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民俗 »

乡村事筵(上)

发布日期:2016-03-07 11:32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在晋源地区,老百姓把办大事、摆宴席招待亲朋,俗称“做事筵”或“办事筵”。婚嫁之事筵,俗称“红事筵”。丧葬之事筵,俗称“白事筵”。村民们前往帮忙、赴宴,则叫“上事筵”。旧时,由于事筵上待人的范围窄,一个人一年上事筵的机会屈指可数,孩子们视上事筵如期盼过大年一般。如今,随着办事筵项目的逐渐增多和待人范围的日益扩大,上事筵成了很频繁的事情。无论事筵如何演变,办事筵对于一个人、一个家来说,仍是一件不可掉以轻心的大事。而依附于事筵上的浓浓乡俗,也从未走远。
 
事筵上的人
    办事筵如同唱大戏,要的就是个红火,热闹。办事筵的人如同台上的演员,尽心尽力地将自己完美的一面呈献给大家,上事筵的人则如同台下的观众,除了尽情的享受之外,必要时还得喝个彩,叫个好,免不了还得买张票。熙熙攘攘之间,一个事筵就开场了。
    事筵上“戳发”的人晋源地区,将邻里乡亲办事情互相帮忙称作“戳发”(cuɑ fɑ) 。“戳发”的盛况,尤其体现在办事筵上。早些年,村民们红白事筵,都选择在家中办理。红事筵的前两日,“戳发”的乡邻会主动上门,搭棚、打火、借家具、贴对联、扎彩、买菜、剥葱捣蒜、和泥捣炭……凡事筵上的活,除少数提前有安排外,其余人员都会根据情况自己找事情做。对于主人家来说,则是人越多越高兴,会忙不迭地打招呼,端茶递水,生怕招待不周。往往500人的事筵,前一日就有300人吃饭,哄哄吵吵之中,体现的是一种浓浓的乡情。到办事的正日子时,为了避免乱中出错,事筵上的总管会和主家商量,以事定人,将“戳发”的人员固定下来并张榜公布。如果是老人去世的白事筵,则需“戳发”5天至7天,时间拖得更长。 
    在晋源,事筵上安排“戳发”人的名单,叫“执事单”。红事筵的“执事单”,大体为:总管、礼房、大伙房、二伙房、看席、端盘、洗碗、杂使。白事筵的“执事单”还要多出迎亲、灵前、端遥祭盘、抬材等几项来。在“戳发”的人员中,总管至关重要。因为事筵上的大小事务,主家届时很少顾及,均托靠总管来办理。总管不仅要通晓人情事理,懂得风俗习惯,还要通盘掌握,指挥得当,一般由村内或族内有一定威望的人担任。礼房的人选也很重要,这几个人,必须要精通事筵上的全套礼数。旧日,上事筵的人对这些礼节十分看重,若安排稍有不慎,很可能闹出大的麻烦来。因此,礼房先生在精通的基础上还要精心,如果说总管是事筵上的总指挥,那礼房先生就是总参谋。
    在晋源区的事筵上,其他“戳发”人的职责大体如下:大伙房,主要负责午餐的炒盘和碗菜,有厨师(俗称大师傅)和帮厨之别。二伙房,主要负责早餐和午餐的冷盘与面食。看席(也叫执席),主要负责下菜。捧盘,负责端饭盘上菜,大多由腿脚利落的年轻人担当。这些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办事筵由专业厨师承包或选饭店承办的逐渐增多。虽然事筵上真正需要“戳发”的事情越来越少,但体现浓浓乡情的“戳发”,仍在延续,仍在传承。
    上事筵的人旧日上事筵的人大致为三部分:一为亲戚、二为族人、三为邻里。近些年,晋源地区上事筵的人员范围逐渐扩展。族人已不太讲究“五服”,只要是一姓本家一般均告,而邻里更无一定之规。除上述人员外,同学已成事筵上的一个主要群体,有新人的同学,新人父母的同学,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等同学。另外同事、朋友、战友……甚至凡能沾到点边的交往者,也会出现在事筵上。
    在晋源地区,事筵上有部分亲戚会受到主家和办事人员的特殊款待。红事筵上,把他们称“上司”,白事筵上,则称“人主”。
    “上司”的称呼出现在亲戚交往中,显得比较奇怪,它本是旧时下级官吏对上级官吏的一种称呼,是官场用语。据考证,它的由来缘自明代的军屯制度。在旧太原县,有九营十八寨一说,足见军屯相当普遍。当时,屯军多贫苦,只好娶卫所军官(即“上司”)家的“丫头蛮女”为妻。名分所碍,只能将岳父家称为“上司”家。后军屯制虽亡,这一称呼却在民间流传下来。红事筵上所称上司,现在特指结婚男女的舅舅、姨姨。旧时,婚礼要在天地堂举行,叩拜亲朋时要由礼房先生按序呼叫,必须先叩舅舅、妗子,再叩姨父、姨姨,然后才能呼叫姑姑及其他亲戚。安席时,第一桌的上席必须先安排舅舅。这一顺序绝对不能出错。而旧时讲究男女分席,一桌只能安排一个“上司”,如果事筵规模较小,如上司家七大舅八大姨人数多时,主家和总管必得向上司家多说好话,求得谅解,才可将“上司”安在副席的位置。在晋源,还有“老上司”和“小上司”的说法。在婚事当日,只是新人母亲的娘家人,才会受到高规格的款待。新人奶奶的娘家人,晋源称“老上司”,虽也是上司,却要退居二位。但席位足够时,尽管靠后,也要给“老上司”安排上席。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不安排副席,即“‘老上司’不陪‘小上司’。”还有,旧时办喜事,一般新人的姥爷和姥娘都不会去,否则会给主家和总管帯来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在晋源,还讲究“姥爷不夺舅舅的席”,当日必须由舅 舅坐第一桌上席,这是因为姥爷已享有过这样的款待了。 
    白事筵上的“人主”称呼比较好理解,他们应当是为丧者作主的人。在晋源,“人主”分“正人主”和“偏人主”,其实与红事筵上的“小上司”和“老上司”大体一致。如果去世的是女性,则该女性的娘家人,即孝子的舅舅、姨姨为“正人主”,而该女性丈夫的舅舅、姨姨为“偏人主”。如果去世的是男性,人主的正偏要调个个儿。“人主”在白事筵上享有相当高的礼遇。如报丧时,其他亲戚派个族人上门即可,“人主”家则须孝子亲自出面。又如死者亡故后第三天下午由亲朋及族邻上门吊唁,叫“烧三”。这一天,其他人不论远近,均自备交通工具,而“人主”则必须由主家派车接送(旧时是马车,现在是汽车)。其他人上门,有人接待即可,“人主”家上门,孝子(女)等必须全部跪道迎接。其他人的孝衣由总管安排,“人主”的孝衣必须由孝子用托盘顶到头上,跪地奉上。到出殡那天,祭奠、排序等也须处处将“人主”放在头前,特别是掩棺前,必须由“人主”在侧并放话才可进行。 
    上述种种事筵上对“上司”和“人主”即女性娘家人的抬举和尊重,体现着民间对旧时男权社会中妇女地位低下的一种救济和补偿。近年来,尽管作为一种习俗,关于“上司”和“人主”的一些说法仍在民间延续着,但已越来越多地趋于一种形式,一种过场,逐渐淡化了。
 
