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名胜 » 晋城 »

陵川——王莽岭景区

发布日期:2015-08-04 10:46       来源:晋城在线
  王莽岭景区位于山西陵川县城东50公里处,相传西汉王莽赶刘秀在此安营扎寨,故名。景区是山西和河南的界山,处于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地质带最险要处,由高低错落的五十多个山峰组成,总面积40平方公里,包括王莽岭、锡崖沟、昆山三个景区,最高海拔1700米,最低处跌入河南辉县境内仅300米左右,瞬间形成的巨大落差,产生了绝壁千仞、群峰林立、危岩相跌、峡谷纵横的地质奇观;同时冷暖气流时常在此交汇,形成在北方罕见的四季云涌雾腾的气象景观;境内植被覆盖率高达96%以上,暑期平均气温仅22摄氏度,金元时期文坛巨匠元好问称之谓“清凉圣境”。王莽岭是八百里太行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太行至尊”。
  景区西南脚下,就是闻名遐迩的锡崖沟,是电视剧《沟里人》的发生地。锡崖沟是晋城市陵川县的一个小村庄,位于太行山腹地,东与河南相毗邻。从村里到陵川县城,必须翻过一座大山,这座山特别陡峭,一直是羊肠小道。锡崖沟人民为了和外面沟通,村民3代人艰苦奋斗30年,用原始的方法,简陋的工具,在悬崖峭壁上凿通了一条“之”字形挂壁公路,开创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锡崖沟精神,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被《人民日报》称为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锡崖沟,四周大山合围,六、七百米高的峭壁环沟矗立,自古以来与外界隔绝。沟内河流纵横、池潭遍布,百年民居依山傍水,临崖跨涧是一处真正的“世外桃源”。昆山景区位于王莽岭东北部,山势巍峨,洪谷幽涧,千仞峭壁环列,险峰巨石峥嵘。山西和河南在这里垂直分开,山上雪凇冰挂,云冷气寒;山下田园绿波,春水荡漾,咫尺之间令人产生超越时空非不易之感,被称为绝壁胜境。
  当代诗坛领袖、毛主席生前秘书李锐畅游景区后赞曰:“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需五岳攀?”,先期而至的摄影家、画家、文人皆陶醉于此,叹道:“世人知黄山、桂林,而不知王莽岭,是世人之憾”。
  1999年王莽岭景区就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生态环境游”30个节庆活动之一;后被山西省旅游局推举为山西生态旅游王牌,确定为“山西旅游开发十年规划”重点项目之一,称为改变“山西古建单一旅游形象”最具潜力的景区。目前,王莽岭景区已被命名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精品红色旅游示范点,被山西省列入“十一五”旅游开发重点项目。2007年被命名为国家AAAA级景区并入围了中国县域旅游景区品牌100强,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

  
绝顶日出

  每逢晴日,天蒙蒙亮时,鱼鳞般的峰峦渲染在灰朦朦的云海中。太阳还未出,东边天上先出现一线红云。渐渐地,一线红云“拷贝”成两线,中间夹着一丝深蓝。远处一缕灰白色的云带浮在东面山上,近处蔚蓝色的群山披了一抹淡灰色薄云。天空在慢慢地放亮,红线中显出一小片金光,逐渐扩大变亮。太阳先露出一指宽的脸,缓缓地升高,天空也一点点地变亮。云霞渐次幻变成金黄色、橙红色、绯红色、粉红色、蔚蓝色、灰色……直至白如轻纱,薄如蝉翼,轻灵地飘浮着。山间传来一两声鸡鸣,天近黎明,太阳露出大半个脸来,金光灿灿,给群山抹上了一层金辉,使险峻的山峰现出绚丽、娇美。当一轮红日 喷薄升起,霞光万道,群山尽染,通体铮亮。
  在王莽岭顶上,有多处可观日出的峰点,可从不同角度观赏不同的日出奇观。另外 ,还可在不同季节和气象条件下观赏,其中有神龟峰日出、天门日出、云海日出、雪地日出等。

  
三猩峰

  传说那就是当年给王莽传授兵书的三位天使。他们把兵书送到后,看到山上云蒸霞蔚,风光无限,就自顾赏景去了。后来王莽兵败,三位使者感到没有提示王莽及时研读兵书,未尽到责任,于是变成三猩,仰天长叹

