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民俗 » 生活民俗 »

乡村事筵(下)

发布日期:2016-03-15 15:04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礼金或礼品
    事筵上的礼,最直观的,还是反映在礼金上,中国自古就有“礼尚往来”或“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传统习俗。因此,无论红白事筵,都设有礼房,备有礼簿(或称礼账),由礼房先生收礼、回礼,处理相关事宜。
    旧日,在晋源地区,红白事筵上礼大不相同。同样的红事筵,嫁、娶也不同。在娶媳妇的事筵上,“礼”一般为现金,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正常的礼金,另一部分叫“拜礼”,是新人在天地坛拜过天地、高堂以后,由礼房先生按预先拟好的亲戚名单呼叫:“某某舅舅,新人拜下了!”“某某姨父,新人拜下了!”然后新人鞠躬,呼叫的舅舅、姨姨须另掏一份礼。这一习俗,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有些村还延续着。 
    嫁闺女的事筵,旧日晋源境内较娶媳妇要简单一些,规模也小得多。嫁闺女事筵上的礼一般为物,且有“大”、“小”礼之别。大礼,一般为衣料,上礼者主要是新娘叔伯(称大爹、二爹)、姑姑、舅舅、姨姨。小礼,也称“村礼”,是有交往的族邻以及新娘同伴等人送的礼,如合伙买面挂镜、脸盆,或单买个香皂盒、一双袜子等。无论大礼、小礼,都会提前送去。合伙送的小礼会用红纸写些吉祥话并题上全部名字。上大礼者,办事筵的那天会待以酒席,上小礼者,则仅回赠喜烟、喜糖。 
    白事筵上的礼,叫“四色礼”,即四种礼品。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四种物品为一抬(多为笸箩,12斤到16斤)或一篮(4斤)馒头,两瓶酒,两瓶罐头,一块布料(挽帐,俗称帐子)。四色礼仅限于亲戚本家之间。馒头的多少和布料的好坏与亲戚的远近有关。上述礼品由礼房先生登记入账后,布料须另用一张裁好的白纸,上写类似“驾鹤西归”等悼词,落款后贴于布料上悬挂在院内,待出殡时还要挂于车上供人浏览。同时,与红事筵不同,白事筵讲究回礼。一般为一抬馒头者回一半,一篮者回一斤,酒与罐头各回一瓶。
    解放前后,一般村民白事筵十分简单,事筵上“戳发”的村民也不上礼。后来也多是几人合伙买块布料。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白事筵与红事筵规格趋于一致,礼金成为了主体。
事筵上的席
    在晋源地区,事筵上招待亲朋的饭菜酒水,叫“席面”,席面丰富与否,直接反映着这个事筵的档次高低。礼房安排亲朋就座用餐,叫“举席”。亲朋就座,叫“入席”。斟酒下菜,招待亲朋好友吃好喝好,叫“执席”……事筵上,一个席字蕴含了众多乡俗。

席次
    席次即举席的次序。红事筵上,其顺序一般为新人的舅舅(妗子)、姨父(姨姨)、姑父(姑姑),如同一次序有多位,则依年龄大小安排,若有叔伯舅舅、姨姨、姑姑,则排在亲舅、姨、姑后面。以上为第一席列,是举席的主要对象。其后为新人的老舅、老姨、老姑,要先举母亲系列,再举父亲系列,最后是其他亲戚,如儿女亲家等。族邻则不专门安排,有空位入座即可。在红事筵上,还有两类人员虽不在亲戚序列内,却需要特殊安排。一是娶媳妇事筵上娘家的送亲人,须根据人数提前安排。二是介绍人,在晋源,介绍人旧称媒人,也称“冰翁大人”。有俗语“媒婆婆、媒汉汉,混的吃饭饭”。旧俗,专职的媒人社会地位不高,在事筵上并不享受特殊待遇。解放后,介绍人的地位日渐提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的村事筵上需安排专人送一桌酒席至介绍人家中。现这一习俗已不复存在,但在事筵上介绍人席位往往安排在舅舅前头,以表其劳苦功高。
    白事筵上,则按先正人主,后偏人主,再其他亲戚的顺序安排。 
    在开席后,主家或新人(白事筵上是孝子)敬酒时,同样要依上述顺序来。
 
