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人物 » 刘少白 »

刘少白传--第五章艰难得岁月(四)

发布日期:2016-09-09 15:58    来源:《刘少白传》    作者: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
 4.为了英特纳雄耐尔的实现
    北平中共地下组织遭破坏后尚未完全恢复,出狱的几个人只能分别找地方临时安身。原道去了安徽会馆,亚雄则在四川会馆和竟雄挤一起住了几天。在原道来四川会馆与亚雄谈工作的时候,竟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姐夫。在竟雄的记忆里,在古城北平金秋的阳光下,姐夫显得尤其沉稳从容,眼镜后面是—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人的时候透出睿智的目光。竟雄从内心为大姐感到高兴,也为自己有这样的姐夫感到自豪。
    几天后,党组织委派原道赴河北南部的磁县巡视工作,风餐露宿,了解和指导兵运及农民运动。亚雄转移到姜榆芝家中住了几天后,和竞雄一道回到山西大同,看望久别的父亲与家人。望着瘦弱憔悴的亚雄,少白痛惜不已。白云轩一家更是张罗着杀老母鸡、买牛羊肉,要给亚雄好好补补身体。
    塞外的初秋,晚上已有几分寒意,皓月当空,父女对坐。经历了这番风雨,少白已深深感受到革命的艰辛与危险,自己已是年近半百的人了,早已做了慷慨赴死的准备。但对于亚雄和原道,少白真心希望他们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亚雄明白父亲的心思,几次把话岔开。少白默然,一个劲地抽烟,烟蒂和火柴杆不觉已堆满小半个烟灰缸。
    11月初,原道和亚雄由北平回到上海,被中共临时中央派到中共江苏省委工作。原道任江苏省委常委兼上海革命工会党团书记,亚雄负责妇女运动。此时的上海政治形势,比原道、亚雄两年前离开时更加凶险。由于中共中央两任领导人顾顺章、向忠发先后被捕叛变,中共在上海、江苏地区的组织连续遭受破坏,许多中共党员、进步人士惨遭杀害。深为原道、亚雄敬佩的中共领导人恽代英被捕后英勇就义。重返一片白色恐怖的上海将面临怎样的险境,两人心里都很清楚,而且做好了最坏的思想准备。
2003年4月,年近90的马宾参加陈原道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活动
    1932年底,在日益严酷的白色恐怖下,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博古、张闻天、陈云等被迫从上海撤离,中共中央迁往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上海的革命斗争由江苏省委领导。刚刚到达上海、责工人运动的陈原道临危受命。身处险境、面对极其复杂尖锐局面的陈原道,完全不顾个人安危。他日夜奔波,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1933年1月,胡愈之主编的上海《东方杂志》发表了100多位读者谈“新年的梦想”。这些读者不但有大学教授、作家、医生、编辑、实业家、银行家,甚至还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政府官员。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在国民党大肆剿共的政治氛围下,绝大多数读者依然把实现业家、银行家,甚至还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政府官员。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在国民党大肆剿共的政治氛围下,绝大多数读者依然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大同世界”作为自己的梦想。《东方杂志》记录下了这样的历史事实:在当时,实现社会主义并非只是共产党一党的政治理想,也是中国各阶层进步人士的共同向往。然而鲁迅指出:许多人梦想着将来的好社会,各尽所能呀,大同世界呀。而很少有人梦见建设这样社会以前的阶级斗争,白色恐怖,轰炸,虐杀,鼻子里灌辣椒水,电刑……倘不梦见这些,好社会是不会来的。共产党人与那些只是梦想的人们所不同的是,他们为了好社会的到来,勇于奋斗,勇于牺牲,于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轰炸,虐杀,鼻子里灌辣椒水,电刑。他们是当时中国社会最先进、最英勇的一批人。
    陈原道、刘亚雄和他们的战友们,就是这样的共产党人。
    1933年1月7日,上海失业工人举行反失业游行示威,游行总指挥李兰平被捕叛变,供出了党在上海市唐山路颐乐里十六号的秘密联络点。特务设伏其间,前来布置工作的陈原道再次被捕,随即被解往南京宪兵司令部的监狱关押。不久,他的真实身份被叛徒李兰平当面指认,国民党特务机构喜出望外,在上海《时报》发表消息说“捕获了共产党重要人物”。
    国民党特务机构知道陈原道与博古、张闻天等中共领导—一同留学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是中共领导层中颇具影响的人物之一。因此一开始他们也像对付顾顺章、向忠发那样对陈原道威胁恫吓、严刑逼供,没想到这一套对陈原道根本不起作用。后来他们又寄希望于对陈原道进行诱降,以国民党中央党部的名义送来精美食品;一些曾在中共担任过重要工作的叛徒先后拜访,苦心劝降。但陈原道正气凛然,把叛徒们质问得面红耳赤。
    最后,国民党中央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和中华复兴社(即蓝衣社)的创立者之一康泽亲自出马,以“与老同学会面”的名义宴请陈原道。康泽作为国民党选派的干部与陈原道同时期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曾彼此相识。但康泽从来没有认同过马克思主义。因此,即使在中共合作时期的中山大学,陈原道也与他们这样的人保持着距离。康泽回国后,建议蒋介石批准成立了“南昌行营别动队’的特务组织,康泽任少将总队长,成为臭名昭著的国民党大特务头子。这样的人居然要和陈原道攀老同学关系,令原道既鄙视,又好笑,自然对康泽不屑一顾。
