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八节的思念(01月24日)
- 新年新风新气象(01月12日)
- 晋绥抗日老前辈牛文夫人晓民为烈士陵园捐树(01月05日)
- 新年贺词(12月29日)
- 贺晓明大姐向一二〇师学校赠送3D《中国地图》(12月28日)
- 岁末迎来晋南的客人(12月26日)
- 120师老战士后代来访(12月15日)
- 共商大计——保护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12月12日)
- 沉痛悼念晋绥抗日老前辈支桂兰阿姨(12月12日)
- 百岁导演严寄洲与120师学校小剧社(11月27日)
邓小平与莫斯科中山大学
发布日期:2016-07-22 10: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姜萍萍、杨丽娜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对其影响最大的“洋学府”恐怕要数莫斯科中山大学了。这所冠以孙中山之名的异国学校在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聚集了一大批中国青年精英,从这里走出的骄子包括邓小平、董必武、林伯渠等,他们日后成为中共早期领导人,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山大学成立于1925年10月。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苏联政府为继续其援助中国革命的政策,决定在莫斯科兴办以孙中山命名的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在莫斯科距克里姆林宫西南方向步行10多分钟的地方,就是当年中山大学的旧址——沃尔洪卡街16号。这里曾经是莫斯科最古老的一所中学——莫斯科省立第一文科中学的所在地,后来成为中山大学的校园。如今,这栋大楼已摘掉16号的门牌,为一间公司所有。
1926年1月7日,邓小平和傅钟、李卓然、邓绍圣等十几人乘火车离开法国,途经德国、波兰,于1月中旬到达莫斯科。
短暂调整之后,以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多佐罗夫为俄文名的邓小平马上投入到丰富紧张的学习中。在风景秀美的中山大学,他开始学习俄语、马克思主义史学、东西方革命运动史、军事事务等课程,学期设置为2年,每周上6天课,每天8个小时。
邓小平在入学伊始便对接受共产主义教育抱有坚定的信念。他在入学履历中写道:“我过去在西欧工作时,每每感觉到能力的不足。因此我便早有来俄学习的决心。”“能留俄一天,我便要努力研究一天,务必使自己对共产主义有一个相当的认识。”“我来莫斯科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从此以后,我愿意绝对地受党训练,听党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而奋斗。”
在中山大学的学习过程中,理论学习占大部分,而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对于理论学习起到重要作用。邓小平在和不同派别、不同思想、不同国家的学员交流时,自身的理论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对未来中国革命的发展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形势急剧变化。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打响,第一次国共合作拉开大幕。此时在莫斯科的冯玉祥急切地回国参加到战争中,共产国际为他委派救援组以支援他的部队,邓小平同志名列其中,其短暂的中山大学之行就此画上了句号。
(新华社莫斯科6月29日电 记者温馨)
本站编辑:姚文君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