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民俗 » 生活民俗 »

五月习俗

发布日期:2016-05-17 12:02    来源:山西说    作者:晋绥基金会
    从古至今还流传着“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的说法。所以,在太原市郊,每年的五月前夕,都要打扫房屋,特别要清扫炕席底,生怕藏有蝎子、蜈蚣、臭虫。为了镇宅压邪,家家在大门上有贴“黑牛”、“黑虎”的,有贴“神虎钟馗”、“神虎驱邪”的,还有贴“剪刀铰蝎子”、“锥子扎蜈蚣”的。寓意是把瘟疫鬼神拒之门外。端午日快到了,奶奶、姥姥便忙活开了,做个“蛇盘兔”,缝在女孩的肩头上,为的是讨个“蛇盘兔、必定富”的好彩头,男孩除了缝“蛇盘兔”外,还要缝个“神虎”,想让孙子虎头虎脑、虎虎生威。有的在一块黄布上画上钟馗像,缝在孩子的衣服后背,还有在黄布上画一老和尚、宝葫芦和宝刀,周围画有蛇、蝎子、蜈蚣、壁虎、癞蛤蟆等五毒,并配有顺口溜“张和尚李和尚,有事和尚当身上”。流传至今的五月习俗还有许多,诸如:
 
    系百索:系百索又叫“端午索”,还叫“长命缕”。系百索的风俗汉代已形成,汉应劭《风俗通义》说:“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瘟病。”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用青、赤、黄、黑、白等五彩丝线合成细索,系于手臂、脚腕和脖子上,以此来驱瘟病,除邪气,止恶气,求吉祥之说。
    戴荷包:端午节到来,奶奶、姥姥都要忙着给孩子做荷包,里面有装五谷杂粮的,有装樟脑球的,还有装朱砂、雄黄、香料的。再配上五色丝线合股搓成的线索,佩戴在孩子胸前,或套在脖子上,小巧玲珑,清香四溢,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点雄黄:用酒把雄黄粉调好,在孩子的眉心间、耳内、鼻孔、头顶心等处,点上雄黄。这样一来,蛇、蝎、蚊虫就不敢来毒害孩子了。
    蛤蟆锭:从古至今,在市郊民间就广泛流传着“癞蛤蟆躲端午,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初五”的说法。古人在端午节这天捕捉癞蛤蟆,据说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提前或退后一日捕捉到的都无效用,将墨锭插入蟾蜍腹内,并于当天午时放到太阳底下暴晒,“蛤蟆锭”就做成了,据说可以治百病。所以,癞蛤蟆要躲端午日。说来也奇怪,在上世纪80年代,我的家乡大量种水稻,蛤蟆很多,可一到端午日,真的很难见到蛤蟆的踪影。记得小时候,起了一身“饭”(郊区土话,把皮肤过敏时起的疙瘩叫做饭)就是用蛤蟆锭研墨,用毛笔蘸上在患处画“×”而好的。
(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