  
云山幻影

  天晴日朗王莽岭奇峰高崖、幽涧深壑一览无余。但云雾蒸腾中的王莽岭更具魅力:有时如纱如幔的云雾,在山间峰壑飘游漫舞,使眼前的山石林木幻变着千姿百态的画面;远近峰峦时而分明,时而朦胧,扑朔迷离。如遇雨天,满山烟雨,万壑风云,云雾时而笼罩峰头,时而飘散飞离。雨后天晴,或晨曦初露时,岚烟四起,弥漫山谷,汇成浩荡的峡谷云海。一瞬间,波起峰涌,巨浪排空,惊涛拍岸,王莽岭近峰远峦全都淹没在烟波浩翰的汪洋云海之中。偌大的王莽岭、偌大的太行山,只剩下几个峰峦孤尖,看去像大海中的孤舟。

  

  雾凇冰挂

  冬雪之后,王莽岭漫山皆白,山舞银蛇,满山树木荆丛皆是银雕玉妆。长达四个月的隆冬,使岭上遍地的小草变成了玉珊瑚、冰菊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满山松树和灌木丛林,处处是雾凇冰挂形成的玉叶琼枝,冰清玉洁,晶莹剔透,纤尘不染。山上树树银花盛开,谷下玉龙盘山,峰岭上冰雪绒装,构成壮丽的冰山雪乡画面,可与长白山相媲美。

  
  日出琴台

  相传这里是楚国琴师俞伯牙弹琴和创作流传后世名曲《高山流水》的地方。俞伯牙,春秋时期楚国人,他从酷爱器乐,曾跟成连学琴。但是学了三年,都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告诉他,想要学好琴,不仅要在弹琴的技法上下功夫,而且还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于是俞伯牙便背负行囊,带上古琴,踏上了他的人生旅程。他游历了名山大川,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在他游历的途中,听说晋国名为师旷的盲人宰相,,是位特别高明的琴师。他不仅精通乐律,而且还可以通过音乐来预测战事的胜败,政权的安危,人事的吉凶。于是他便决定到晋国拜师旷为师。当他走到龟鸵山的时候,这里的景色十分巍峨壮观,雄奇壮丽。他背对巍巍太行山,面向滔滔黄河水,创作的灵感油然而生。于是,他便摆琴调弦,隨心所欲地演奏起来。谁知,他弹得太美了,大山都为之动容,松涛都为它伴奏,飞瀑流泉都应着它的节拍,飞禽走兽也停下脚步,聆听着他的琴声。对面山崖上的一位老人听着他的琴声如痴如醉,不知不觉中化做一位石人。这就是千古名曲《高山流水》的创作过程。俞伯牙兴奋至极,便返回楚国,想用自己的琴声来唤醒那些沉醉于靡靡之音中的官僚权贵者们,可惜的是,楚国那时的政治非常腐败,世风日下,没有人能够听懂他的琴音,也没有人理鲜他的苦心。于是他便到长江边的高山上,独自抚琴对天倾诉,这时,他在山上遇见了一位以砍柴为生的隐士,名为钟子期。他听了俞伯牙的琴音,当他弹到高山时,钟子期曰:巍巍乎若高山,当他弹到流水时,又曰:洋洋乎若江海。于是二人便结为知音,(知音这个词便是从此来的)直到第二年,钟子期过逝。余伯牙痛失知音,自毁古琴,从此不再弹琴。
  后来,王莽来此,怀念起古人,心想自己托古改制,原本想以利于民,治理好天下,但是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支持他,反而搞得天下大乱。在此围困刘秀,又被逃脱。一个弹琴的人尚且能夠找到一个知音,而我怎么就找不到知音呢?气急败坏之下,他仰天长啸,拔出随身佩带的长剑,狠狠的劈了下去,在这块石头上流下了深深的剑痕。我们把这块石头称为王莽剑劈石。剑也被震下山崖,在崖下化为挺拔尖锐的宝剑峰。

  
  高峡平湖

  锡崖沟号称太行水乡,它是群山中的一凹,来水面积大,地下水资源丰富。急山即有陡水,它的溪流、瀑布也很多。而且还有高标准的矿泉水,建有矿泉水厂。上世纪70年代这里就建有小水电站,供农户照明用电。上世纪90年代,他们建起了峽谷大坝,水力发电达到150万千瓦,並与大电联网。但由于这里是漏水层,水库里的水丰水季节用不完、枯水季节水位低,不能正常发电,电站便报废了。旅游开发后,为了充分利用水源,打造水景工程,王莽岭公司请黄河水利委员会专家堪察设计,利用打钻喷浆的技朮,沿水库大坝延伸到两边山体,形成一个人造的隔水层,並用流水回提的办法,充分利用这里的水资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20米宽非常壮观的大瀑布,並且在上游分段打坝、形成几万平方米的水面。游人可以观瀑、垂钓、游咏、划船……成为一个美丽的水上乐园。

