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人物 »

一首军歌牵动的回忆---父亲与一二○师抗战岁月点滴

发布日期:2015-08-13 09:55    来源:《吕梁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贺文玳单人照
人物简介
  贺文玳:(1917——2010年)湖南桑植人。1929——1937年,历任红三军(红二军团)警卫员,班长,排长,副连长,作战参谋;1937——1945年,任八路军120师司令部作战参谋,师首长随从参谋,团作战股长,旅作战科长;1945——1950年,任西北野战军一纵一旅一团参谋长,西北军区干校特科队队长,副大队长;1950-退休,历任四川省检察署专员,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四川省检察院副院长。
  “黄河在奔腾,塞外在狂啸,西北抗战的烽火在燃烧。我们是八路军的120师,我们是人民的武装。高举起解放的旗帜,巩固晋西北,保卫边疆,哪怕热血流遍吕梁山,不让敌人再猖狂……”这是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一首名为《120师进行曲》的曲子。歌词就用钢笔抄写在他当时学文化的笔记本上,这本陪伴父亲经历了战争岁月的笔记本,封面写着:“历史日记之一1937—1943”。从前后文推断,时间大约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之交,那慷慨激昂的曲调,豪情迸发的歌词,将我们的思绪牵回到了抗战的波澜岁月。
  父亲贺文玳,湖南桑植人,1929年参加红军,经历长征。1937年任八路军120师司令部作战参谋,1939年任120师独立一旅715团司令部参谋。红军南征北战的岁月里,条件异常艰难苦,饥饿、疾病、无休止的战斗和行军磨练出了一支顽强勇猛的精锐之师。当抗战的烽火被点燃,正是这支以吃苦著称的部队在西北敌后抗日战场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120师的精神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俭朴、坚韧、作风顽强,既善于打硬仗,也能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整。1939年4月,父亲因为一次战斗负伤,在疗养其间,他在笔记本里记录了当时的战斗和工作,我们今天得以见证当时120师的一些历史细节:1939年4月22日,八路军120师主力从晋西北挺进冀中平原后,在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遭到日军第27师团第3联队吉田第2大队的重点“扫荡”。23日9时,炮声大作,日军向齐会村发起攻击,将120师一个营包围在村子里。猖狂的日寇简直发了疯,他们似乎打定主意要把这村庄从地图上抹掉,把城中的军民捶成肉泥。前线发来的战斗简报令人心惊肉跳:村里的临时医院挨了十几发炮弹,未来得及疏散的重伤员大部分都已遇难,有些摊在着弹点上的伤病员们被炸得血肉横飞。残缺不全的胳膊、腿伴着弹片抛到了大街上,铁栅门的空档上嵌着血肉模糊的人头,街上到处倒卧着尸体,向四处漫延扩张的大火已无人扑灭。但是,120师的战士们面对敌人的残暴和火力上的优势并未有丝毫的动摇,他们采取“小米加步枪”、“且战且守,诱敌深入”的原则,避其锋芒,与日军周旋。使得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敌人竟然无法攻陷一个偏僻村落。恼羞成怒的日寇采取了战争中最下作的进攻手段——使用瓦斯毒气弹。当时父亲是师首长随从参谋,负责在指挥所上的高地当观察员。部队在冀中地区的每次战斗,贺龙师长都命令父亲用他的高倍望远镜观察敌情。而这次,情况的紧急出人意料。当父亲爬上屋顶观察敌情时,突然听到“嘭嘭”几声响,炮弹落在了师部指挥所附近,冒着白烟,风一刮四处弥漫。父亲又是打喷嚏又是流泪。“赶快下去!是毒气弹!”父亲当时冲着首长室这么一喊,提醒战友,保护好指挥官贺龙师长。贺龙师长警觉到情况紧急,正欲上房,冲着父亲高喊:“贺文玳,快下来!快下来!”并一把抓住父亲的手,往指挥部下面拖。霎时间,只听得一声巨响在身后爆炸,指挥部像是被一只巨手从土里掀翻了似的,摇撼不已。父亲躲避不及,从楼梯重重摔下,顿时失去了知觉……当父亲在战地医院的床上醒来时,发现自己负伤的地方已经被包扎好了,但头疼得厉害,心里一阵阵犯恶心,这是中毒的迹象。恍恍惚惚之间,父亲看到医务兵走过来,告诉他说,贺龙师长和他都在战斗中中毒气弹负伤。当时指挥部受到毒气弹轰炸,是一位作战室的警卫员撕下自己被炸烂的军服的一块布料,蘸上茶缸里仅存的半杯水,捂住了贺老总和父亲的口鼻,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着他们。

