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民俗 » 民间艺术 »

武乡顶灯

发布日期:2016-02-24 11:34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武乡顶灯”是我省长治市武乡县独有的民间舞蹈形式,是一种原始古朴的“歌伴舞”,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灯舞。
    据老艺人讲,“顶灯”是由三国时期诸葛亮五丈原观星的传说演变而来的。相传,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来到五丈原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在一个中秋节夜晚,诸葛亮静坐观星,他仰面闭目,一言不发,好久,长叹一声道:“我星已落。我死后,外邦必来相侵,可将我的遗体装棺高挂,外邦侵略时,南来,头向南;北来,头向北,外邦必休。”不久,诸葛亮去世。众将领遵照他生前的部署去办,果然挡住了司马懿的数次进攻。后主刘禅为纪念诸葛亮披肝沥胆的忠心,在中秋节时,命将士们头上顶灯祭星。到了后主建兴十四年,蜀国的一位姓张的大臣,为避奸臣陷害,出家修行,来到离武乡不远的离相寺当了和尚。每逢中秋节,他仍沿蜀汉顶灯祭星纪念诸葛亮的旧俗,并传授给附近的百姓,使顶灯流布到民间。后来,因民间的顶灯人多势众,胜过了离相寺,所以寺庙的顶灯就与乡村合办,改为正月十五进行。这样,就形成了每年元宵节头顶彩灯,敬神娱乐的民俗活动。
    至光绪年间,顶灯已初具规模。名艺人王根成(生于l896年)说,光绪十年时,顶灯已配有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设“黄河阵”比作天河,黄河阵设在村中最宽敞的场地,高杆悬挂灯笼百盏,表演者头顶五彩灯进阵,由领队统一指挥,按一定的路线有秩序地行进。夜观阵形,很有特色牞邻近的小村庄都到大村去玩灯,规模很大,场面非常隆重。
    当地城关镇和潘龙镇的顶灯俗称“顶灯走故事”,是以舞灯为主,时舞时唱。表演者剃光头,戴夹鼻胡,头顶一盏糊花边彩纸的碗灯,身穿黑衣,腰系自裙,神情庄严而肃穆地向前行进。每变换一次队形,便绕场走成大圆圈,由一人走至圈中原地演唱一段秧歌小调。常用队形图案有:“卷席筒”“九连环”“蛇蜕皮”“双插花”“小十字”。
    当地石板村、大有村为两种形式:其一是“顶灯围马火”,也叫“游黄河八卦阵”。在一宽阔的平地上,栽64根长约l50厘米的木杆,每根杆的上端用彩纸糊一个灯罩,内置一盏点燃的油灯。每两根之间拴一根绳为“八卦黄河阵”的阵势;“马火”是在竹蔑或木料制成的马架上绑烟火花炮,外裱糊彩纸而成;赤脚裸背的驾马火者站入马火背部中间的开口处,两手抓马骨架两侧的木棍,将马架上的鞭炮、起火的捻子点燃后,驾马火者率先跑入黄河阵,顶灯人分两队随后进阵,伴着马火噼噼叭叭的爆竹声,叮叮铃铃的马铃声,忽闪忽闪的灯光焰火及刺鼻的火药味,人们蜿蜒曲折漫游黄河阵。其二是顶灯伴文社火。文社火以笛子为主,配以鼓、锣、铙、钹和小锣,曲调以当地的民歌小调为主,表演时,数十人顶着灯围成圆圈转灯,由八至十人载歌载舞。
    顶灯在普通饭碗(木碗、瓷碗、塑料碗均可)的碗边转圈糊上各色纸,里边放上旧式灯盏或蜡烛,点燃后即为灯,顶在头上进行表演。顶灯人数不限,少至六七人,多至上百人。晚上演出时可谓灯火辉煌,又似“银河落九天”。“武乡顶灯”在古时只是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后来加进了“武乡圪圈秧歌”从中伴唱,才有了文字内容。(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