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共同做红色文物守护者(07月17日)
- 那里的孩子都知道贺龙……(06月22日)
- 红色土地 英雄史诗(06月03日)
- 吕梁山——晋西大地不屈的脊梁(05月18日)
- 抗日女战士 百岁老前辈(05月09日)
- 一所学校承载着抗日名将的遗愿(04月16日)
- 根植于这片土地的情怀(04月10日)
- 贺晓明一行参观兴县关向应图书馆(04月09日)
- 吕梁学院向晋绥革命后代专题汇报学校立德树人工作(04月08日)
- 英魂归来 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吹响“集结号”(04月08日)
两代抗日英烈 三代抗日战士
发布日期:2017-08-01 23:36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基金会

采访中。左起:兴县电视台台长牛亚平,王生明叔叔,基金会理事、兴县民政局原副局长王波。

激情讲述

难忘的岁月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原晋绥抗日根据地首府兴县电视台台长牛亚平、基金会理事王波、杜秀文专访了抗日老战士王生明。
王生明老人动情地回忆了姥爷蒙蔚(蒙三丑)烈士和父亲王宝(保)烈士。

蒙蔚(蒙三丑)烈士(1882-1940)
他永远不会忘记姥爷蒙蔚,这位冯玉祥部队军医,在1937年拉起了一支百人抗日游击队,主动参加了八路军。以54岁高龄任八路军120师雁北独立第六支队五连连长,是八路军中年龄最长的连长。亲自带领战士们披挂上阵杀鬼子,威名赫赫。六支队司令员、老红军刘华香将军称赞蒙蔚是“抗日老英雄”。
他永远不会忘记姥爷蒙蔚,在1940年58岁时,部队被日军包围,临危不惧,被两个日本鬼子连刺两刀,血流如注,视死如归,用尽最后的一口气,击毙了一个日本鬼子。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彰显了中国人民宁死不当亡国奴,驱逐侵略者的决心和信心。

王宝(保)烈士(1903-1942)
他永远不会忘记父亲王宝(保),受姥爷蒙蔚的影响参加抗日游击队。曾担任晋绥五分区敌工科长、军分区直属武工队政委,潜伏于敌占区,出生入死,为八路军提供情报,策反敌伪人员。
他永远不会忘记父亲王宝(保),1942年被叛徒出卖牺牲后,遗骨迁回家乡安葬时,送葬队伍中,出现了一位身披重孝的外村妇女,不顾当地农村风俗禁忌,自愿扮演一个近亲角色,一路哀嚎痛哭。其真情实意,令人唏嘘。

1945年深秋于左云县,12岁的小八路王生明和16岁的小八路王生梅,中坐者为王生明父亲王宝烈士生前的亲密战友、原红25军老战士杨福财。
王生明老人说,父亲牺牲后,母亲带着姐姐和自己,毅然参加了八路军。
基因中蕴含着两代民族英雄的的骨气和勇气,身体里流淌着两代抗日烈士红色血液的姐弟俩---时年11岁的王生明和15岁的姐姐王生梅,从此走上抗战的道路,成为这个家族中的第三代抗日战士。
这个家族的抗战史,就是中华民族抗战史的一个缩影;我们中华民族千千万万个这样家庭,铸成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不倒的长城,不朽的精神!
本站编辑 林子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