笔记本封面
  事隔几天,父亲才从他嘴里得知,在那次战斗中,勇敢的警卫员为了救师长和战友们,把自己军服的布料撕下来制成了一个个临时“防毒面具”,却顾不上自己,不幸中毒太深,光荣牺牲了。
  坚守到最后,就是胜利。在扛住了敌人最疯狂的一波进攻之后,120师的其他部队很快开始对围聚在齐会村的日寇进行反包围。23日夜,120师对齐会的吉田大队实施夹击,日军腹背受敌,慌忙向南逃窜。我军则一路穷追猛打日军。25日拂晓,日军大部被歼,其残部被压缩到南留路村西南狭小的张家坟地区。我军本打算于夜间全歼残敌,但到黄昏时,风沙骤起,黄沙弥漫,残余的几十名日军乘机逃脱。这次战斗打了三天三夜,全歼了日军27师团吉田大队700余人,在当时引起了社会极大反响,就连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都发来电报,慰问贺老总的伤情,嘉奖120师的辉煌战绩。
  每次回忆当时的情景,父亲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在那种危急的情况下,贺老总冒着生命危险来找父亲,这是首长对部下的关怀,也是兄长对弟弟的关照,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贺老总甘愿与部署生死与共的情怀。
  这样的感人事迹,在西北抗战时期的120师还有很多很多,可惜,不少原始档案今天已经无从寻找了。我们也只能从过去父辈的讲述和有限的个人资料中,窥探当时工作、行军、战斗细节。从父亲日记的原件来看,他的字迹时而是颤抖的,时而又着笔迅猛、力透纸背,几乎要把纸张戳穿。从那字迹里我能读到太多的艰辛与磨难,却又能读到更多的坚韧、勇敢、顽强和不屈的意志。这是一种属于中国军人的意志,属于120师的品质!毛泽东同志曾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这句话也正是120师勇士们的真实写照。

120师臂章

120师胸章
  在接下来的抗战岁月里,父亲的日记本伴随他一路征战:从二十里铺伏击战到百团大战,乃至西北垦荒、建设抗日敌后根据地的时期,他经常会被这首进行曲带回到那个山河破碎、抗日图存的时代。毛泽东同志在抗战初期就曾指出,在华北,共产党人的敌后游击战是抗战的主体。八路军120师秉承了这一指示,长期在晋西北开展艰苦的游击战争。
  在40年代初期,晋西北的条件异常艰苦。120师的战士经常没有饭吃,大家就只好吃野菜,父亲曾经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如何选摘野菜,怎样煮野菜最好吃,他说的时候轻描淡写,但我们听了却非常心酸。1940年冬日军大扫荡,所到之处烧光、杀光、抢光,非常残酷。有一次部队战略转移,有几天没顾得上吃上一口饭,转移到兴县罗峪口时才有机会休息,贺师长要警卫员到附近村庄买点吃的,但周围村子在日军淫威下已经没剩下什么粮食,只有师长警卫员和周士第警卫员弄回几个糟糠窝窝头,不说吃,一闻就恶心,但每个首长都二话不说一起吃了。都知道120师抗战艰苦,却很少有人知道苦成这个样子。但这些“苦”的历史事实,父亲很少向我们提起,在困难面前,民族自由的大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产生不可思议的人间奇迹。以绝对劣势的装备和人数打赢敌后抗战的120师,就是这奇迹的创造者之一。

《120师进行曲》
  父亲在1941年夏随独一旅来到绥米佳吴清警备区,接359旅负责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直至1945年我军发动反攻作战,日寇投降,中国人民八年鏖战,终于迎来了这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军事科学出版社《第120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抗日战争史》一书高度评价了120师的抗战功绩,称赞他们坚决执行全民抗战的路线,贯彻了“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总方针,最终获得了胜利。
  在赞颂与荣誉的背后,是一段用血与火铸就的历史,它不会因为时过境迁而为人淡忘,反而会因为时间的弥久而显示出金子般的珍贵。在今天,我们回忆这段壮怀激烈的岁月、回忆这首记载于父亲笔记本中被历史封存的进行曲,不仅是为了缅怀,更是为了传承,传承120师的精神,以及塑造这种永恒精神的一张张具体的面庞,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贺南南 贺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