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重走红二方面军长征路之十二

发布日期:2016-05-26 14:06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田竞
    我们到达瓮安县猴场(草塘镇)。
    猴场,以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猴场会议”而著名。这里和长征历史有关的,有瓮安县猴场会议会址、猴场会议纪念馆、毛泽东行居、红军干部团休养连驻地旧址。
    我们重走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路时,已经来过猴场,这次再来,不仅感到十分亲切,同时发现,时隔不到一年的猴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猴场会议纪念馆旁新建了一个气派的广场,增加了一座红飘带纪念碑和四座石刻碑(分别铭刻《中央红军长征过瓮安》、《红一军团长征过瓮安》、《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过瓮安》、《红六军团长征过瓮安》)。
    猴场会议纪念馆还是原样,但新的红飘带纪念碑立在了纪念馆前,红色飘带上是醒目的“伟大转折的前夜——猴场会议 1934年12月31日”大字。
     猴场会议会址的主体建筑原是藏式风格的四合院,始建于1912年,俗称“一颗印”。户主宋泽生(小名宋小安)因长期在西藏等地做生意,觉得这种带风火墙的房屋易于防火防盗,于是便仿造了这幢藏式房子。该建筑内有正厅5间,下厅和两厢各3间,天井为石板镶嵌,四周有砖砌桶墙,也叫封火墙,用于防火防盗。瓮安县委、县政府于2003年组织修复了原址。会址大门上方的“猴场会议会址”六个大字是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亲笔所题。
    现在纪念馆展室分为:序厅:中外名家评猴场会议;第一展室:红军四过瓮安沙盘;第二展室:红军长征前夕;第三展室:红六军团过瓮安;第四展室:红军主力长征;第五展室:中央机关、红军总部在猴场;第六展室:猴场会议;第七展室:红三军团在瓮安;第八展室:突破乌江;第九展室:红五军团在珠藏;第十展室:伟大的历史转折;第十一展室:红二、六军团过瓮安;第十二展室:胜利大会师。
    在猴场会议纪念馆旁新建广场上的四座石刻碑中,我们特别驻足观看了《红六军团长征过瓮安》、《中央红军长征过瓮安》、《红一军团长征过瓮安》、《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过瓮安》碑文,即,红军四次经过了瓮安,有简要的碑文:
    ——第一次,《红六军团长征过瓮安》。1934年8月7日,六军团作为战略转移先遣队从江西遂川县横石出发,开始西征。在西进中,由于受到敌人重兵前堵后追,转移到湖南中部建立游击区已不可能,遂向湘黔边境前进,以图转兵黔东与红三军取得联系。9月19日,红六军团进入贵州,又遭到湘、桂、黔敌军的堵击和袭击,不得已又只好继续西进。在经过黎平、锦屏、剑河、三穗、镇远、施秉、台拱(今台江)等县以后,于10月2日攻占老黄平(今黄平县旧州城)。10月3日,瓮安县境内第一次飘起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猎猎战旗。这天,六军团从老黄平出发,由梭洞(今松洞)进入瓮安县蔡家湾,再经老坟嘴、关塘、擦耳岩、各水坝、桃子冲、金竹庄,到达猴场。六军团进入瓮安后,军团部连续接到中革军委3次电令:“迅速向江口前进”,“绝对不可再向西北转移”,于5日率部队调头东进,经新川、松坪、余家嘴、上高梁坪,出瓮安县境。红六军团西征经过瓮安县境,虽然仅有两三天时间,但是他们打通了有黔东进抵乌江南岸的道路。同时,一路上很很打击贵州军阀部队和地方反动民团武装,大力宣传发动群众,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
     ——第二次,《中央红军长征过瓮安》。1934年10月11日,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后,红军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减少到3万余人。此时,敌人又在红军前进路上布置了重兵。面对五六倍于我之敌,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中央决定放弃向湘西进军的原定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14日,攻克黎平,18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确定了新的战略方针。20日,红军分为两路西进,右纵队第一军团、第九军团,于21日至29日攻占剑河、镇远、施秉、余庆,先头部队31日抵达乌江廻龙场渡口南岸。左纵队三、五军团和军委纵队,于22日攻占台拱(今台江),28日攻占新、老黄平。在老黄平再次分兵:右路一军团二师、军委纵队、五军团,目标直指瓮安猴场、乌江江界河渡口。左路三军团、目标直指瓮安县城、开阳乌江茶山关渡口。军委纵队于31日下午3时进驻猴场,当日下午至次日凌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猴场西一公里的下司宋家湾召开会议(即“猴场会议”),作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1935年1月3日,中央红军从江界河渡口突破乌江,向遵义挺进。