  
天柱关

  天柱关是古时从山西陵川到河南辉县的一条重要通道,两峰(天柱双峰)相夹,中间一条羊肠小道。两峰间有人工修筑的石门,门额有石刻“晋汴咽喉”四字,门墙上有门栓洞。峰壁上有明代碑刻,记载了当时设防因由及守备部队长官名录。关西有一道百余米的深涧,涧的狭窄处架有一座丈余长一米宽的简易石桥,名曰“天桥”,石桥一断,即为天堑。天桥西约30米有第二道关隘—西峰门,也是凭借天险依壁而建。 天柱关东为悬崖绝壁,其上由石工锻出一条‘之’字形蚰蚓小道,即为山上山下的必经之途。

  
八仙峰

  在上古时代,河北大平原是沧海而不是桑田。精卫填海、八仙过海,指的就是这个海。八仙过海之后,非常得意,各自收了宝器,坐在这里休息,谈笑风生,悠哉悠哉,都觉得龟鸵山是个好地方,远离尘寰,风光无限,何不就在此安身。于是,各自点化,依次排座。这就是“八仙峰”的来历。

  
观日台

  日出之象,是最伟大的天体运动,可以说天下无处不观日。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气候变化的差异,各处有各处的观法,各处有各处的感受。海滨观日、泰山观日、黄山观日、峨眉观日,都会是气象万千。
  惟有王莽岭观日,集各处观日之最,呈多种奇异之象,既有云霞捧日之丽,又有红日喷薄之势,尤其太阳初升时忽一忽二、忽扁忽圆形态的变化,还有那无数奇峰怪石在朝阳中映现出的恢宏雄伟之状。
  曾经担任过毛主席秘书的李锐老人在这里畅怀吟咏道:"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其中就包含着观日出的奇景。

  
 佛光岭

  按佛教文化说,释迦牟尼修成正果,把天地日月精华全部吸收到他的体内,又通过他的眉宇放射出来,这就叫佛光普照。但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物理学上的折射道理,就像海市蜃楼一样。当雨过天晴,空中尚余一些水分,形成薄薄的云雾。太阳的七彩光线通过这些云雾反射出来,就出现了各种形体的光环。解释这种现象,随着角度的不同便出现了各种文化形态。佛教称它为“佛光”,道教称它为“元气”,一般人称它为“神光”。
  事实上,这种现象不是到处都有的,也不是随时可遇的。在王莽岭也只有这一处偶尔可以碰上。如果遇到这种情形,站在这里,你的身影就会出现在空中,身后和头部就会有彩色的浮光出现。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也可以解释为吉祥之兆。

  
宗臬面壁

  宗臬将灵羊的人间情缘化为“不了情”后,仍在此修炼,每日吸日月之精,纳万物之灵,功在不舍,却终不得圆满。后顿悟,只因错毁了一段天地好合之人畜情缘,于是终日在此面壁思过。

  
高僧布道

  此石天作,如精雕极品。观之形态端庄 ,五官饱满,眉宇传神,嘴唇翕动,如佛使高僧向众生万物讲经说法。名曰:高僧布道。要知其中奥秘,还得从我们陵川的一句民谣说起:先有崇安,后有陵川”。
  “崇安”指的就是县城西边的崇安寺。这座寺院建于东晋十六国中的后赵时期,距现在一千六百多年。后赵的开国皇帝叫石勒,是武乡县人。石勒死后,他的侄子石虎继承了皇位,将石勒埋在这里,并建起寺院守护陵墓,当时叫福庆院,僧人众多,香火很旺,传说一代高僧智元和尚曾在此做主持。你看他头戴僧帽,身披迦裟,手持念珠,菩提打坐,神态安祥,金声玉振,正在向众生讲经布道。

  
  不了情

  很久很久以前,王莽岭叫龟鸵山,那时这里景致宜人,气象万千,朝辉夕阴,万物成精。
  一日天降大雨,一个采药青年从山崖上摔下,被一只千年灵羊所救,这只灵羊化成采灵女,每日集朝露为水,采灵芝为药,精心呵护着采药青年。经过九九八十一天,小伙子醒了,以后他们情投意合,两情相悦,终日厮守。后来,被再此修炼的一位高僧宗臬和尚发现,宗臬认灵羊为妖畜,执意拆散二人,二人誓死不从,宗臬终以法力将其变为眼前石峰,名曰“不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