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延安精神的旗帜下(03月28日)
- 林炎志: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03月03日)
- 老区孩子们的一份承诺(02月24日)
- 北京汇文中学“贺龙班”成立 全国招生贯通化、一体化培养田径人(02月23日)
- 怀念一位百岁晋绥老前辈(01月27日)
- 家中吊唁蹇阿姨……(01月03日)
- 他是最后一位亲历者(11月28日)
- 永远和老区人民在一起(09月09日)
- 基金会七年资助2918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09月07日)
- 岢岚县举行“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09月02日)
做一个有担当的红军后代
发布日期:2018-04-25 15:21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基金会
付强,兴县80后老红军后代。经兴县新闻办介绍 ,联系到基金会,24日下午,专程来访。
30岁出头,说话略带腼腆的付强,带着兴县民政局的证明。证明上写着他的爷爷叫符佐仙,1932年参加红军,党员,抗战期间在晋绥根据地战斗,任120师358旅5团营长。1948年退伍,二等乙级伤残军人。

120师奔赴抗日前线
付强告诉我们,他的爷爷在解放战争时期随部队攻打包头时身负重伤,退伍回到了兴县。他爷爷在部队的老战友中有原昆明军区副司令员罗坤山将军,部队领导是原装甲兵司令员黄新廷将军。
付强在兴县出生长大,出生时他爷爷已经去世。但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是红军后代,可是对红军的理解不深,对那段历史也比较生疏。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父亲对自己的教育,逐渐体会到红军后代的意义和肩负的责任。

左起:付强、段晓飞、杜秀文。
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理事杜秀文热情接待了符强,向他介绍了基金会近年来开展的公益活动。并赠送给他《红色晋绥》刊物1-7期和《晋绥遗魂》U盘。

左起:付强、段晓飞、杜秀文。
付强在离行感慨地说:“自己一定要继承红军的优良传统,为传承红色基因,做一些实际工作。”为此他一直默默地关注基金会《红色晋绥》网,希望能做一个有担当的红军后代。
本站编辑 林子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