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战地红花七月开》——初创篇(五--3)

发布日期:2019-07-18 15:48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战地红花七月开》编
自己动手 劳动建校
    1941年春,八路军总政治部和中央文委联合发出《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一文,决定创办部队文艺工作干部的训练专门学校。这就是同年4月1日在“鲁艺”礼堂隆重开学的“八路军延安留守兵团政治部部队艺术学校”(简称部艺),校长莫文骅,副校长王震之,政委刘长禄,副政委肖元礼。“部艺”仍然是在“鲁艺”帮助下进行教学。不仅派出大批兼职教员,而且还经常一起进行艺术实践。校址在桥儿沟东山上。“鲁艺”部干班随即撤销,全体学员转入“部艺”学习。另外还有从晋察冀、陕甘宁等边区各剧团抽调来的干部学员。根据业务、文化水平,“部艺”一期分了三个队;第一队设音乐、戏剧、文学、美术四个班,学员是文化水平比较高一些的同志,有万一、高禹、郭沫林、张翔、杨岩等;第二队没有分班,但课程的文艺专业性强一些,学员有武芝芳、孙成明、张加毅等;第三队的学员年龄小,除专业课外还另加文化课,学员有吕光、杨征、杜天文、卜庆升、程步远、姚守和、李瑞林、贾松茂、田连登等。入三队学习的人居多。
    开学了,但还没有校舍,第一课就是全体教职员工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自己动手打窑洞,平场地,劳动创建学校。
    首先是挖窑洞,平场地。校部根据山势,全面规划出各队区域:一队在靠近桥儿沟大街的山顶上,二队在半山腰,三队在东山后沟。校长、政委及各队干部每天都在工地上边指挥边劳动。起床、吃饭、上工、休息都是听号令行事,过的是军队生活。工具就是镢头、铁锹、箩筐、扁担、推车等。
    有些窑洞挖得很好,一个比一个别致,室内墙壁上一边是碗橱,一边是书橱;门上端刻有横匾,匾上刻有美术字;干部办公室的小窑洞里还塑刻出了土沙发。窗外有小组学习的石桌、石凳和露天会场。校部还派人走几十里以外的南山砍树制成木材,一根一根扛回来把窑洞撑好顶稳,保证安全。
    但是三队同学年纪小,没有经验,在挖窑洞过程中发生了一起不幸事件。一天,工地上欢声笑语歌声嘹亮:“风在吼!马在叫……”、“二月里来好风光……”“打鬼子的办法有多少……”小战士们钻进洞里挖土,跑来跑去推车倒土,由于工具不够,凡是土疙瘩就肩扛人抬。正干的热火朝天,突然轰隆隆一生巨响,紧接着从一个洞口冒出冲天的黄土烟雾,顿时,工地上烟雾弥漫,只听见有人在叫:“窑洞塌方啦!”“里边有人,快救人呀!”。大家奋不顾身,不管是否有还继续坍塌的危险,急忙冲进去抢救。窑口上有一人已被泥土埋了多半截,模模糊糊只看见他两手摇摇晃晃,仔细一看,那是“七月”的李瑞林,人们赶忙把他刨出来。“里边有人”,他嘟喃着。“动作要快!”现场领导在下命令。因为怕伤着人,不敢用铁锹,只能用手刨。不一会又挖出来一个同志,是“七月”的姚守和,只见他浑身是土,他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同志们着急关心地询问他,他吃力地用手直着洞里说:“还有人”。大家一直在刨,最后刨出来的是“鲁艺”平剧团的平胜凯同学。因为被一块大的土方砸着他的头部,已面目全非,为革命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队伍马上紧急集合,起来,全体立正脱帽,向平胜凯同学默哀致敬。
 
    资料来源:《战地红花七月开》  成都出版社出版
    本站编辑:杜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