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八节的思念(01月24日)
- 新年新风新气象(01月12日)
- 晋绥抗日老前辈牛文夫人晓民为烈士陵园捐树(01月05日)
- 新年贺词(12月29日)
- 贺晓明大姐向一二〇师学校赠送3D《中国地图》(12月28日)
- 岁末迎来晋南的客人(12月26日)
- 120师老战士后代来访(12月15日)
- 共商大计——保护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12月12日)
- 沉痛悼念晋绥抗日老前辈支桂兰阿姨(12月12日)
- 百岁导演严寄洲与120师学校小剧社(11月27日)
刘少白传--第一章家乡与童年(三)
发布日期:2016-09-06 16:38 来源:《刘少白传》 作者: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
3.童 年
少白童年时家境尚好,衣食无忧,他又是刘家那一代的第一个男孩,倍受长辈疼爱。长到五六岁时,经常与童伴一道嬉笑玩耍。
冬天,黄河边冰封雪冻。少白和小伙伴们用四根短木棍连接成的一个方框,下面横着的两根木头上顺钉着粗铁丝,做成小滑车。他们坐在上面,手握短钢钎用力一撑,便在冰面上轻快地滑起来。小伙伴们开心之极,尽情欢闹,常常是听到大人们在河塄头焦急的呼喊,才满头大汗提着冰车,很不情愿地被拉扯回家。少白自幼喜欢踢毽子,孩子中他踢得最好。两个铜钱孔上插着一束红绿的鸡毛做成的毽子,在他的脚上竟能不停地跳跃翻飞,异彩纷呈,常常引得周围人拍手叫好。
春天,晋西北常有旋风,民间说是鬼风。每当旋风刮起,小伙伴们喊着“鬼来了”,纷纷抱头躲避。少白却拿着棍棒迎风乱打,说是要“与鬼大战”。旋风过后伙伴们看他不但毫发无损,还一副兴高采烈模样,胆子也就大了起来。对少白自然是佩服得很。
夏天,孩子们的乐园是田野、河边和枣林。他们成群结伙跟在大人们后边下地劳动;结伴捉迷藏,抓蜻蜒蝴蝶,甚至爬上枣树吃青枣儿。秋天,黄河发大水,上游煤矿的煤块常常被山洪冲进黄河,顺流而下,捞河炭便成为这一带黄河两岸社风民俗的一大景观。每到汛期,河边齐腰深的水里就挤满了扑扑腾腾的男男女女,大大小小的煤块在滚滚河水里时隐时现,大家各自忙着用筐篓拦阻打捞。几天下来,人手多的人家竟可以捞到上千斤煤炭,过冬取暖就不发愁了。少白感兴趣的是捞鱼。每年黄河秋汛发洪水时,黄河鲶鱼都会被浑浊的河水冲得迷迷瞪瞪,漂到岸边的回水湾。少白手里拿着箩筐,见水中一晃一晃就知道是鱼来了。这时鱼儿肚皮朝天,漂在水面上,他就用箩筐把鱼框住,慢慢移向岸边把鱼取出。箩筐不能离开水面,否则鱼会因无水而奔跳出去。大人捞炭满载而归,少白和伙伴们则提着一桶桶的鲶鱼,高兴回家。
令少白最难忘的,是秋汛之后的收枣。“秋分果子寒露枣”,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黄河滩上五六百亩枣树都熟透了,绿叶丛中,红红的枣儿露出笑脸。大人们拿着长长的枣杆,妇女孩童提着篮子。男人爬上树使劲摇晃,枣儿雨点般落下。摇得差不多了就用杆子打,大家便忙着在树下拣。拣枣的活儿,时间长了也很累人,开始是猫着腰拣,后来腰酸腿困便蹲下来拣。再后来便坐下来转着圈儿拣,最后干脆爬着拣。而到蹲下拣的时候少白就不愿意了,他蹭蹭几下爬上树,专摘一嘟噜一嘟噜带叶的枣。收工时他能摘上三四篮子。回家后,男人忙着往垴畔上晒晾枣儿,少白提着那些带叶的枣,让曾祖母给他编“枣串串”、“枣囤囤”、“枣巴”。曾祖母编好后,他一串串挂在窑门顶上。
在充满好奇、欢乐的时光中,少白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 编著)
本站编辑:姚文君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