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八节的思念(01月24日)
- 新年新风新气象(01月12日)
- 晋绥抗日老前辈牛文夫人晓民为烈士陵园捐树(01月05日)
- 新年贺词(12月29日)
- 贺晓明大姐向一二〇师学校赠送3D《中国地图》(12月28日)
- 岁末迎来晋南的客人(12月26日)
- 120师老战士后代来访(12月15日)
- 共商大计——保护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12月12日)
- 沉痛悼念晋绥抗日老前辈支桂兰阿姨(12月12日)
- 百岁导演严寄洲与120师学校小剧社(11月27日)
转九曲
发布日期:2016-02-22 11:05 来源:兴县新闻网 作者:刘振频
作者: 刘振频
“正月里来是新年,大红灯笼挂门前。锣鼓声声荡山间,社火曲子唱心田。”灯笼、春联、新衣,将日子打扮得火辣辣。经不住炉边热酒的诱惑,乡亲们喝的醉红了脸,这一醉,褪去了一年的风尘和疲倦,醉出了对新的一年的希望与憧憬。于是乡亲们就渴盼着滚烫热乎的闹“社火”,而晋西北的老乡们开始红红火火“转九曲”。人们敲锣打鼓,喜开九曲门,浑厚的锣鼓, 敲击着千百年来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亦敲出了黄土地气势磅博的宏伟状观。他们说:“转一转九曲黄河阵,人人能活九十九”。要不,今年大年一过,大妈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和家人一起回老家转九曲,转九曲能祈求神灵保佑,在一年内驱逐邪魔,消灾免难,安宁健康,幸福美好。 再说今年要比往年都规模宏大。搁下电话,我准备了些要带的东西,就急急忙忙携妻带儿,披着盈盈的雪花,坐上开往家乡的客车,回到了离别多年的故乡,看看故乡举办的九曲观灯会,去感受一种节日喜庆的欢乐与情致。
村里百多户人家,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新窑洞,绿色油漆的响门亮窗,贴了红艳艳的对联和窗花。村子里街道小巷清扫的干干净净,给人一种万象更新的感觉。喜庆的标语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彩条在各个巷口迎风飘荡。一种肃穆的快乐的气氛溢出来,浮在村子的上空。村里认识的与不熟悉的人个个穿戴一新,笑逐颜开。生活的富足、春节的热火以及乡亲们心头的喜悦,像一坛美酒飘出香味,直扑我的肺腑。村前学校的操场上,已经扫净积雪,有一伙穿着整洁的男人,在那平平整整的场地上齐齐楚楚埋在呈正方形的高粱杆,用两条红绳有机地串连起来,构成一条复杂的道路。还有的在九曲出、进的大门上挽松柏枝、插红旗、粘吊子、贴对联、挂红灯。东、西、南、北、中贴五方贴。不用问我就知道,他们是在为转九曲做准备工作。
相传,九曲,又叫九曲黄河阵,此种传统风俗与宗教信仰是分不开的。相传在殷纣时期,三仙岛的三位云女——云霄、碧霄、琼霄,为了给兄长赵公明报仇雪恨,费尽心思,用母亲河布下“九曲黄河阵”,乱拿阐教门徒,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闻知门徒被困,便下凡解救,破了“三霄”的黄河阵,致“三霄”阵破身亡。后世道教徒为了纪念教祖的丰功伟绩,用灯盏相连象征黄河,精心设计了所谓的“九曲黄河阵”图,此风俗从此在民间盛行起来,并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久盛不衰。后来,人们在欢度春节的时候,照此阵法布置华灯,让人们在九曲灯火中沿着曲曲折折的阵道转悠徜徉,纵情欢乐,祈祷国泰民安,吉祥如意,这就叫转九曲。
村民们不断地和我打着招呼,然后是一阵热烈的攀谈。一会儿,话归正传,开始谈论起关于转九曲的话题。“这九曲黄河阵的阵型真是复杂多变啊?”我不解地问道。
“是呀,这阵型城城连环、城城相套。”负责转九曲是一位三十多岁,长得膀大腰圆的中年人对我说道。于是他就向我娓娓道来这气势宏伟的九曲黄河阵。
九曲阵要选一个平整、宽敞、避风、路平离村子较近的地方。栽灯场时一般取用361根的高粱杆(连同阵门共371根),是象征全年361日的天数。然后将高粱杆剪成长一米左右,横、竖各倒栽19行,杆距为5尺,围成四方形阵图,前后杆之间用绳子串连,行成曲直九条通道。在柱头顶上底部由硬纸片做成,用铁钉固定于杆上端,纸片上放有用土豆之类挖的灯盏,安放各家各户捐做的367盏油灯,中间柱头安放7盏,叫七星灯。九曲,民间也称“九曲连环阵”。整个阵呈正方形,阵内361个座标点,东、西、南、北、中共分为九个曲阵。每曲中又有曲头,据说一个曲头就是一个死胡同,即进阵门只要按特定的路线前进,可顺利出门,反之会误入歧途。
