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民族脊梁—“敦煌女儿”樊锦诗

发布日期:2016-07-14 16: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常雪梅、杨丽娜

 

樊锦诗(右)在2008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敦煌艺术大展上为来宾做介绍。
    日前,结束了3个多小时的讲座,78岁的樊锦诗和数十位北京大学学生在敦煌研究院前合影留念,日光灼烫依然。
    “你们才十八九岁吧?我刚到莫高窟那会儿,24岁了,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小啊!”忆起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平日看似严肃的樊锦诗,眼神里涌出许多温柔。
    1962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学生樊锦诗第一次来大漠之边的敦煌莫高窟实习。“看一个窟就说好啊,再看一个还是好啊。说不出来到底有多大的价值,但就是震撼激动。”
    此后的50余年,她与莫高窟相生相融,再也分不开。2015年3月从敦煌研究院院长一职卸任后,她没有返回故里上海,而是留在了敦煌。讲座、研究、学术会议……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开始我也没想在敦煌呆一辈子,可能是命中注定吧,就得呆着。呆得越久,越觉得莫高窟了不起,是非凡的宝藏。”樊锦诗说。
    1998年,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一个尤为迫切的命题摆在她面前:在自然环境破坏、洞窟本体老化与游客蜂拥而至的三重威胁下,如何让这些存留千年的脆弱艺术瑰宝“活”得更久?
    一个大胆的构想在樊锦诗心中渐渐清晰起来——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2008年底,莫高窟保护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综合性保护工程开始实施。2014年8月,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运行。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布。
    对于自己的付出与努力,樊锦诗表示,自己是“接了一次接力棒,做了一个过程”,遗产保护仍需一代代人推动发展。认为自己离开院长职位后,“要做点自己该做的事了”。
    她说的“该做的事”,是指规模达到100卷的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编撰工作。
    “到了我这个年龄,就会感觉到,人生其实很短。国家培养你,你就要为社会做点事情。大家伙都努力做点事情,社会才会进步,自己也算没白来世上一趟。”樊锦诗说。
 
本站编辑: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