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关向应

发布日期:2015-04-16 10:47    来源:晋绥风云人物    作者:晋绥基金会
 
    1902年生,满族,辽宁省金县(今大连市金州区)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考入上海大学,年底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5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五卅运动后回国,在上海、山东从事工人运动和共青团工作。 1928年7月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作了《青年运动》的报告,并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后任共青团中央书记、中共中央军事部副部长、军委书记、政治局委员、长江局军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革军委委员,湘鄂西军委主席兼红3军政委,红2军团副政委等职。1935年11月,与贺龙、任弼时奉命率红2、6军团主力进行长征。次年7月起任红二方面军副政委、政委。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9月同贺龙率八路军120师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任师政委。他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700余人的地方工作团分赴晋西北14个县,帮助中共晋西北临时省委建立党组织、抗日民主政权和群众组织,并帮助山西牺盟会和动委会动员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力量。至1938年春,各县均建立了中共县委,普遍建立了工、农、青、妇救国会等群众团体,动员了11000名青壮年参加了游击队和自卫队。他与贺龙密切配合,粉碎了日军的“五路围攻”,一举收复了晋西北7座县城。其后,进军同蒲线北段,收复平社、高村、原平地等,破坏敌人的交通要道,在敌后广大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同年冬赴延安出席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作了《晋西北工作报告》。1938年11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与贺龙率部挺进冀中。1940年初回师晋西北后,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书记,晋西北军政民联合委员会常委,参与统一领导党政军各方面的工作,帮助中共晋西区委成立了山西第二游击区行政公署(后称晋西北行署)。其间为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和经济封锁,保障我军的给养供应,根据晋西北军政员会建议,晋西区党委和行署发起了扩兵、做军鞋、献金、献粮四项动员。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强迫命令等过“左”行为及方式,他和贺龙、林枫等领导人及时召开会议,坚决予以纠正,并组织军政民联合考察团分赴各地检查、纠偏。他亲自召开士绅座谈会,对受害者做出了诚恳的道歉与经济赔偿,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戴,使四项动员的任务得以圆满完成。他不仅在经济工作上注重发挥爱国绅士的作用,而且在政治上予以信任,吸收他们参政议政。晋西北行署成立之初,他提出按照“三三制”原则建设抗日民主政权,选聘刘少白、孙良臣等爱国民主人士参加建政工作。并分别委以重任,从而调动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由于长期繁重紧张的工作和异常艰苦的战斗生活,他患了肺结核且日益加重。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关怀下,他于1940年11月赴延安治疗。翌年初,病情稍有好转,因惦记前方战事,便不顾医生劝阻,毅然带病返回晋西北前线,继续协助贺龙只会反“扫荡”、反“蚕食”斗争,巩固和扩大晋绥抗日根据地。1941年纪念抗战4周年之际,他为120师抗战烈士纪念碑撰写了碑文,并在落成典礼上讲话。同年10月,肺病复发,再度赴延安疗养。1942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兼晋绥军区政委。他在疗养期间,仍十分关心党的工作和部队的建设,一面以惊人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一面坚持不懈地阅电报、看文件,与前来探望的同志谈话;经常给贺龙、林枫、续范亭写信复电,交换意见,出谋划策,并联名签发了许多报告、指示和命令。1945年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46年7月21日,终因病情恶化,与世长辞,时年44岁。中共中央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朱德总司令致悼词,高度评价了他光辉的一生和不朽的功勋。毛泽东主席为他亲笔题写挽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