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大姐和红军后代到卢氏(05月08日)
- 军刀的故事(05月06日)
- 一位海军将军的期盼……(04月23日)
- 祭奠归来随想!(04月18日)
- 祭父亲(04月16日)
- 祭扫先烈有感(04月15日)
- 携手爱心 同行善举(04月13日)
- 我的三位志愿军父亲(下)(04月11日)
- 我的三位志愿军父亲(上)(04月10日)
- 【寻找英雄】又是一年清明时 号声响起 英魂归来(04月04日)
瞭望述评丨2018:中国时代喷薄而出(下)
发布日期:2018-01-03 16:1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王健君
千年文明的现代化塑造
人类发展史上,战略机遇对每个国家和民众都是公平的。在世界发展前景仍然雾满拦江、混沌难开的境况下,对于中国亿万民众和市场经济主体而言,2018年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人、一家、一企、一国、一民族的命运,都因为党的十九大,有了前指三十余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新征程的明确航向。
“无论是干革命还是搞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我党的实际目标和最大动力。”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维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当下中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怎样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在党的十九大上为中国人民呈上了一部精心谋划的顶层设计。
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明确要求,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战略安排,不仅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时间表更加清晰,而且意味着原定的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提前15年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则充实提升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潘维看来,我国上上下下理解的“现代化”一直是“民富国强”,“但我国的现代化不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而是广大人民的现代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复兴方略”,中国的前途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正在铺展出“玉宇澄清万里埃”的广阔明丽图景。
站在2018年中国经济强烈期待蓄势待发的新起点,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在采访中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作出了对中国发展分三个时点的分析研判:
2020年:登上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新高度。
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既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处于习近平主席在越南岘港APEC会议上所指出的世界经济上升期。
预期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稳定在6%~7%的增长平台,2020年中国GDP大约在15万亿美元,人均大致达到世界人均GDP的平均水平,我国的人口和GDP的全球占比都在约18%。
这不仅是中国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时点,也意味着,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将使五百年来人类享受到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人口实现翻番的大变局,届时我国接近OECD国家的入门门槛。
2035年:回归舞台中心的国度。
2035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节点。那么2035年具有怎样的意义?首先是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目标,将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整整提前了15年。同时,2035年我国的GDP大约在30万亿美元,和美国持平或略大于美国。我国GDP的全球占比约为25%,人均GDP的世界排位将在50名以内、即大致相当于目前中东欧国家的排位。
从2035年到2050年,我国GDP的全球占比处于25%~40%的常态区间。这是我国经济能力在秦汉到1840年于世界经济体系里的水平。中国有能力引领东亚成为与北美及欧洲比肩的重要区域。
自二战以来,只有前苏联和日本曾接近过美国GDP的70%,此后他们与美国的差距逐渐拉大。2035年可能是自二战之后,中国从经济规模和竞争能力方面,全方位向美国迫近乃至持平的关键时点。
2050年:伟大复兴的文明强国。
中国会从“三期叠加”中逐渐摆脱出来,从通过新常态“怎么看”中国经济,走向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改”中国经济,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道路的长远战略,中国经济从高速走向高质量增长势不可挡。
到2050年前后,我国GDP大约在60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GDP的全球占比将超过1/3。而二战之后到60年代的美国,其GDP占比大约是全球的40%。
钟伟慨言,“可以说,随着中国梦的梦想成真,2050年中国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彼时中国和美国的差异在于,美国是一种百年强权,而中国是一种千年文明。”
新时代强国征程的思想指南
新世纪以来,世界前所未有地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际力量格局和全球竞争态势正在日新月异地演变,呈现出陆海大构造般的激烈冲撞。
这就是,资本主义文明显出褪色之态,全球发展重心正从西方转向东方,南方国家开始从政治觉醒扩展到经济觉醒、发展觉醒乃至制度觉醒、思想觉醒。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十八大以后,我国全方位的成就和历史性的变革就证明了这一真理。人们已然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
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
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
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以七个坚持为核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五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更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命运和人类发展前途肩负历史担当的思想指南,和驾海掣鲸战胜风险困难的思想武器。
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田应奎将之解读为“走向2049年经济治理现代化核心思想”。在他看来,走向2049年,中国经济治理现代化面临三大议题:一是如何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水平;二是如何不断提高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共享水平;三是如何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制度的公平和效率水平。
在此基础上,要完成三大战略任务:
在生产层面、总量供给的意义上,要高质量、高效能地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总量、结构、质量、效益问题;
在分配层面、需求决定的意义上,要高质量、高效能地解决好国民分配中的工资、利润、税收、社保问题;
在制度层面、行为规则的意义上,要高质量、高效能地解决好经济制度中的公平、效率、法治、科学问题。
田应奎认为,所有这些都能在以七个坚持为核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和克难攻坚的突破口。这其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起点越高,难度越大,任务越艰巨,也意味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矛盾和困难越来越多、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多,阻力和压力会越来越大。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特别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必然对现有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一些国家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千方百计进行防范、阻挠和遏制。
如何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在识变、应变、求变中急起直追?如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如何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扩大话语权、规则制定权,坚定捍卫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可见,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须臾不能离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须臾不能没有一个世界上最强大政党的领航开路。
在田应奎看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政治宗旨。其核心理念与思想,就是一切经济建设与发展,一切经济治理与改革,都要以人民为中心,都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为发展评判标准。
具体讲,就是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建设中发展社会主义,坚持经济市场主义与经济社会主义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更高程度的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认识上的重大创新,也是世界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史上一大历史性飞跃。
采访最后,潘维给《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指出了一个细节,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指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篇报告的结尾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语自《礼记·礼运》,其后文字为“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一直延续到今天,也必会在新时代注入新内涵,铸就新辉煌,在潘维看来,从2018年开始,这些都会随着发展变得越来越具象。(刊于《瞭望》2018年第1期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健君)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