      ——第三次,《红一军团长征过瓮安》。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给敌人造成中央红军将东渡清水江,进入瓮安后重回湘西之势。1935年4月5日,红一军团在清水江沿岸架设浮桥。6日,红一军团渡过清水江,进入瓮安境内的白沙、建中一带,造成红军东渡清水江,重返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态势。7日,红一军团继续在白沙、建中一带大造声势,加大宣传红军将重返湘西的力度,积极开展打富济贫活动。红军的这一部署,让蒋介石产生了严重的错觉,急调滇军赶赴贵阳。8日,中央红军跳出了蒋介石的包围圈,经青岩、惠水向云南方向前进。在白沙、建中一带担任迷惑和警戒任务的红一军团,从建中出发经平定营进入牛场(时隶属瓮安)。9日,红一军团从牛场出发,转入道坪后进入贵定县新巴,自此离开瓮安。
    ——第四次,《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过瓮安》。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突围长征。在突破澧水、沅水封锁线后,南下湘中,西进贵州.1936年1月经石阡、余庆,过瓮安县境,挺进平越(今福泉)。二军团五师于22日有余庆沙坝出发,经杨家坝,进入瓮安上高梁坪、余家嘴、松坪。23日经新川进至猴场。25日沿四师进军路线抵达牛场(时属瓮安)。二军团四师于23日由余庆龙溪出发,进抵猴场。24日凌晨经凉水井、邓家坳、红灯堡、西坡、水绞、五里街,于9时占领瓮安县城。25日,四师继续前进。经穿云寺、茅坡场、中心槽、核桃院、关田坳、冷水沟、营定街,抵达平越黄土哨。二军团直属队于23日由余庆袁家桥、草灰坪、木叶顶一线出发,进抵猴场。24日移驻瓮安县城。25日进至牛场。六军团于24日由余庆草灰坪出发,进抵猴场。25日进抵瓮安县城。26日进至牛场。之后,向黔西方向挺进。红军在瓮安期间,适值春节,部队抓紧时机大力开展政治宣传和打富济贫活动。没收土豪劣绅的粮食、盐巴、腊肉和衣物分给干人。在县城武圣宫召开群众大会,杀土豪劣绅的大肥猪同大家吃,部队和干人欢欢喜喜过了一个闹热年(群众称之为“红军年”)。
在猴场会议纪念馆的陈列中,列出了“红军四次过瓮安线路图”。
    其中,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瓮安的时间是1936年1月22日至1月26日。当红二、六军团于1936年1月8日进入贵州省境后,19日在石阡会议上决定到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20日,二、六军团向西转移,途中接中央军委多次电示,其中要求红二、六军团“应以佯攻贵阳之势,速转黔大毕地区,依靠群众地形均可作根据地”二、六军团根据军委指示,分两路进军,加快步伐,边打边走,进入瓮安境内,先后进驻瓮安县城,然后离开。
    在长征史上,瓮安最有影响的当属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过境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猴场会议”——军委纵队于1934年12月31日进驻猴场,当日下午至次日凌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史称“猴场会议”),作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此次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进一步的准备。猴场会议后,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天险,进军遵义。
    在长征途中的23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猴场会议位列通道会议、黎平会议之后。
    猴场会议重申了黎平会议决议,作出了《关于野战军通过乌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即猴场会议决议,决议提出:“建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首先是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发展是目前最中心的任务。”会议作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决定,是“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作报告。”这条决定实际上剥夺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初步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中枢。另外还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中央红军立即强渡乌江。
    猴场会议会址位于瓮安县草塘镇下司村(现名为猴场村)。解放后,毛泽东主席长征时的警卫员陈昌奉亲自到瓮安草塘镇下司村指认了猴场会议会址和毛泽东行居地。1998年,瓮安县委、县政府开始筹备修复猴场会议会址,于2004年修复竣工布展并对外开放。猴场会议会址有牌楼式的大门。
