年新风新气象(01月12日)
- 晋绥抗日老前辈牛文夫人晓民为烈士陵园捐树(01月05日)
- 新年贺词(12月29日)
- 贺晓明大姐向一二〇师学校赠送3D《中国地图》(12月28日)
- 岁末迎来晋南的客人(12月26日)
- 120师老战士后代来访(12月15日)
- 共商大计——保护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12月12日)
- 沉痛悼念晋绥抗日老前辈支桂兰阿姨(12月12日)
- 百岁导演严寄洲与120师学校小剧社(11月27日)
穆欣:战斗一生的记者
穆欣
穆欣,原名杜蓬莱,1920年7月11日生于河南省扶沟县下坡村。学生时代的穆欣酷爱写作,1936年春,他在百泉乡村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了新垦文艺社。后因在新垦文艺社主办的《海星》杂志、《向实》周刊上发表散文,宣传抗日救亡,被学校“勒令退学”。
1937年1月,在国难当头之际,穆欣毅然奔赴山西太原参加牺牲救国同盟会主办的军政训练班。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二纵队的指导员、教导员。1938年,穆欣开始任山西省第六区公署教育科长。同年6月7日,穆欣来到晋西南吕梁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创办《战斗报》,并担任主编。同年,参加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940年参与创办《抗战日报》(后改称《晋绥日报》),他担任通讯采访部主任和晋绥边区综合性刊物《人民时代》主编。1946年后,任新华通讯社特派员、解放军第四兵团分社社长、云南分社社长,志愿军第三兵团农宣传部部长兼新华分社社长。至1947年期间,他还担任国际新闻社特派员、晋西北通讯站主任、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延安分会和晋西分会常务理事等职。
在晋绥边区的7年中,穆欣不仅经历了残酷的战争考验和艰苦生活的磨练,而且从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有影响的新闻记者。期间,他以惊人的毅力,在繁重而紧张的战地采访、撰稿、编辑工作之余,还刻苦自学。
长期的革命战争环境的磨练,不仅练就了他敏捷的思维,朴实的笔风,也锻炼了他写作的速度。1946年4月,他曾在1周时间内,写出一本10多万字、全面介绍晋绥解放区诞生、发展和现状的《晋绥解放区鸟瞰》一书。同年5月,他又以惊人的速度,写出了《晋绥解放区的民兵》一书。1947年夏,穆欣调任新华社特派员,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所辖地区活动。1947年7月,穆欣奉新华社总社的命令,筹建豫陕鄂分社,并担任社长,并跟随陈庚兵团行动,负责报道任务。 1949年2月后,主持新华社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分社及国防战士报社、国防出版社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穆欣先后任新华社云南分社社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兼新华社分社社长,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部宣传部长,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新闻教研室主任,《光明日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外文出版局副局长兼《人民画报》社社长、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