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八节的思念(01月24日)
- 新年新风新气象(01月12日)
- 晋绥抗日老前辈牛文夫人晓民为烈士陵园捐树(01月05日)
- 新年贺词(12月29日)
- 贺晓明大姐向一二〇师学校赠送3D《中国地图》(12月28日)
- 岁末迎来晋南的客人(12月26日)
- 120师老战士后代来访(12月15日)
- 共商大计——保护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12月12日)
- 沉痛悼念晋绥抗日老前辈支桂兰阿姨(12月12日)
- 百岁导演严寄洲与120师学校小剧社(11月27日)
娄烦的老羊皮袄
发布日期:2016-04-18 16:21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娄烦是山区,地广人稀,牧草丰盛,养羊成本低,效益高,农民基本上是家家养羊。在娄烦历史上,从业人员有三大主流:即种地、放羊和下煤窑。
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社会,娄烦不产棉花,棉布、棉衣、棉线是群众手中的紧缺商品。当时普通百姓衣着质量较差,不要说穿绸摆缎,就是布衣也不宽裕,老羊皮袄就成为娄烦民众御寒的主要衣服。
皮袄有三种,即合身小皮袄、过腰的包皮袄和过膝的大皮袄。为了干活方便,一般情况下都是穿小皮袄,包皮袄和大皮袄出门走远路才穿。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人家,可以在皮袄上加布或绸子的面子或里子,实在穷得穿不起衣服的人,冬天就只在光身子上穿件皮袄。所以有一句俗话形容娄烦人过去的穿衣情况:“头等人绫罗绸缎,二等人羊皮毡片,三等人赤麻片。”除羊皮袄外,还有皮坎肩、皮裤等。
为适应穿皮袄等羊皮制衣的需要,熟皮子、缝皮袄的皮匠,便成了娄烦历史上的重要工匠。十月初一,娄烦人叫“十眼月”,为进入冬季第一天。民间传言,这一天天气好坏,大致决定了一个冬天的气温走向。如果这一天热,预示该年冬季是个暖冬,容易发生瘟疫,人不稳,所以卖棺材的盼这一天是个好天气,能多卖几副棺材。如果这一天天气冷,预示该年冬季寒冷,所以缝皮袄的希望这天特别冷,好多挣几个钱。
娄烦民俗,娶媳妇时,男方都要给新媳妇带件大皮袄,是为了盖坐在花轿里新媳妇的小脚。现在,新媳妇的大脚板不怕人看见了,而且大多是坐小汽车,但大皮袄照拿,只不过是皮袄的档次提高了。这一习俗的流传,寄托着娄烦人对千百年来曾经给自己提供了温暖的老羊皮袄的怀念与敬畏之情。
(本站编辑:左丽)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