席位
    至上世纪70年代,晋源地区摆席用的都是方桌,办事筵时从左邻右舍借来。高脚的叫“团桌”,安在地下,配以条凳,为男人席。矮脚的叫“炕桌”,安在炕上,席炕而坐,为女人席。早先,每桌只坐六人,正面左手叫上席,右手叫首席,安排主要亲戚入座,两侧为陪席,安排一般亲朋入座,下首不坐人,为上菜口。后期,由于事筵规模扩大和饭菜品量增加,方桌改坐八人,下首增加两人。到上世纪80年代,方桌便逐渐被圆桌所取代。虽仍有上席、首席的说法,却远不如方桌分明。
    旧日,一桌的上席即一桌的灵魂。上席入席,须从右侧绕过首席后入座,首席也须从右侧入座。这二位不入座,其他人是不能坐的。冷盘上齐,执席人为每人斟满酒并说“请”后,须上席先喝一口,其他人才能喝,上席先动筷子,其他人方可动,上席先夹哪道菜,其他人也只能吃哪道菜,直到上席放话“大家随便吧”,其他人方可随意拣自己喜欢的菜吃。碗菜上来后,重复上述程序。酒足饭饱后,上席会征询大家是否吃好,如大家都说好了,待上席离席,其他人才可离座。  
    如今,上述程序已不再讲究。但一桌人入席时,仍会推举年长辈高者坐在正面,且尚未有人放下筷子时,决不能离开席面。即使有事需提前退席,也要和同桌人打个招呼,说声“对不起”,否则,会被视为没有教养,不懂礼貌。
 
席面
    乡村之间,将事筵上待客的饭菜,统称席面,席面的档次,反映着事筵规格的高低,席面的演变,则反映着时代的发展和乡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晋源地区传统的席面分浇头和整菜两类。浇头菜是在碗中衬以白菜、粉条、豆腐、山药蛋等普通菜,只在表面浇淋一些带汁的肉块、肉丝、肉丸等,档次较低。整菜则是表里如一,名副其实,档次较高。旧日的席面,一般会上8个凉碟,4个至8个荤素各半的碗菜,主食是馍馍,酒则一律是汤壶烫热的烧酒。八碟(猪头肉、肝花、皮冻、蛋卷、豆豆、豆腐干、酸白菜、豆芽)八碗(条儿、肘子、粉箭肉、喇嘛、蔓菜、炸豆腐、海带、灌肠)是传统的席面,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变化不大。改革开放以后,晋源地区曾一度盛行三八席,即除8个冷盘,8个碗菜以外,中间又加了8个炒盘。而且菜的品种也与时俱进,先是整鸡整鱼,后是海参鱿鱼,如今是各种山珍海味,凡饭店能见到的菜品几乎都可见诸于乡村的席面上。
     然而,无论席面如何变化,有两点却至今仍在讲究。
    一是“有样没样,豆豆为上”,无论席面怎么变化,冷盘中必定得有一盘“豆豆”,早期一律是煮黄豆,后改为花生豆,现在有用桃仁、杏仁、核桃仁、腰果等代替的。且这盘豆豆必须摆在上席的前面,即方桌左上角。
    二是席面必须要有“头儿”,即烧肉块。一般席面,头儿有两个,一碗叫“条儿”,肉块为条状,一碗叫“肘子”,肉块为块状。这两大碗上桌后,均摆在桌子的正中间。旧日,晋源人称上事筵为“吃烧肉疙呀!”可见这两道菜的重要性。(下)
(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