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共同做红色文物守护者(07月17日)
- 那里的孩子都知道贺龙……(06月22日)
- 红色土地 英雄史诗(06月03日)
- 吕梁山——晋西大地不屈的脊梁(05月18日)
- 抗日女战士 百岁老前辈(05月09日)
- 一所学校承载着抗日名将的遗愿(04月16日)
- 根植于这片土地的情怀(04月10日)
- 贺晓明一行参观兴县关向应图书馆(04月09日)
- 吕梁学院向晋绥革命后代专题汇报学校立德树人工作(04月08日)
- 英魂归来 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吹响“集结号”(04月08日)
兴县又发现烈士遗骸系列报道4
发布日期:2016-04-01 12:54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高虎虎

兴县蔚汾镇孔家沟村距兴县40多公里,是抗战期间田家会战斗的战场之一。120师358旅特务团李指导员就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于日军的炮火下。

这个小村庄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域,海拔约1300米左右。

3月31日,兴县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任虎鸣,兴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原兴县民政局副局长、基金会理事王波,以及高虎虎等人来到孔家沟村,向村民询问李指导员牺牲情况和掩埋地。图为任虎鸣(左)向90多岁的老八路刘明光了解情况。 照片提供:王波

84岁的村民张应珍老人说,李指导员牺牲后,是他父亲张根孩与烈士的叔叔(也是八路军)一起去掩埋的,掩埋地就在该村的彰和岇。彰和岇距孔家沟村有5里地,而且还是山路,老人自告奋勇带路前往。 照片提供:王波

84岁的村民张应珍老人走在最前面带路

参加寻找李指导员掩埋地的工作人员和村民带着铁锹等工具,出发了。

参加寻找李指导员掩埋地的工作人员和村民带着铁锹等工具行走在山间小路上。

行走在寻找烈士遗骸的山间小路上,前排左1位张应珍老人。

为收迁散葬烈士而四处奔波的原兴县民政局副局长、基金会理事王波。

翻山越岭

图为拄着木棍的张应珍老人,不顾84岁高龄坚持带路,徒步翻上了山梁。

途中小憩。右起:王波、张应珍老人、村民。

左起:张应珍老人、王波、民政局工作人员。

喝口水,休息一会儿。

就地午餐

在彰和茆山岭上,84岁的村民张应珍老人讲述掩埋烈士的故事。

彰和茆

青山处处埋忠骨

指认烈士掩埋处

用土办法探测

准备挖掘

按照当地老乡的风俗祭奠--敬酒

按照当地老乡的风俗祭奠--烧纸

按照当地老乡的风俗祭奠--鞭炮

愿烈士英魂从此安息

此处无声胜有声
田家会战斗:
1942年5月,田家会战斗历经七天七夜,我120师358旅一个团的兵力,在兄弟部队配合下,以百余人员的伤亡,取得了歼敌千余人的战果,有效地保卫了晋西北中心地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田家会歼灭战是在晋绥军区参谋长周士第领导下,358旅参谋长李夫克与旅政治部主任朱明受命指挥的战斗。
照片提供:除署名外,均为高虎虎拍摄
本站编辑:林子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