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名胜 » 晋城 »

沁水——窦庄古城

发布日期:2015-08-10 09:43       来源:晋城新闻网
明崇祯帝御赐的牌匾“燕桂传芳”
  明崇祯帝御赐的牌匾“燕桂传芳”

 

  独一无二的古公堂和地牢
  在窦庄众多的建筑中,吏治建筑“古公堂”尤为特殊,该建筑位于村北。由公堂和地牢两部分组成。中央为厅堂式建筑,走廊宽阔,石柱支撑斗拱飞檐。前面布局门小窗大,中央主大厅为主审厅,两侧建筑为“和议厅”。若不是豆国平指点,记者是看不出什么门道的。此处的“公堂”与其他地方的公堂不同,是主房低耳房高。对于此,村里老人的解释是,毕竟私设公堂是不合法的,但张家官高富有,也就“特殊化”了。
  距厅堂20米西南地下5米处有砖拱窑洞8孔,为牢狱建筑。因废弃不用,现大多被黄土和垃圾掩埋。刘金鑫说,地牢里内置石磨,墙上置有铁环,通道口高处修筑砖堡以看守牢内要犯。也就是说,在窦庄,犯了法的人关进地牢,是要被强制从事体力劳动的。
  可别小看了这地牢,据我国著名专家梁思成先生之助手陈志华、楼庆西考证,此类建筑早于洪洞苏三监狱,是我国现存非常罕见的一处吏治类古代建筑。
  “你发现没有,这里的人都很淡定。”行至此处,我们的摄影记者发了问。想来,窦庄早已在历史的云烟里氤氲出一种大气和淡定,它熏染着城内的子民,他们勤劳善良,彬彬有礼,一副淡然从容的样子。
中西合璧的常家大院
中西合璧的常家大院
  “小北京”和“夫人城”的由来
  说起“小北京”,村里80多岁的老人张世荣讲起了一个老掉牙的故事。相传,在明朝时期,村里曾出了个仕途之人,名叫张烈功,在北京为朝廷高官。其母想到北京看皇城,但由于其母脚大脸丑,皇宫又非一般人能随意进出。张烈功便派人在村中按紫禁城样,修筑城池、街景和院落,这便有了窦庄为“小北京”之说。
  然而,这只是传说,权威的说法是,窦庄古堡东西、南北各长均500米,修筑城墙2000余米,整体布局呈“卍”字形,分东、西、南、北四条街和四条小巷,在街、巷与城墙交接处设城门楼,东、西、南、北四大四小共建有八座城门楼,加上祖居尚书府所修小城——“瓮城”,共九门,故有九关,合称九门九关。因城堡布局形状类似紫禁城,故当地人俗称其为“小北京”。
  至于上面的传说,只是人们演义化了的“忠孝”故事。同样的故事,在晋城的众多名人身上都有,譬如王泰来、陈廷敬。与之相应的是他们的“秋木山庄”和“皇城相府”。
  传说也好,历史也罢,忽然觉得我们是在寻找风的影子,历史像一阵风刮过,而后一切都沉寂了下来,没有几个人知道答案。如今,我们只能通过那一座座“进士第”“尚书府”,去想象当年窦庄的规模与鼎盛,去感受彼时“小北京”的风采和魅力。
  除了“小北京”,窦庄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那就是“夫人城”。相对前者的传说色彩,后者则有史可查。《明史》中明确记载,窦庄以“夫人城”闻名天下。
  史料记载,窦庄城建成后,就于崇祯四年(公元1632年),遭到了流寇的围困。张五典的儿媳、张铨之妻霍氏率女眷童仆奋起抵抗,坚守四天四夜,直至流寇退去。因此,窦庄又被世人称颂为“夫人城”。至今,村里还存有一块明崇祯帝御赐的牌匾“燕桂传芳”,这是昔日张铨夫人英勇抗击流寇的历史见证,也是当年朝廷对“夫人城”的嘉奖。
  千年历史一日看尽,最是仓促。记者获悉,目前,窦庄已被列入到国家文物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数据库、山西省南部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国家将列专项资金进行整体修缮保护。豆庄村已成立了小北京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努力开发古城。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窦庄就会成另一个皇城相府。“小北京”,将破茧成蝶。
尚书府下院九层斗拱
尚书府下院九层斗拱
  【国保档案】
  国保名称:窦庄古建筑群
  始建年代:北宋
  保护现状:现存古建筑面积约20543平方米,大多保存完好。
  入选时间:2006年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      址:
沁水县嘉丰镇窦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