    国民党特务机关终于明白陈原道属于中共党内坚持信仰、宁死不的那一类人,随即将陈原道列入处决名单。
    在国民党的软硬兼施均告失败后,原道很清楚等待着他的是什么。
    感到时间已经无多的陈原道,为了让活着的人们认清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本质、将斗争继续下去,挥笔编写并在狱中出演了一部小剧《审判蒋介石》。原道自己担任主审法官,他以精炼有力措辞、铿锵激昂的语调,历数了蒋介石实行专制独裁,对外卖国、对内镇压人民的条条罪状,宣告国民党独裁统治必将受到人民和历史的审判。
    国民党南京宪兵司令部监狱中一片肃杀之气。每隔几天就有一批政治犯被提出去枪杀。因此,难友们头一天晚上只要听到走廊外看守所长皮鞋的咔咔声,就知道是来核对名单,第二天又会有人被杀害。每到这时,陈原道等“中共要犯”都整理好个人的衣物用品,将零用钱交给旁边的难友,然后和衣而卧,时刻准备着第二天清晨英勇就义。
    但在白天,陈原道一如往常带领难友们在号子里坚持学习,锻炼身体。
    与原道同盖一床被子的狱友马宾,当时只有十七八岁,在街头宣传抵制日货被捕,对革命并不完全理解。对这样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学生,原道像兄长一样,帮助他机智地对付敌人的审问。一天,马宾悄悄问原道什么是剩余价值。原道望着他笑了笑,说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时间给你讲完。当天晚上,原道在被窝里凑到马宾耳边,低声给他讲什么是剩余价值,什么是剥削,什么阶级斗争,接连讲了几个晚上。最后,原道说这就是马克思主义。
    在阴冷潮湿、充满霉烂气味的牢房里,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伴随着原道温暖的气息,传递给了年轻的马宾。
    出狱后马宾毅然找到了共产党。后来,他担任了新四军政治部编译组组长、四军军部军法处科长、中共射阳县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派往陈原道曾经留学的苏联学习冶金,回国后成为鞍山钢铁公司总经理、国家冶金部副部长。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原道回顾了自己短暂而充满理想追求的一生。从幼年刻苦求学时家乡的青山绿水,到风起云涌的五四运动;从与恽代英深夜的促膝交谈,到莫斯科红场上镰刀斧头红旗;从河南兵运农运的马嘶风啸,到平津上海与亚雄并肩的日日夜夜……在国家与民族苦难深重之际,自己始终与被压迫的人民站在一起,以解救劳苦大众为己任。自己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这个世界只要还有被剥削被压迫的民众,还有不公平不正义,就会有人把自己献身的事业继续下去。只要人民永存,事业便永存。
    为此,他死而无憾。
    每逢想到这里,他都不禁用俄语低声哼唱起《国际歌》、《同志们勇敢地前进》、《伏尔加船夫歌》……周围跟他学会唱俄语歌曲的难友,也都随着他的节拍哼了起来。浑厚低沉的歌声穿过阴暗的牢笼,飞向蓝天白云,在明媚的阳光下回荡。
    1933年4月10日清晨,国民党宪兵又来到牢房,第一个就叫到陈原道。早有准备的原道站起身来,从容地将褶皱的衣衫抻平。唯一像样一点的衣服,是他被捕前扮作商人穿的缎面长衫,几天前就已叠得整整齐齐,他双手托着交给旁边难友说:“我用不上了,留个纪念吧。”难友们围过来争着跟他握手,哽咽无言,有的甚至失声痛哭。陈原道走到牢门口又回过身来,一个一个把难友们再看了一遍,大声说道:“难友们,永别了。我们就要走上刑场。望大家保重身体,坚持下去。人民翻身做主的时代一定会到来,我们的血绝不会白流……”走出牢房,原道带头高呼“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并高声唱起《国际歌》。
    押送的汽车已走的很远了,但“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歌声,依然在难友心中激荡。
    江南又一个美丽春天到来的时候,陈原道等18位革命志士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永远长眠在青草依依的翠岗之间。
雨花台陈原道就义处
    陈原道牺牲时,距31岁的生日,还差11天。
    陈原道的牺牲,使中共党组织遭受了又一严重损失。但陈原道为人类美好理想英勇献身的精神鼓舞了更多的人。在1934年1月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开幕词中特别提议,为在敌人的枪弹下屠刀下光荣牺牲的黄公略、赵博生、韦拔群、恽代英、蔡和森、邓中夏、陈原道等同志衷。代表们全体起立,庄严肃穆地静默三分钟,向先烈表达了最崇高的哀悼和敬仰。
    亚雄得知原道牺牲的消息,是1933年4月底。一份由陈原道同牢房的难友曹瑛写的秘信,通过刚出狱的青年马宾带出,辗转到上海的刘亚雄手中。当她看到陈原道已经“为革命牺牲生”时,顿觉五雷顶,悲愤难当,热泪如泉而涌。
    此时,亚雄已有身孕。她曾和原道约定,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下,为了革命工作暂时不要孩子。然而此时,亚雄腹中是原道留在世上唯一的骨肉,他既是原道和自己的希望,也是革命的希望。无论如何,也要让孩子来到世上,长大成人,替原道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
 
    (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 编著)
 
本站编辑: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