    进入会址院内,竖立着“转折的前夜”主题雕塑群像,是毛泽东、周恩来等10位参加猴场会议的领导们。猴场会议被周恩来誉为“‘遵义会议’的前夜”,即转折的前夜。“转折”指的是遵义会议。
     猴场会议会址原是猴场下司村宋家湾豪绅宋泽生的住宅,为四合院型,主建筑为两层木楼。
在这个四合院里,房间还不少。
    猴场会议的会议室在一楼。会议室里摆放着长桌、10把靠背椅,桌子上摆着茶壶和2盏马灯(通宵开会要照明)。会议现场的油画,画的是处于中心的毛泽东正在怒斥博古。会议室的墙上挂着猴场会议10位参加者的老照片。一面墙上的老照片是:秦邦宪(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朱德;另一墙上的老照片是:李德、邓发、刘少奇、王稼祥、陈云。因是为木楼,有标志提醒游客,一次上下楼人不能太多。
     在猴场会议会址里还保留着这些会议参加者的当年居室。依次是当年的朱德住室、张闻天住室、王稼祥住室和刘少奇、陈云住室以及伍修权、邓发住室、博古(秦邦宪)住室。
    毛泽东没有住在猴场会议会址这个院子里,他的住室在一里路外的傅氏祠堂,离猴场会议会址不远,是一座高大的民居院落,挂牌“毛澤东行居”。傅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分为正殿、厢房和下厅,光绪末重建,在1964年被一场大火烧毁,只剩下残破的一堵墙和地基,2006年由地方政府按原样在原地址上恢复建成,并布展陈列。整个建筑为赣派风格,规模宏大,工艺精湛。祠堂正面是高大的风火墙,入口处是一大两小三个拱门。
    在“毛澤东行居”对面是红星广场,红星广场的一侧竖立着解放军总后勤部、贵州省军区授建的毛泽东及警卫员陈昌奉的铜像,陈昌奉手提马灯,陪护毛泽东夜行。铜像基座上的说明:1935年1月1日凌晨,猴场会议结束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怀着激动的心情与警卫员陈昌奉披星戴月回到住所——傅家祠堂。
     离毛泽东行居不远,是干部团休养连驻地旧址。干部团休养连,那可是在红军队伍中大名鼎鼎的,因为红军军中的“五老”(五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有“四老”(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林伯渠)在此连中,而且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三十多名女红军大部分也在此连中。
    红军干部团休养连驻地旧址是一个院落(傅氏居所),院子门口挂着好几个标牌,院门旁立有碑。
    碑刻《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红军干部团成立于1934年10月长征的前夕,由红军大学,第一、二步兵学校,特科学校等共2000余人组成,下设四个营和一个上级干部队。主要任务是警卫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负责储备、培训和输送干部,必要时也参加战斗。休养连成立于1934年12月途中,由个战斗部队的部分女红军、老同志和中央首长家属组成的一个特殊连队。 1934年12月31日~1935年1月4日,干部团团部和休养连驻防于此。其间,积极开展打富济贫和宣传革命思想活动。 此宅建于清朝晚期,原系傅氏居所,解放后分房多户。2006年地方政府将此宅收回整修,并布展陈列。 瓮安县人民政府二〇人民政府二〇六年十月立
    另有“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标牌,其上说明:红军干部团是由中央红军干部的家属与部分老弱病残人员组成,由何长工任连长,董必武任支部书记。猴场会议期间,李坚真、邓颖超、贺子珍等三十女杰与董必武、林伯渠等五老居住于此,会见群众,开展政治宣传。
     这个“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标牌中文字有好几处不当:“红军干部团”怎么是“是由中央红军干部的家属与部分老弱病残人员组成”的呢?还有,红军“五老”也没有都在其中(红军“五老”——当时在中央苏区里,因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5人年龄较大,德高望重,被大家尊称为“五老”;但“五老”中的何叔衡没有参加长征,牺牲在福建了,其余“四老”都走完了长征路,徐特立是走完长征路的最高龄者)。
    在中央红军长征队列中,有30名女同志,她们是:王泉媛、邓六金、邓颖超、甘棠、危秀英、危拱之、刘英、刘彩香、刘群先、杨厚珍、李坚真、李伯钊、李建华、李桂英、吴仲廉、吴富莲、邱一涵、陈慧清、金维映、周越华、钟月林、贺子珍、钱希均、萧月华、康克清、曾玉、谢飞、谢小梅、蔡畅、廖似光。不过,中央红军长征队伍中的女红军并不是都编在休养连的,她们中有的随自己工作部门而在另外的部队中。可是,在猴场干部团休养连驻地,她们齐聚了,真是难能可贵!驻猴场期间,正逢1935年元旦来临,干部团休养连举行了聚餐,并且伴着元旦夜晚的来临,在篝火边举行了一场高质量的同乐晚会。
    让我们走进休养连驻地旧址看看。休养连驻地旧址这个院落里,房子、房间还不少。住在这里的,除了女红军们、红军“四老”,还有干部团的领导(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参谋长毕士悌、团上干队政治科长周士第、政治处主任莫文骅?)等。
    当我们走出干部团休养连驻地时,天色已经黑了。今天一天的寻访,满满当当的!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