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人物 »

机智勇敢的抗日英雄郭世璋

发布日期:2015-07-13 10:10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难之际,吕梁英雄辈出,黄土高原、青纱帐里,打得敌人闻风丧胆,郭世璋就是其中的一位。

  郭世璋是吕梁孝义人,1937年3月参加革命,最初被分配到晋西北海驻支队,不久支队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当时首长看他年幼机灵,就给罗瑞卿主任当了通讯员。每天除给首长打饭、打水、打扫房间外,剩余时间参加军事训练,读书写字。1938年他调到特务连二科工作,1938年1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东渡黄河,他在特务连任副连长,奉军区命令去攻打祁县子洪口炮台,当时战斗非常激烈,战火硝烟迷漫。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阻击,连长号召共产党员冲锋向前,他不顾生命危险跟随连长冲锋陷阵。战士们奋勇杀敌,向敌人炮台冲击。连长身先士卒,带领全连战士扑进敌营,与敌人展开了顽强拼搏,刺刀、大刀相斫声、战士们的喊杀声,交汇在一起,直冲云霄。战斗胜利结束了,他也负伤了,当场将枪支交给通讯员,自己进入森林中,身带重伤摸黑爬行,至天明他找到一家农户,老乡一见我军伤员非常热情,连忙把他扶进屋内,忙用开水洗净伤口,又用马尿包给他止住血,还给他喝了一碗山药蛋、莜面稀粥。第二天用毛驴把他送到襄垣城。连队又把他送往军区医院疗伤。他住院数月,直到伤痊愈才回到连队。战士们见他归队十分高兴,军区领导提拔他为特务连连长。1939年3月,在安泽县打了一次伏击战,缴获了日本人的步枪,歪脖子机枪等一批战利品。打了胜仗以后,队伍扩编成特务团。后来又在沁县打了一仗,又获得了不少枪支弹药。他们连每人一支枪,五颗手榴弹,连级干部每人一支短枪,他们连队有轻、重机枪、迫击炮等重型武器,在这次战斗以后,特务连日益壮大,战斗力稳步提升。1939年秋,郭世璋调到便衣队任队长,开展敌后工作,和顺、昔阳、平定、阳泉、武乡、襄垣、黎城都是他们活动范围。每个地方都有便衣队的人员,共有130多人分散各地。便衣队一边了解敌情,,一边暗中保卫首长安全。朱德、彭德怀、左权、罗瑞卿等首长出行视察,他们走到那里,便衣队跟随数人暗中保护。1940年形势严峻复杂,总部命令他带7名同志到敌占区工作。他们去的是辽县千亩川,是大深山的一个山庄窝铺。白日下山活动,两人一组,晚上回来碰头,将侦察到的敌情,准时向首长汇报。

  有一次,郭世璋带领两个队员进了一个山庄,被敌人发现,敌方便衣跟踪追捕,三人绕过山庄羊肠小道钻入青纱帐,又被敌人发现,他提两把短枪把敌人引开,掩护战友安全脱险,他又在打猎老乡的指引带路下甩掉敌人的跟踪,安全返回居地。

  当时太行山区军民生活艰苦,每天以小米为主,最后粮食短缺,他们到群众家吃派饭,早晨米汤炒面,有时啃谷面粗窝头,中午小米腌萝卜菜。1942年,罗瑞卿主任下令,调郭世璋到特务团供给处任处长,负责解决部队上的油盐和日用品。部队给他三万斤小米作资本,郭世璋自力更生,从当地老百姓手中收购了五百斤花椒,想方设法运到天津,换了八千斤盐,从天津运到辽县、平顺、武乡一带,这一下才解决了部队吃盐问题。1945年8月我军在左权县召开劳模大会,宣布了军区嘉奖令,表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给郭世璋荣记三等功,并把郭世璋办后勤的经验在整个太行山区推广,为更好地解决部队生活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1950年全国解放,郭世璋到太原二分区工作,后又调到榆次接管财粮工作。家一直住榆次市,直到他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