事筵上的“礼” 
    中国,有丰富而悠久的“礼”文化。这个“礼”,往大说,是礼节、礼仪、礼俗,几乎涵盖了人际交往的所有方面。往小说,则指礼金、礼物、礼品,是金钱、物质在人际交往中的体现。在晋源地区,事筵上的礼,也有众多的讲究和说法。 
    礼盒在晋源区的红事筵上,娶亲的队伍和送亲的队伍中,都会有一个专职提礼盒的小孩。娶亲礼盒内,早期放有“投门帖”,解放后取消。其他物品各村小有差别,但大体均延旧习。一是新媳妇所需物件,如红布裤带(缝成筒状,内可装物)、铜刀铜镜(系于红裤带上,辟邪用)、富贵钱(早期4元、8元,装于红裤带内,婚后过100天方可取用)、岁数钱(先为铜钱,现为硬币,其数为新娘虚岁数加二,供新娘下轿时抛撒)、开脸线、开脸蛋(五色线各一条,染红的熟鸡蛋四个,供新娘开脸用),另还有头花、胸花、茶色眼镜等。二是专给新娘母亲准备的奶抱赠,旧日为较讲究点的一身衣料,现大多为现金。若新娘有奶奶,则要另备一份抱孙赠。第三部分为酬谢女方帮忙人的红包。如开脸钱、梳妆钱、戴花钱、茶水钱、下饭钱等(原来为2元、4元,现在增加到20元或40元)。另外还有一包总犒钱,意在犒劳女方总管和礼房,望有不周之处多多包涵。还有喜烟两盒,喜糖一包,作为打点礼房先生和总管之用。
    送亲礼盒内,原来所放帖式有“叨谢帖”“送亲帖”等,现基本不用。其他物品,一为寓意吉祥的,如铜铁各一块,即父母希望女儿结婚后的基业做到铜绑铁底。谷根一束,老辈人都说谷子有探海之根,寓意女儿成家后要深深扎根在婆家。豇豆一撮,日子过得比人强;用两酒盅对扣,里面放少许蜂蜜,再用红纸条搭成十字封好,另加一束艾草,表示恩恩爱爱、甜甜蜜蜜。筷子、葱、辣椒、长寿面、盐,是让小两口在睡觉前喝和气拌汤用,意喻和和美美,有滋有味。枣、核桃以示早生子。此外,还有最重要的“妆奁礼单”,现统称为彩单。彩单为两部分,一部分封皮上写着“完璧归赵”,意为用男方彩礼钱所购之物,如首饰、衣物等;另一部分叫“锦上添花”,是女方的陪嫁。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日婚礼结束后,礼房先生会约新郎母亲在喜房内与新娘依照彩单所列,一一核对物品。届时,会有不少好事的女人们前来围观、品评,现在人们已无此兴趣。送亲的礼盒内,同样也有烟、糖馈赠男方礼房、总管。(上)
(本章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