离开九曲坪,不知不觉便来到大妈家里,老远就听见窑里有妇女们的说笑声。在院里炉火上大妈正忙活地蒸糕面,见我来了,热情地和我打着招呼。进窑一看,穿红戴绿的姑娘小媳妇们,人人都在忙碌:有的做灯盏,有的做灯筏,有的做灯罩。灯盏是用山药蛋削的,削成方的、圆的、五角形的,再在上面挖个麟油坑,就算成了。中间沾着棉花芯,灯的大小和橘子差不多,由各家各户分别做好,由负责灯会的人收集起来,统一添好油,到开灯的时间点好灯,放到高梁杆上。灯罩很漂亮,是用红绿纸糊的,小巧玲珑,有的做得是绿茵茵的白菜灯,有的做得是紫腾腾的茄子灯,还有的做得是红通通的西红柿灯……精巧别致,漂亮美观。坐在隔壁窑里妇女群中的,有位上年纪的“巧媳妇”,虽然她脸上爬满许些皱纹。但她仍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她正为大灯笼赶作剪纸。我似乎有些惊讶了。她不画任何图样,就凭借着手中一把小小的剪刀,在块梅红纸上随心所欲,三转两弯,一气呵成,剪出了《水浒传》中的人物来,武松、李逵、林冲、鲁智深…… 个个人物面容迥异,栩栩如生,舞步儿好像还带着风声呢。我实在惊服这位妇女的巧手手,她做出来的每一件几乎都是工艺品,都可以拿出去展览。我不由夸赞了几句。“老麻子开花转圈圈红,再不要能格滟滟笑话人!”
她顺口说出的,竟是十分生动的信天游。她的声调就像汩汩流水的一股清泉,锐耳动听。我不能不留意她了:穿件红袄,瓜子脸,眉里眼里都像藏着聪明。我说:“还敢笑话?学都学不来呢!”
这时,大妈喜滋滋地告诉我,灯要往九曲坪挂的,如你做得不精致漂亮,人们非把你家评头足里说个不三不四才怪哩!
天,渐渐的暗了下来。晚饭过后,天上开始落雪了,雪不是很大、薄薄的雪花。晚饭的油糕香、米酒香,和雪花的韵味溶在一起,在山村里漫延。霎那间,村子里对面南山上的喇叭响了;九曲坪开始挂灯了!人们听到后连忙提起制做好的灯笼冲出家门。此时此刻,窑背上有了“嗵嗵’的脚步,街门外亦有人“噼噼”地跑过去,隔壁有人在急切地催叫“快走,快走”,接着听到街门被挤撞的“哐哐”作响。
九曲坪人山人海,花红柳绿站了满世界,十个硕大无比的大红灯笼,高悬在操场的四周,巧媳妇剪下的红窗花,亦贴在灯笼上。灯场栽好未点燃,便有一对对结婚多年至今还没小子(男孩)的夫妇们提前来转此灯(也叫转黑灯),据传说转了此灯能生小子。“掌灯!”会主一声吆喝,霎时,每根高粱杆顶端搁着367盏小灯笼同时点亮,如同白昼。灯皆由色纸围筒罩着,灯笼上均贴有大红喜字,哗哗啦啦,闪闪耀耀。夜幕下显得五光十色,万紫千红。而在灯场的另一侧,还要放上一张四方的高桌,高桌上放上炕桌,炕桌上扣上斗,斗上扣上升子,升子上扣上半升,半升上扣上各升,然后在每层的四角都放上面灯,这便是所谓的灯山,供各路神仙观赏。九曲灯光闪耀在我的眼前了。繁星点点,光华四射,照亮了山沟,照亮了人们的笑脸,更照亮了漫天飞舞的雪花。
“嘣嘣嘣”三声震耳欲聋的铁炮在九曲坪响起来,霎时间,“哇啦啦……”响起了尖喇喇的唢呐声,紧接着锣鼓钹镲同时响起,热烈火爆的声音在身旁轰鸣。亢奋激昂的情绪在人群在鼓荡。转九曲起场后,按当地风俗习惯,在锣鼓家什伴奏下的秧歌队到来到灯场后,伞头便用唱秧歌的形式,在神堂前安神,请先生念祭文及背灯山围风,然后转九曲开始。伞头领头唱一首进门秧歌:手拿黄香进花城/男女老少游花灯/一切灾难全消身/满年四季运兴盛。唱罢歌曲,乐队为前导,首先穿入灯火之中,其次是伞头,秧歌队。伞头,秧歌队在吹鼓手的带领下,踩着鼓点,盈盈而至,步入“九曲”。这时,全村男女老少拖儿带女齐出动,连病人也由人背着跟在秧歌的后面共同游转,以求来年消灾免难,四季平安,心想事成。真是:万盏明灯金光闪,疑似银河落凡间。伞头手中的花伞,应和着鼓点一起一伏团团旋转,宛如漂浮在九曲黄河的漩涡上;秧歌队员手中的彩绸,不断地舞起来,像给九曲黄河的上空抹上片片云霞,花伞旋转时,亮晶晶的雪花亦旋转,彩绸飞起来时,亮晶晶的雪花亦飞起。而伞头每到一道城都必须唱一首求福、求财、消灾免难之类的秧歌:秧歌转入八道城/八洞神仙显灵神/人间心想事又成/食足衣丰贺太平。以求神仙大显灵气,保佑人们。再后面就是游人了,他们顺着那弯弯曲曲的道路,绕绕弯弯的走动,像一股弯弯曲曲的黄河水在流动。那不时燃烧的炮竹纸屑纷纷落地,又似朵朵飞溅的浪花。游人各行其道互不挤撞,有的往里绕,有的往外旋,有的拐,有的过,迂回往返,川流不息。这花伞,这彩绸,还有片片雪花,张张笑脸,都被灯火照耀着,都在九曲波滔中旋转狂欢。
蓦地,有人在后面叫着我的乳名,我回头一看,是儿时玩耍的伙伴们。“呀,是啥风把你吹回来的?”
