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临汾(08月30日)
- 黑茶山下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墓(07月26日)
- 在黄河碛口感受革命老区文化振兴(07月22日)
- 第八届中国食品餐饮旅游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山西杂粮面食文化节开幕(07月21日)
- 石楼—那是一片红色热土(07月13日)
- 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06月16日)
- 共同的关爱 共同的情怀(06月02日)
- 校园关爱 晋绥情怀(05月26日)
- 不辜负老区人民的厚爱(05月17日)
- 桃李芬芳 晋绥情怀(05月11日)
一封来信和一张老照片
发布日期:2016-02-16 14:04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晋绥基金会
今天是正月初九,我们收到了晋绥抗日老战士吉喆之子吉晓泉从成都寄来的信和一张老照片。
这张老照片是吉喆叔叔之子吉晓泉代表全家捐献给基金会的,如果有谁能辨认出这张老照片中的革命老前辈,请告诉我们。
非常感谢晋绥子女——我们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对基金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杜秀文同志:
“新西北报”是中共晋绥分局1940年以前的机关报,当时吉喆同志是主要负责人兼主编,整个报社只有5、6人,工作条件十分艰苦。1940年9月晋绥分局根据发展的需要新成立了“抗战日报”,廖井丹同志任社长,吉喆同志仍是主编之一,同时撤销了新西北报。
这张照片能保留下来十分不易,文革时期我家被川师大学生抄家两次,可以说家中所剩无几,它的被发现实在是万幸。照片中第一排站立者第三人就是吉喆同志本人。
最后我代表认识的红二代向你和晓飞同志等人表示崇高的致敬,向你们学习。你们不辞劳苦弘扬革命精神,收集革命先辈的优秀业绩,辛苦啦,谢谢你们啦。
同伙人:吉晓泉
2016年元月4日

这张老照片是1940年1月28日为纪念《新西北报》创刊一周年,在兴县李家湾报社驻地拍摄的,非常珍贵。前排左三为吉喆。《新西北报》创刊于1939年1月28日,是中央晋西区党委(晋绥分局前身)的机关报,主要负责人兼主编吉喆同志带领三位同志就办起了这份报纸。1940年9月18日中央晋绥分局创立了《抗战日报》,廖井丹同志任社长,《新西北报》随即停刊,吉喆同志留《抗战日报》工作,仍是主编之一。《新西北报》从创刊到1940年9月停刊,约共出版160期。
吉喆叔叔之子吉晓泉在基金会于成都召开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成都解放66周年”座谈会上发言。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成都解放66周年”座谈会后,部分120师后代和晋绥儿女合影留念。左起:吉喆之子吉晓江、樊建德之女樊向平、叶石之女任洪凌、吉喆之子吉晓泉、段云之子段晓飞、樊建德之子樊向群、白认之女白山杉、王际康之子王兴生、杜心源之女杜秀文、卢梦之子田小明、高波之子高山。
(本站编辑:左丽)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