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人物 » 刘少白 »

刘少白传--第一章家乡与童年(一)

发布日期:2016-09-06 12:21    来源:《刘少白传》    作者: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
1.家 乡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出发,流经了无数高山大川,在蒙古高原陡然转折向南,在秦晋之间咆哮而流。山西省西北部兴县的黄河东岸,有个叫黑峪口的小村庄。
    据老人们说,古时候这一带的黄河岸边全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连接秦晋的商道在森林中蜿蜒而行,一路上树木遮天蔽日,尤其是走到山谷沟峪之中,大白天也阴森森的,再加村子背靠的大山,因长年风雨侵蚀长满黑绿色的苔藓而呈黑色,像条黑沟峪,直到黄河岸边的渡口才豁然开朗。这个渡口就被称之为黑峪口。
    黑峪口古时又被称为“黑关”,因为这里是连接陕北、蒙古以及西伯利亚地区的重要通道,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曾多次从这里跨越黄河入侵中原农耕地区。中原历代王朝为抵御强敌入侵,都在这里布兵设防。
    距黑峪口不远的蔡家崖附近有个木兰岗,传说是北朝时期花木兰驻守的防地。在宋代,这里是宋辽两军隔黄河对峙的战场。到了明朝,“正统元年,给事中硃纯请修塞垣。总兵宫谭广言:自龙门至独石及黑峪口五百五十余里,工作甚难,不若益墩台守。乃增赤城等堡烟墩二十二”。(《明史》卷九十一,志第六十七,兵三)
    至今,黑峪口山头上那座历经了五百七十余年风雨斑驳的明代烟墩寨子,仍默默地俯视着山下滚滚的黄河。它告诉后人,这里曾经是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古战场。
黑峪口村今貌
    黑峪口又是秦晋之间、华北与归绥蒙古之间商业往来的重要黄河渡口,南来北往,东进西出,日夜繁忙的水旱码头,使它在明清时代就已成为商贸兴隆的集镇。
    往来这里的河运船只,北可延伸至内蒙的包头、磴口,南可扩展到河南的氾水,并与毗邻各县勾通。据《合河政纪》载:“民国初年,全境每年约获粟十四万石上下,除食用外,可资粜卖者约五千石之余。此余粟出售之处多由黑峪口等处输出……”还有畜产品、红枣、棉麻、木材、中药材等物资,也要靠河运输出,然后购回本地急需的商品。清末民初的黑峪口,有30余姓,300余口人,其中以任、刘两大家族为主。他们家家做生意,大部分是亦商亦农,亦工亦农,店铺字号林立。最大的字号店铺是“景兴厚”、“五贵堂”。后来又发展到“德成生”、“福义全”、“双盛源”、“世德昌”等50余户。经营项目有百货、日杂、药铺、旅馆、饭店。
    这些店铺的掌柜有两类。一类是当地坐商,自已出资,自己经营;另一类是河北武安,河南商丘,山西榆次,陕北榆林的有钱人投资做股东,请黑峪口的人当掌柜。此外,还有宫盐店、当铺、澡堂。还有昔阳人的染房、定襄的铁铺、晋东南的补锅坊,共同构成了黑峪口繁荣昌盛的商业贸易网络。每逢集会,酒楼、商铺、旅店、码头,热闹非凡,生意延续到深夜。次日天还未亮就又重新热闹起来。
    几百年经商的历史让黑峪口人懂得了思谋长远、待人以诚。正是如此的眼光和信念,吸引着各种资源不断汇集而来,使这里成为方圆百里之内昌隆兴盛的商业重镇。
    对于清朝晚期山西的民风社情,当时的山西巡抚刘于义认为是普遍重商轻文,他在奏折中写道:“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而以商贸繁荣著称的黑峪口则不然,早在明清时期,黑峪口口二三百人口中,有文字记载的举人、贡生、庠生、儒学、监生就有近20人,他们大都进入朝廷官场。即使到了山西商帮鼎盛时期的清末民初,黑峪口仍有生员40多人,秀才25人,贡生1人。新中国诞生后,从这里走出来的大学生有100多人,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国家干部有50余人。黑峪口人并没有只盯住钱财,他们也向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境界与自由平等的社会理想。
    这里庙宇甚多,有河神庙、禹王庙、土地庙。大都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清康熙五十七年三月,村民捐资在青龙山修筑了无量寿佛寺庙、关帝庙、文昌楼,兼配以火神庙,财神庙,工程浩大,历经十多年才竣工。每年“三月三”的庙会,则是辐射和影响数百里的一次黄河宗教文化的集中展现。庙会举办三天,起会前,庙会先要举行请水神,迎财神的活动,气氛热烈,场面隆重。众僧穿着红袍、黄袍,打着五颜六色的纸幡、幔帷,护神侍卫高举金瓜、钺斧、伞扇、朝天蹬,几班民间鼓手相随吹奏,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民众熙熙攘攘,拉开盛大庙会的序幕。庙会期,各地商人、游僧,云集古渡。善男信女,求神拜佛。各种戏班,杂耍,更使古渡口显现出勃勃生机。
    兴县山多石多,石山、石岭、石川、石崖,随处可见。村落大都以“石”、“崖”为名。从县城到乡村,民宅十之八,九是用石条镟筑而成的窑洞。黑峪口亦是如此。在那鳞次栉比的窑洞群中,最出名的是谭姓的“三层楼院”,任姓的“旗杆院”(中了举人可以在院门口筑造旗杆斗子,称为旗杆院),刘姓的“十六眼窑院”。
    1883年6月30日,刘少白就出生在“十六眼窑院”。 
   
    (中共山西省委党办公室 编著)
 
本站编辑: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