“是故乡的强劲东风!”我笑着说。
“那这次回家是不是体验生活,写一篇关于转九曲的作品吗?”
“哦,还有点想法。哈哈……”
“那既然回来了,转一转九曲灯火吧,使你一年无病无灾,事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说完,他们就硬拉硬抱把我扯进队伍中,我只好跟着他们在九曲中穿游起来。灯是亮的,眼睛是亮的,笑脸是亮的,身影是亮的,连刮的风也是亮的。一片片飘飞的雪花,携着光圈,就像一盏盏飘飞的小灯。我看见,我们这亮亮的行列中,有亮亮的老头,有亮亮的老婆,还有被亮亮的妈妈牵着手的亮亮的孩子。全村所有的人--上自八十九,下至刚会走,大概全来了。一个个亮亮的,喜眉笑眼,脚步儿轻轻,踩着鼓点,踩着雪花,踩着光亮欢乐地游转。
一阵哄笑声将我从回忆中唤醒,我回过头一看,只见人们一齐向我的身后望去。原来是紧挨我的杨大伯,也居然扭起了秧歌。他身上抖下片片光亮,片片雪花。看样子,他曾经定是扭秧歌的好手,胳膊腿儿都透着美感,只是现在为了招人乐,故意把动作搞得非常夸张。待他尽兴之后,我问:
“大伯,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六十了。”他笑答。眉毛上抖下一缕光亮,几粒雪花。
杨大伯原来是村里的老支书。年轻时参过军,入了党。建国后,参加过抗美援朝还立过功。
“你真幸福呀!”锣鼓声中,我望着杨大伯,提高了声音。我觉得,我的眼里飘进一缕光亮,嘴里飘进几粒雪花。
杨大伯按捺不住满心的喜悦。"当年幸福,如今也算幸福。我只想叫你知道,光去年,我就打了八千斤粮食!
九曲灯火照耀之下,一切是这么和谐,这么充实,这么富于魅力。我感到,我和这些淳朴憨厚的庄户人,正在闪光的诗行中留连。
过一盏灯,又一盏灯。每盏灯象征一天,一共是三百六十七个灯,象征整整一年。我祝福人们: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明亮的!蓦地,面对曲曲折折的九曲灯火,我又想起我们人生坎坷不平的路途,何尝不是眼前这转九曲的过程,会有失落,会有挫折,会有打击,更会有艰难和痛苦的地方。但是,面临选择,仍然需要我们在曲折道路中不低头不回头勇往直前走下去,走下去。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的,也像今晚一样,转九曲的寓意本身就是道路曲曲折折,还不间断地落着雪花,但总有灯火的光辉照耀着人们。经过人们持之不懈的精神,转过了一曲又一曲的艰难,终于转出了九曲黄河阵。人总是希望光明,在曲折的道路上能有光明照亮,这也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即使有时候落下几滴悲伤的泪水,这泪水也饱含着希望之光!
过一盏灯,又一盏灯。我浮想联翩,思绪翻飞,出灯场后,伞头唱秧歌又唱了起来:转罢灯场送诸神/各路神灵都动身/一切灾难送出门/保佑人间常安生。秧歌队扭起来,在吹鼓手的带领下,步出“九曲门”。
我多么依恋呵!这里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活动---转九曲。这无不充分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美好的热爱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是一个地域的标志,观一个地方的文化便可识一个地方的人。这里地处晋西北,这里的人向来以粗犷,豪爽著称,这里的人向来都有吃苦耐劳默默耕耘的品格,同时,这里的人还有一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开拓精神。我们再一次浓浓的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那流淌着民族精魂的粗犷和刚毅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的民族何以不能腾舞世界呢。(本站编辑 林子)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