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八节的思念(01月24日)
- 新年新风新气象(01月12日)
- 晋绥抗日老前辈牛文夫人晓民为烈士陵园捐树(01月05日)
- 新年贺词(12月29日)
- 贺晓明大姐向一二〇师学校赠送3D《中国地图》(12月28日)
- 岁末迎来晋南的客人(12月26日)
- 120师老战士后代来访(12月15日)
- 共商大计——保护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12月12日)
- 沉痛悼念晋绥抗日老前辈支桂兰阿姨(12月12日)
- 百岁导演严寄洲与120师学校小剧社(11月27日)
民族脊梁英雄—“优秀代表”蒋筑英
发布日期:2016-07-11 11:0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杨文全、谢磊
作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原研究室代理主任,蒋筑英曾为新中国填补了光学设计评价领域的科学实践空白。今天,新时代的“蒋筑英们”拓展其研究成果给航天器“擦亮眼”,继承他刻苦钻研、任劳任怨的精神品格,为祖国的科研事业默默奉献着。
蒋筑英1962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随后考取了我国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先生的研究生。1965年,27岁的蒋筑英毕业后在长春光机所致力于光学研究工作。当时,我国光学镜头的像质评价领域还几乎是一片空白,“评价镜头质量只能通过观察成像质量等主观方法,拍摄角度或景物都可能影响成像,这种方法很不客观。”长春光机所国家光学机械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韩冰说。
1965年,蒋筑英带领研究小组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1975年,我国进口了一批玛米亚相机和大型轮廓投影仪镜头,蒋筑英团队通过测量装置找到洋货镜头质量上的严重问题——象散、中心彗差、雾状霉点等,并一一拍成照片,交给商检局去交涉。外商在看到详细的检查报告后,连称“中国人有内行”。蒋筑英不仅为国家避免了十几万元的经济损失,而且还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荣誉。
对待工作是严谨的内行,对待同事如“春天般的温暖”。原长春光机所四室高级工程师冯秀恒回忆说,蒋筑英掌握英、德、法、俄、日5门外语,翻译了大量外文资料,遇到对别人有用的资料,他常常译好誊写清楚后送给相关课题的同志;他曾帮助同事一遍一遍修改论文,可发表时却不让提他的名字;他和别人共同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受到光学界的重视,被邀请出席学术报告时,他让与他合作的同志去,把荣誉让给别人。
1982年6月12日,蒋筑英赴成都验收X射线天文望远镜空间模拟装置时,由于工作劳累,致使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6月15日在成都逝世,终年43岁。聂荣臻元帅为其题词“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当噩耗传至长春光机所时,大家都感到震惊和悲恸。“即使是他生命的最后四天里,他还装好了实验室窗帘的挂钩,抹好了办公室门前破损的路面,帮助同事家修理下水道,又忍着腹痛代替一位家有急事的同事出差。” 冯秀恒说,蒋筑英去世十年后,他的事迹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使他的事迹影响了更多的人。
生于1981年的韩冰说,凡是出生在长春市的“80后”,几乎没有人不熟悉蒋筑英的事迹。“我就是小学看了好几遍他的电影之后,才下决心在大学报考光学专业的。”韩冰说:“他在科学研究中勇于探索、刻苦钻研、任劳任怨的进取精神和淡泊、坦荡的高尚人格,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伴随电子学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光学及光电成像设备也在飞速发展。蒋筑英生前所在的机构大部分职能现已并入韩冰所在的质检中心,他的光学传递函数学科成果已经广泛运用在航空航天、地面测控等各类光电成像设备的评价中: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天宫一号、吉林一号到即将发射的碳卫星,每个光机所研制的航天光电成像设备都经过了严格测试。
贴近生产、服务民生,在风风火火的科研事业中,韩冰说他和他的同事们如今都真切地感受到了蒋筑英的执着和幸福。随着不久前“科技三会”顺利召开,他们认为科技界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新时代的“蒋筑英们”将沿着前辈的足迹再出发,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
蒋筑英1962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随后考取了我国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先生的研究生。1965年,27岁的蒋筑英毕业后在长春光机所致力于光学研究工作。当时,我国光学镜头的像质评价领域还几乎是一片空白,“评价镜头质量只能通过观察成像质量等主观方法,拍摄角度或景物都可能影响成像,这种方法很不客观。”长春光机所国家光学机械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韩冰说。
1965年,蒋筑英带领研究小组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1975年,我国进口了一批玛米亚相机和大型轮廓投影仪镜头,蒋筑英团队通过测量装置找到洋货镜头质量上的严重问题——象散、中心彗差、雾状霉点等,并一一拍成照片,交给商检局去交涉。外商在看到详细的检查报告后,连称“中国人有内行”。蒋筑英不仅为国家避免了十几万元的经济损失,而且还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荣誉。
对待工作是严谨的内行,对待同事如“春天般的温暖”。原长春光机所四室高级工程师冯秀恒回忆说,蒋筑英掌握英、德、法、俄、日5门外语,翻译了大量外文资料,遇到对别人有用的资料,他常常译好誊写清楚后送给相关课题的同志;他曾帮助同事一遍一遍修改论文,可发表时却不让提他的名字;他和别人共同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受到光学界的重视,被邀请出席学术报告时,他让与他合作的同志去,把荣誉让给别人。
1982年6月12日,蒋筑英赴成都验收X射线天文望远镜空间模拟装置时,由于工作劳累,致使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6月15日在成都逝世,终年43岁。聂荣臻元帅为其题词“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当噩耗传至长春光机所时,大家都感到震惊和悲恸。“即使是他生命的最后四天里,他还装好了实验室窗帘的挂钩,抹好了办公室门前破损的路面,帮助同事家修理下水道,又忍着腹痛代替一位家有急事的同事出差。” 冯秀恒说,蒋筑英去世十年后,他的事迹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使他的事迹影响了更多的人。
生于1981年的韩冰说,凡是出生在长春市的“80后”,几乎没有人不熟悉蒋筑英的事迹。“我就是小学看了好几遍他的电影之后,才下决心在大学报考光学专业的。”韩冰说:“他在科学研究中勇于探索、刻苦钻研、任劳任怨的进取精神和淡泊、坦荡的高尚人格,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伴随电子学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光学及光电成像设备也在飞速发展。蒋筑英生前所在的机构大部分职能现已并入韩冰所在的质检中心,他的光学传递函数学科成果已经广泛运用在航空航天、地面测控等各类光电成像设备的评价中: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天宫一号、吉林一号到即将发射的碳卫星,每个光机所研制的航天光电成像设备都经过了严格测试。
贴近生产、服务民生,在风风火火的科研事业中,韩冰说他和他的同事们如今都真切地感受到了蒋筑英的执着和幸福。随着不久前“科技三会”顺利召开,他们认为科技界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新时代的“蒋筑英们”将沿着前辈的足迹再出发,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
本站编辑:姚文君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