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民俗 » 民间艺术 »

伞头秧歌

发布日期:2016-02-15 11:51    来源:游易天下中国旅游网    作者:晋绥基金会
     伞头秧歌,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队秧歌,人数不等多者一、二百,少则三五十人。各个一班秧歌包括四方面的成员: 一是仪仗队。包括一对大红灯笼、门旗和彩旗若干面, 旗上标明“谋某秧歌队”。 二是乐队。由锣鼓和大锁呐组成。 三是伞头,他是秧歌队的指挥者,通常一队中只有一人,后来增加至四或六人。 四是“打鼓子”与“拉花子”的。这是秧歌队的基本队伍,也是主要的扭手(即舞者)。由男女青年扮演,人数多少不限,视鼓子多少而定。 
    “打鼓子”的由男角扮演,额前用白毛巾扎一英雄结,身穿汉民族彩服,斜挎腰鼓,双手拿鼓槌。“打鼓子”的分为文武两种。武派鼓子过街时排在秧歌队的最前面,边击腰鼓边前进,舞蹈动作粗矿、洒脱显得威武英俊。文派鼓子不系腰鼓,主要用以“掏场子”,其动作幅度较小.显得活泼轻松。 “拉花子”也叫“包头”的。旧时身穿彩衣,腰系百褶裙,外披一件花绸披风,头上装饰比古装戏的旦角稍简单些。现时多穿大襟彩衣,腰系红绸左手提绸,右手耍扇,动作秧歌舞相仿,扇子在身体的上、下、左右不停地挽绕。给人以活泼花梢协调优美之感。(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