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民俗 » 生活民俗 »

独辕四景车赛会

发布日期:2016-03-02 09:42    来源:太原道    作者:晋绥基金会
   独辕四景车赛会是山西省平顺县城西北社乡每年农历三月举办的九天圣母庙庙会进行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四景车的所谓“四景”,并不是车本身的四种景致,而是车本身结构有四处巧妙的设计,它体现了数百年前当地劳动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历史文化成果。四景车从下到上共分三节。第一节为车厢,高1.5米,长6.8米,宽1.8米;第二节为盆,平面方形,高3.6米,宽1.7米;第三节为楼,高6.8米,装饰雉翎高1.5米。车总高约13米,宽1.7米。车通体用木质构架。第一、二节装饰通车用彩绸、彩纸手工扎制。

  所谓四景,一是一根独木辕套两头大健牛;二是用一根牛角杆和三个木犋环环相套承驾辕头;三是第二节的主木构架,不用卯不开榫直立在底平板上,用麻绳上下捆扎紧固;四是第二节主木构架上端和第三节主木构架下端相接点,不用卯不开榫,而是四条麻绳上下捆扎固定。车的动力除两只辕牛和两只梢牛拉拽外,前面用两根直径约5厘米的麻绳由近百名粗壮劳力拉拽,车后和车左右还备有4根牵绳,以防车体歪闪倾倒。过去,四景车从东河九天圣母庙到主会场(圆心地)相距约5公里,中间还要经过约50米、45度的土坡,其路程之远,坡度之大给跑车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据百岁老人回忆,从来没有听人说过在历年大赛会中发生过翻车事故。由于四景奇特,沿途观者甚多,是否参加过大赛会、是否观看过四景车,成为当地人的一种资历,一种荣耀。所以,至今民间仍流传“赶了大赛会,死了不后悔”的谚语。

  四景车产生与当地的九天圣母庙庙会却颇有渊源。
  九天圣母庙位于平顺县城西北社乡东部的东河村,属宋代建筑,距今已904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天圣母庙在当地影响很大,特别是每年三月举办的规模盛大的古庙会尤其令人关注,是当地百姓最乐于参与的一次盛会。会上的民间社火门类繁多,其中就有四景车4辆、社楼24抬、神驾2抬、神马24匹、抬杠、报饰(彩童)、小跷、高跷、社鼓、民乐队、行户乐队、庙党乐队、扛妆、神旗、牌、伞、银伞、弯驾……应有尽有。而在这些社火当中,四景车是最引人注目的盛景。古庙会名叫大赛会,也叫跑车会,其内容主要是民间工艺和民间表演艺术的展示。大赛会起源年代已不可考,有关专家根据四景车的构架设计、车体造型酷似北京故宫的角楼,故此推断创始于明代。据有关专家考证,九天圣母庙庙会是九天圣母的祭祀大典,而四景车则是祭祀活动中的仪杖车。
  清朝咸丰年间岁贡牛联奎老先生作诗盛赞:“四景神车不计年,八村五社会流传,赛朝例卜三春幕,宴酒先尝二月天。二十四马楼列后,几重社鼓引当前。东下南北西流转,崇奉丹宵太乙仙。”

  四景车承载着千百年来当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蕴涵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创造成果,它是百姓欢庆太平盛世、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喜庆艺术产物。抗日战争爆发后,战场的硝烟同样飘散于此,世道暗无天日,百姓民不聊生,一年一度的九天圣母庙大赛会被迫中断了,此后几十年的岁月中,人们再也没有见到四景车的影子。直到改革开放后,1985年春节,北社村委为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挽救民间文化遗产,顺应民意,才把四景车照原样复制出来,供村民在节日间观赏。
  四景车真正再次与世人见面,是2005年农历四月初四,中断了66年的九天圣母庙大赛会复会。一根独木巨辕横贯整个车体,两个木质车轮支撑全车重量,三层木质构架似轿如楼,四头肥壮健牛承驾辕头,百名驾车能手紧随车身前后。远看四景车如移动的宫殿,富丽堂皇,巍峨壮观;走近观看,四景车如精致阁楼,红黄绿蓝彩绸装饰,五彩之色彩纸点缀,扎制工艺精巧逼真,雉翎高插气宇轩昂。那场景叫一个气派:四面铜锣开道,回避肃静牌立,四象旗迎风飘扬,四景车浩浩荡荡威严无比。四乡八村,万家落锁耄耋孺子,竟相观看,好一幅国泰民安、盛世太平的风俗图。
  平顺四景车是民间木工艺人的一个创造,也是木制品从实用性到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一个升华。随着“独辕四景车赛会”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已经成为上党古城的一张名片,展现在世界的面前。 (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